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读出来的美丽

2013-02-01 08:58单轶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朗读技巧

单轶文

【摘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国古典鉴赏理论“音声求气”,通过论述使读者更了解其中的理解核心,并学会将其运用于实践。

【关键词】诗歌音韵美;朗读技巧;因声求气;鉴赏者的投入

从古至今,朗读与音韵美就是诗歌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人们在朗读中发现了诗歌的另一面,体会到诗歌用眼睛无法看出的有声美,即使是五四时期之后,古典诗歌渐渐退出社会的舞台,现代诗取而代之的时代,对于诗歌的朗读也从来没有中断,人们依然在寻觅着从诗歌中读出来的美丽。古人为此做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因声求气”的鉴赏理论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之美。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鉴赏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不单单要继承前人的心血,更要不断地开拓“因声求气”的范围,对其进行新的阐释。

所谓“因声求气”,就是沿着声音的轨迹获得隐藏于诗歌深处之“气”。鉴赏者通过对诗歌的朗诵体会到诗歌的音韵美,感受诗歌情感的变化流动,从而能在理解上达到更高的层次,更好地把握到诗歌的精妙所在和作者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朗读中升华自身的感情,完成第二文本的再创造过程。笔者认为,“因声求气”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诗歌体现于书面的音韵美,二、富于感情的朗诵,三、由声至气的过程,四、鉴赏者的投入。其中第三方面又分为两点,分别是对诗歌气的阐述和由声到气的把握。

一、诗歌的音韵美

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体式方面有其严格的要求。最早的《诗三百》对于体式没有过多的要求,尽管如此,它也需要表现出节奏感和音乐美;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五言诗和七言诗,在用韵方面逐渐讲究,一般偶句的末一字用韵,避免用重韵;在唐代,诗歌的发展达到鼎盛,产生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有庞大的韵律体系,开始讲究平仄,表现出对于诗歌形式和音韵美的高度重视。五四时期之前,诗歌的格式和音韵要求基本成为定式。但另一方面,诗歌又在不断地被要求口语化,表现出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其实诗歌口语化的要求同样旨在强化诗歌的音乐美,希望读起来能够朗朗上口。诗人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创造了诗歌之美,而诗歌的这种书面之美最终只有付诸于口诵,才能发现它的独特价值。

二、形之于口的感情朗诵

上一节提到诗歌在形式和音韵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要求,而这些要求无不是为了增加诗歌的音乐美,使诗歌读起来能够富于感情,朗朗上口。中国的朗诵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因为汉语发音整体上比较圆润到位,从嘴唇中流出字字珠玑,通透饱满,有十足的音乐美。诗歌的朗诵更加能够体现这一特点,诗歌中平仄和押韵的使用都符合中文的发声要求,从而使字与音达到和谐的统一。

朗诵诗歌需要技巧与情感的结合。首先,朗诵者要充满力量,用胸腔发声,如此才能饱满,力量是朗诵的底气:其次,要注意修饰音色,使声音听起来干净舒服,不拖沓、浑浊:第三,注重朗读的抑扬顿挫,这与体会诗歌感情有着重要的联系:婉约之诗应以温柔幽远为基调,豪迈之诗则以壮丽奔放为准则,轻快时应似银铃般活泼清脆,忧伤处该当箫鸣之幽咽,阔达时有如万马奔腾,悲壮处有如仰天长啸。注意字句停顿,缓急轻重拿捏得当。这些都是以对诗歌的理解为基础的。朗诵与对诗歌的理解相互照应,形成一个上升的螺旋,在诗歌的理解之上,朗诵渐入佳境,反之,在一遍遍地朗诵中,走进诗歌,发现了隐藏于其中的“气”。

三、因声求气

“气”最先由老子提出,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宇宙间最高的范畴,“气”则产生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的“一”就是“气”,“气”产生于“道”,又是“道”孕育万物的媒介。之后,“气”这一命题逐渐由哲学转入文学,用来表现艺术作品的内在生命力。中国历代的文学家和美学理论家都非常重视艺术作品的“气”,它决定了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因此,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鉴赏,最重要的是把握到艺术作品中的内在之“气”,只有把握到“气”,才真正是理解了诗歌与作者。把握诗歌之“气”有很多种方式,“知人论事”说,“以意逆志”说,“文需辨体”说等等,“因声求气”也是一个角度。

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提到:“诗者,持也,持人隋也”,“人禀七隋,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毛诗序》中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由此我们能看出诗歌最主要的是抒发人之情感,那么情感就是诗歌最重要的“气”。而朗诵是声音与情感的结合,只有声音没有情感的朗诵是死的,只有富于情感的朗读才能诵出鲜活的生命。所以,情感就成了朗诵和诗歌的纽带,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正因为情感,我们才能通过激情澎湃的朗诵把握到诗歌的内在之气。一遍遍地揣摩朗读诗歌,不断改善朗读方式,这一改善的过程必定伴随着对诗歌理解的加深。一次朗诵的过程就是一次回味诗人创造诗歌的过程,你在体悟诗歌情感的同时深深感受到诗人的情志。情与气与声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但是,这一理论也有其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声音毕竟是有声物,受到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某些时候无法做到与诗歌情感的紧密贴合,甚至有可能导致背离。

四、朗诵者主体的投入

欣赏者在欣赏由作者创造的第一文本过程中,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再创造,形成属于欣赏者自己的第二文本,这已是文学欣赏体系中一个为人所广为接受的命题了。在以“因声求气”理论鉴赏古典诗歌的同时,朗诵者也同样会将自身带入诗歌里,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再创造。这时候,读出来的诗歌不仅把握住了诗歌之气,更注入了朗诵者自身的情怀。诗人、诗歌与欣赏者便在朗诵中融为一体,达到统一。

以上是我对中国古典文学鉴赏理论“因声求气”的个人看法。笔者非常喜欢朗诵这一鉴赏过程,整个人的身心都置于其中,是一个鉴赏审美的过程,又是一个享受自我的过程。

猜你喜欢
朗读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朗读的略而不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