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军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才能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有力地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思维链
一、注意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才能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有力地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或结论超出了教师所设计或期望的轨道时,不要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人自己的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即使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时,教师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课上或课下继续审视其观点.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二、展现学生思维路线,使教学各环节形成“思维链”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每节课的教材特点,突出知识的形成及抽象概括过程,铺设学生的思维路线.
设置问题、引人新课,是思维活动的基础.课题的引人,一是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简洁明快地点出课题目标,使学生的思维机器开动.常采用的方式有:悬念式、复习旧课式、提问式、观察实验式、问题情境式及介绍物理学史等.比较判断、形成概念规律,是思维活动的关键.对于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须延缓其比较判断进程,强化其形成过程.
因为学生在具体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中要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归纳和抽象等系列思维活动,在思维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领会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外延.设置阶梯、化解难点,掀起思维活动的高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受挫于几个疑难点,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化疑难点,达到系列思维活动的高潮,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环节.化解难点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选择有效的途径.训练拓展、深化知识,是思维活动的延伸.通过对知识的应用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规律的含义,帮助讨论物理规律、公式的各因素间的协变关系,让思维活动得到延伸.板书设计是思维路线的展示.板书要努力概括思维的基本过程和知识的内在规律一个成功的板书应该也完全能高度的概括课堂思维的基本过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展现出一堂课的思维路线,使整堂课的思维活动形成“思维链”. 作业布置要遵循从理解到巩固、再深化的原则.学生对一个思维过程的理解,除课内认真思考外,还需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而由理解到巩固更需要一个实践过程,所以作业布置要精心安排,努力使已初步形成的“思维链”在作业中得到充分的模拟。
三、渗透思维方法的教学
有人这样比喻:如果把知识比为“金子”,则良好的思维方法就是金子的“开采机”.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启发思维才不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活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是形成良好思维方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所采用的思维方法,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方法的传授.思维的一些具体方法,诸如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抽象、概括法、分类法等一旦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增强其思维的科学性,会更有效地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并提高主动学习的水平
四、激励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爱因斯坦就曾论述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品质的重要性,他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其实,不单思维的独立性品质很重要,良好思维的其它品质,诸如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同样重要.善于思考的人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可通过对物理现象相同或相近的比较,不失时机地设置一些对比性实验,激励学生思维的比较性:通过互补性实验、矛盾性实验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判断性:把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可以激励思维的灵活性等.
五、灵活运用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1.直观演示启发,是指教师利用直观手段和演小操作,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通过思维的具体活动,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如:简单的电现象实验,用塑料尺摩擦吸引小纸屑,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做过,很熟悉,很少有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一旦教师要他们仔细观察吸引现象时,便发现小纸屑先被吸引后紧接着又被推开.引出了“为什么吸”又“为什么推斥”的思考,启发出他们的思维活动.
2.设“疑”启发,是指教师利用问题来有效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思考.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 “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会应运而生.设“疑”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种叫“引疑”,是教材上有的学生未看出来,由教师引出来;第二种叫“激疑”,激励学生去想疑:第三种叫:“故疑”,就是没有疑而故意提出疑.
3.引“趣”启发,凡是有兴趣的东西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思维,中学生对兴趣的要求更为明显.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的趣事.如:大气压一章,采用“马德堡半球实验”激发起学生思维兴趣,“托里拆利实验”进一步把思维引人高潮,而大气压的应用― 水泵,使思维活动进一步深化.
4.攻“难”启发思维喜欢同困难的问题“交朋友”.无难,就用不着开动思维的机器;畏难,必有碍丁碑维.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时机,设置有一定梯度的难题及教材中的难点,进行学生攻难思维的启发.
5 .求“变”启发将已有川知识结构进行调整,重新组合,可以激友思维;对已经熟悉的事物变换一个角度,可以引起新思考;从己有的知识链中抽取一环镶嵌到另一组知识序列中从而寻找某种新的联系,可以爆发创新性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