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兰
【摘要】阅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包括读、写和鉴赏能力,也能丰富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大重点和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对于以打基础的小学生来说,应该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学生能通过每一次的阅读训练,来夯实自己的基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语文课堂上我侧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
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加强诵读指导
古今诗文的名句名篇,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记忆的重点,这些语言材料,学生掌握以后对提高语文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熟读、背诵,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一有时间就读、一有时间就背、一有时间就记的良好习惯。诵读的方法也应当多种多样、形式新颖,以增强学生诵读的兴趣。可以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诵读。也可以利用上课前三五分钟让每个学生说出一个成语、一个警句、一段名言等来促使学生多读多背,加强记忆。古今诗文名篇名段等大段内容。可以利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加强诵读。达到能够背诵的目的有时间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诵读比赛、选拔诵读能手,评比诵读冠军等趣味活动吸引学生积极诵读,这样日积月累,同学们掌握的语言材料就会越来越丰富,语言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再去提笔作文,就会文思泉涌,许多与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十分贴切,十分合宜的字、词、句和结构形式,便都会呼之欲出,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正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阅读学习也是如此。阅读的过程就是采花的过程,采花的过程也就是要广泛地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采蜜的过程就是做读书笔记的过程,把读过的书里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实际就是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求熟读和背诵。更应当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想方设法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样在写作上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制作卡片是学生对学过的语言材料加工整理的有效方法,要求学生将学到的、看到的语言材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制成的卡片,或拿在手中,或贴在床头,或贴在书桌旁边,每天必看,随时记诵。这样增加了学生诵读的机会,使学生反复诵读,印象深刻。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作文水平,就必须想方设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去积累语言材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效积累的良好习惯学生词汇丰富了。语文修养提高了。自然语言应用能力也就加强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作用。为将来的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