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2013-02-02 00:32曾词正章小雷张月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6期
关键词:扎根研究者编码

曾词正 章小雷 张月

质的研究方法中,扎根理论是近来应用尤为广泛,它是一种构建理论的方法,在自然环境下利用开放性访谈、文献分析、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广泛系统地收集资料,使资料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对资料进行分类、编码,经开放式编码与关联式编码形成命题链,再对命题链进行核心编码,发现影响中心命题的各种条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理论命题,概括出的理论命题再回到资料或类似情景中接受检验,进一步修正与发展该理论[1]。在国外,它广泛应用于健康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护理学、经济学等领域,近些年来国内研究文献中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完成的成果数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同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扎根理论不仅注重研究结果即理论的建构,同时也注重研究过程,其最终的研究目的是建构一个理论饱和模型。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严格遵守扎根理论研究法的要求实施,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使理论模型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该研究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现有理论体系不是很完善且很难有效解释实践现象的领域,或者也可以说是存在理论的空白点、出现了一些全新现象的领域[2],在心理学领域很多探索性且难于量化的研究尤为适用。

1 扎根理论方法的研究过程

1.1 确定研究问题 扎根理论通常选取那些研究者不确定的、探索性的、尚存争议的、不成熟的、不精确的、有意义的问题。但研究者应注意,研究的问题一般不应该被事先假设性地提出的,如果研究者一开始就明确地定义出研究问题,预想研究结果,这就会带来相关障碍,它会使研究者的思维受限制,难以全面收集原始资料,这就很难做到收集资料的敏感性以及开放性原则。

1.2 采样 扎根理论与实证研究在采样时研究对象的数量选择上存在差异,实证研究为了最大程度上推广研究结果,使结果更加有说服力,往往追求大样本;而扎根理论是为了能够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比较深入细致的理解,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的数目一般相对较少[3]。扎根理论与实证研究不同,一般不采用随机抽取对象,而是采取理论抽样的方式,所谓理论性抽样是指通过既往经验或相关文献查阅证明与形成中的理论有关相关的概念为基础而选取对象,即选择的对象能够体现出与理论具有相关性的人物或事件,并且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时,可以将从资料中产生的初步理论作为下一步资料抽样的标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样的工作一直到概念里的资料达到理论性饱和,所谓理论饱和是指不可获取额外数据以使分析者进一步发展某一个范畴之特征的时刻[4]。但许多研究其实未明确是否达到理论饱和,往往事先明确样本量而进行采样。未达饱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核心主题而言,主轴范畴的分析未达到饱和;二是对于一个主轴范畴而言,子范畴的编码没做到饱和[5]。

1.3 收集原始资料 扎根理论主要通过阅读文献、访谈法以及观察法来收集资料。一般研究前期,研究者需要阅读相关文献综述,了解研究对象的一些基本特点及相关问题,它通常是访谈法及观察法的前期工作。访谈法是通过理解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且通过访谈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对于这些事件的看法、态度,收集的资料作为扎根理论初始的原始资料。另外,观察法通常采用参与式观察,即与研究对象在共同的环境下收集的各种生活事件、语言、行为等等,这种方法更容易使研究者获得一些靠非参与式观察无法获得的信息。

1.4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是编码。编码,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步骤,它首先是把原始资料“打破”、“揉碎”成有意义的词组,并将其概念化,并通过对事件之间和事件与概念的不断比较,从而促成更多的范畴、特征的形成及对数据的概念化,然后对它们进行重新分类,并进一步促成理论模型的提出[6]。资料分析中扎根理论资料分析包括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选择性编码。

1.4.1 开放性编码 是指将原始资料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也就是根据一定原则将的原始资料记录加以逐级提取有编码意义的概念和范畴,并把资料记录以及提取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开放性编码的程序为定义现象(概念化)→挖掘范畴→为范畴命名→发掘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7]。因为扎根理论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往往特别之多,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研究者面临的问题往往是代码过多。这时研究者就需要对代码进行优化、分级、筛选。

1.4.2 关联性编码 关联性编码是由研究者确定的,是对那些与主轴变量在某一理论中有着重要关联的变量而进行的编码。其实它是在开放性编码基础上发现和建立概念、等级、类属之间的各种相关关系,以编码出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系。关联编码的关系有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语义关系、情景关系、相似关系、差异关系、对等关系、类型关系、结构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策略关系等[8]。

1.4.3 选择性编码 也称核心编码,研究者通过不断收集以及分析原始资料,进行理论性思考、编码、抽取概念、范畴,同时撰写备忘录的过程,慢慢地就会发现核心编码。Glaser指出,选择性编码必须具有中央性,也就是其与范畴和特征最具相关;它是在资料不断分析比较逐渐得到完善,最后形成一个有意义地有所连结稳定的理论模型,即通过不断地开放性编码,关联性编码,逐渐使编码出的理论成为一个包含高的、抽象度高的词组。核心编码有下面几方面特点:首先核心编码必须在所有类属中占据中心地位,是原始资料的高度概括,与大多数类属之间存在有意义且自然地联系,最有可能成为资料的核心部分;其次,核心编码之间很明确的关联,不会牵强附会;最后,核心编码下的概念现象要有尽可能大的差别性,但同时达到包含性广。这样,研究者就会得出一个理论的初始模型,接下来研究者必须再以收集来的资料,加以验证编码出的理论。即研究者应再回到现场中,验证理论是否吻合,针对理论的缺口,做些填补的工作,使所形成的理论更具备概念上的稠密性和准确性。

1.4.4 撰写备忘录 编码是对访谈资料的归纳和分类,是形成扎根理论的开始环节,而备忘录是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和综合,在资料分析关键环节。撰写备忘录是将不同的人物、故事、概念和范畴联系起来并探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有益于提升所收集资料的抽象层次与缩減资料成为蕴含理论说明。撰写备忘录宜注意以一个主题为內容,以便日后整理时可以每份处理一个主题;应注以日期,可以追溯不同备忘录而汇集同一概念、状况;也可以显示研究工作的过程,由日期上的推演追溯出研究者的思考历程。

近年来,有许多扎根理论研究的电脑辅助软件,如Nvivos、NUDIST和Atlas.ti。它们都是主要建立在扎根理论基础之上的,这极大方便了资料的整理、检索和分析。

2 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

2.1 高度的理论敏感性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有高度的理论敏感性,研究者无论是在研究开始或收集资料,还是在分析编码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呈现出来的理论线索有足够的嗅觉,注意捕捉资料中呈现出来的理论建构的相关线索[9]。对资料保持高度的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目标,而且特别质性研究中面临特别多的原始资料,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注意那些集中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10]。理论敏感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需有相当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这些都有利益研究者后期研究的理论嗅觉;另一方面是在收集原始资料或者分析编码过程中对新产生的范畴或者概念要有高度的敏感性。

2.2 从经验资料中生成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非常注重经验事实,研究者可以通过不断阅读文献,参加临床工作,不断掌握一些现有的、明确的、被科学认可的、经常遇到的信息,不断总结编码分析,进而对自己生成理论提供强大后盾。扎根理论与传统宏大理论恰好相反,强调以原始资料为基础,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逐渐生成理论[11]。

2.3 不断比较的原则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收集资料、分析编码整个过程都需要不断比较,它是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现象之间、资料之间、理论之间都需要不断比较鉴别,从而提取概念、类属、范畴等信息。常用比较方法有依据概念类属进行比较,原始资料信息的比较,编码过程产生的概念及类属的比较,类属之间关系的比较,对呈现的初步理论模型之间的比较,最后是得出理论的整体比较[12]。

2.4 文献应用的原则 文献应用是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最具差异和争议的。严格意义上的扎根理论是限制在研究之前的文献阅读和相关理论准备,参考的资料束缚自己的思维,进而对自己后续的分析产生影响[13]。但是,忽略其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文献或避免对它们进行事先的概念化,都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需要灵活运用文献[14]。适当阅读相关文献可以触发对理论的敏感性,促使研究者不断思考问题,分析中不断比较,为理论采样提供理论基础,开阔研究者的视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分析资料。

2.5 理论性评价 扎根理论需适用于真实的世界,适用于广泛的场景且和研究对象息息相关,可以随时被修改调整的[15]。扎根理论检验和评价标准有概念必须源至于原始资料,所获得的理论随时都可以吻合到原始资料,即理论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强调概念的极大丰富性,理论中每一个概念应该与其他概念之间具有系统的联系,各个概念之间念联系起来的理论应该具有较强的运用价值,适用于比较广阔的范围,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研究对象行为具有理论敏感性[16]。

3 扎根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心理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它具有边缘性、交叉性、不确定性、争议性等特点,且许多心理因素不具有客观性,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还有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许多指标难以确定及量化,使得采用传统的实证研究非常困难。此外,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认为许多实验研究运用在心理学方面很受限,它只能简单对心理现象或简单的感知觉进行研究,只对一些表面现象进行量化研究,很难深入到思维、意识、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对于记忆、思维、想象等复杂的心理过程,采用实证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要更加深入研究必须要用到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实现了微观层面上对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了解事物的复杂性。除了有可以看到的物外,还有无意识的、看不见的存在。扎根理论所具有的弹性、结构清晰、严谨的分析编码步骤、其对理论形成与社会情景重要性的关注等这些特点,使其很适用于心理学领域,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这些重要问题的有效方法,也为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修正心理学理论的可能性和重新审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策略[17]。近年来很多学者都运用扎根理论探索事件的心理因素或者探讨心理疾病的机制与诊断等等。Gottheil等[18]对25名研究对象进行主题统觉图片讲述故事,然后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分析编码,从而预测个人精神活动的内部状态及其转化。刘海燕等[19]对在校大学生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然后运用扎根理论发现,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石若坤[20]通过扎根理论发现,帮助发展责任、教学支持责任、人际支持责任、人格支持责任这4个学生德育心理契约的维度。程华等[21]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编制沙盘主题编码表,为行为问题儿童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此外,扎根理论为国外的先进心理学成果的引进提供研究方法,使其更加适用自己[22]。

扎根理论比实证研究更加深入地填补了理论性研究与经验型研究的裂隙,避免了它们之间的严重脱节,使其得出结论更令人信服。该方法的开放的理论思考、研究多组、多变量复杂关系的视野,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研究过程,都为心理学研究理论建构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扎根理论作为历史和认识论的产品,是一个完整的程序、技术,发现实际的理论[23]。自从扎根理论引入我国后,在各个领域都获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现实中许多研究都是标着扎根理论这个给人新鲜感的词语,而在研究中往往就是一些原始资料的描述或者一些经验描述,更有的往往只是个人见解或者参考别人结论强加于自己结论中,有的就是根本看不出逐级编码等操作过程,还有就是不了解扎根理论的适用性,往往许多需要实证研究的问题而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来研究。因此,在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时应该有严密的思考、开放的视野以及执行严格的操作步骤和原则进行收集资料、编码分析工作,避免最后得出实而不华的结论。

[1] 赛卡瑞克著.祝道松,林家伍等译.企业研究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0-81.

[2] Eli A, Daniel D. “We’re known for oil. But we also have watercolors,acrylics & pastels”: Mediastrategies for marketingsmallcities and towns in Texas[J]. Cities,2009,26(6):331-338.

[3] Juliet C, Anselm S.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procedures, canons,and evaluative criteria[J]. Qualitative Sociology,1990,13(1):3-21.

[4] 杨飞.扎根理论在健康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5] 王海宁.心理学理论构建的新方法-扎根理论[D].长春:吉林大学,2008.

[6] 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3):23-43.

[7] 董金秋.主轴编码方法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社会学,2011,(2):29-35.

[8] 凯西·查马兹,诺曼·邓津,伊冯娜·林肯.凤笑天,译.扎根理论: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544-574.

[9] 李志刚.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J].东方论坛,2007,(4):90-94.

[10]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3.

[11] Glenn A. Grounded theory and sensitizing concep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2006,5(3):2-9.

[12] Maxwell J. Intergrity quantity and quality research design[M].Cambridg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1995.

[13] Strass A, Caibin J.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 Newburg Park: Sage,1990.

[14] Greswell J W.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M].Newbury Park: Sage,1994.

[15] 孙晓娥.扎根理论在深度访谈研究中的实例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1(6):87-92.

[16] 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及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

[17] 孟娟.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2008,29(3):171-176.

[18] Elisa A, Gottheil G A. Grounded theory study of spirituality: using personal narratives suggested by spiritual images[J]. Relig Health,2011,50(2):452-463.

[19] 刘海燕,郭晶晶.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结构特点探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4):75-80.

[20] 石若坤.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德育心理契约维度的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11,10(11):58-64.

[21] 程华,章小雷,吴梅荣.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编制儿童初始沙盘主题特征编码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5(29):494-497.

[22] 齐玲,漆昌柱.扎根理论:心理学本土化的有效途径[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2:64-67.

[23] Diane W, Florence M. Grounded theory: an exploration of process and procedure[J].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2006,16(4):547-558.

猜你喜欢
扎根研究者编码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Genome and healthcare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