金恩鸿 高玉明 唐金福
溃疡型肠结核穿孔病例比较少见,慢性穿孔多形成腹腔脓肿或肠瘘。2012年9月本院收治了1例溃疡型肠结核合并肠膀胱瘘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64岁,以“间断发热,腰痛,尿频一个月”为主诉,于2012年9月20日以“急性肾盂肾炎”收入院。患者一般状态差,营养状态不佳,轻度贫血貌。查体:体温:38 ℃,呼吸:18次/min,脉搏:112次/min,血压:100/60 mm 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间断肉眼血尿,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下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弱,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11.42×109/L,中性粒比率:82.91%。尿常规示白细胞尿,胸片示陈旧性肺结核。既往无手术史,经抗炎、支持及对症治疗20 d,病情无明显缓解。于10月7日发现尿颜色浑浊,且有大便样物质,尿中检出结核杆菌,进一步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瘘。膀胱造影示:膀胱及小肠内可见造影剂,诊断为膀胱肠瘘。转入外科继续治疗,详问病史,近半年患者因反复出现发热、排浑浊尿及尿痛,在多个医院以“泌尿系感染”治疗,疗效不佳,体重明显下降。因患者体质差,血钾及蛋白较低,经保守治疗5 d后,于10月16日在全麻下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广泛粘连,居回盲部70 cm处回肠有4 cm大小肠壁增生肿物,与膀胱顶部粘连,游离后见小肠与膀胱形成一瘘管。给予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肠结核。术后切口甲级愈合,饮食及排尿、排便恢复正常。术后10 d出现咳嗽,低热,复查胸部CT示空洞型肺结核,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考虑肺结核复发,转入结核病防治所继续抗结核治疗。
溃疡型肠结核是肠结核中相对增生型比较多见的一种,常有活动性肺结核,结核杆菌进入淋巴结后,形成含有上皮样组织和淋巴组织的结核结节。结核结节增大时常有干酪样坏死,影响临近肠管的血供,造成黏膜水肿和局限性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形成小溃疡,融合增大而呈深浅不一的潜行溃疡。溃疡常为多发,可聚集一处或分散在肠管不同部位,边缘不规则,底部有干酪样物质,其下面为结核样肉芽组织,病变可累及周围的腹膜及临近肠系膜淋巴结,引起局限性腹膜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后者也可呈干酪样变或溃破入腹腔[1]。结核病变发展过程缓慢,受累肠段往往已与周围组织紧密黏着,慢性穿孔则多形成腹腔脓肿及肠瘘,致膀胱及女性子宫常与肠道相通,该病例即回肠与膀胱成瘘道的典型,细菌逆行感染致肾盂肾炎而误诊。本例误诊是由于未详细询问病史,长期以肾盂肾炎治疗,未进一步查找病因。目前,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结核病有上升的趋势,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对长期有低热、盗汗、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的患者,应重视X线、CT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特异性检查,避免遗漏结核病的诊断。资料证明70%结核病的患者伴有肠结核,对患有结核病及曾经患过结核病的患者,要注意腹部症状,及时诊治。
[1]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