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37900例农村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2013-02-01 19:10:08韩玲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0期
关键词:妇科病查体农村妇女

韩玲娟

青岛市37900例农村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韩玲娟

目的 通过体格检查了解青岛市农村已婚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疾病措施, 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方法 2006~2013年对青岛市农村27个社区37900例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病普查。结果 患妇科病16865人, 患病率44.49%;患乳腺病者12707例, 患病率33.52 %;妇科疾病前三位分别为外阴、阴道炎, 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结论 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应针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各种形式知识讲座, 提高妇女防治疾病的意识。定期为广大农村妇女进行免费查体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降低妇女常见病发生率, 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妇女病;乳腺病;患病率;普查

妇女常见病筛查是妇女常见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是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服务。妇科病一直是影响广大妇女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尤其是农村妇女, 防病、治病和就医意识相对较差。为此, 作者对青岛市农村27个社区已婚妇女进行每年两次的妇科病、乳腺病免费体格检查。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 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现将查体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2013年对青岛市农村27个社区已婚妇女、年龄20~64岁, 进行妇科病、乳腺病普查的数据。

1.2 方法

1.2.1 妇科病检查 妇科医生详细询问病史, 检查外阴部,阴道窥器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取材, 双合诊检查, 必要时三合诊检查。

1.2.2 乳腺病检查 询问病史, 乳腺视诊, 观察两侧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 有无局限性隆起或者凹陷, 乳房皮肤有无发红、水肿及“桔皮样”改变, 浅表静脉是否扩张, 乳头有无溢乳、糜烂等;乳房触诊, 由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各项限及中央区顺序作仔细触诊, 触及肿块后, 描述其位置、大小、数量、质地、活动度、边界是否清楚、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痛,常规进行腋窝检查, 明确有无淋巴结的异常肿大。

1.2.3 辅助检查 盆腔超声检查, 子宫大小、形态, 盆腔肿物定位及囊实性鉴别, 宫内节育器位置等。红外线乳透仪检查乳腺。

以上检查结果由专人负责记录, 采用统一妇女病普查表格, 详细、如实填写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疾病名称等内容。

2 结果

进行妇科病检查:患妇科病16865人, 患病率44.49%;患乳腺病者12707例, 患病率33.52%;其中生殖道感染占87.68%, 妇科肿瘤占12.2%, 宫颈癌3例, 乳腺病以乳腺增生为主, 占86.76%, 乳腺癌6例。

3 讨论

目前, 医学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的医疗仪器不断地问世, 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使得人类健康水平得以不断地提高。但是, 广大农村妇女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了解少, 很多农村妇女缺乏生殖、生理卫生知识, 自我保健意识缺乏, 甚至已经出现妇科病的症状, 还是不肯去医院就诊, 导致疾病的进展, 甚至延误治疗时机。由妇科医生下乡到基层社区服务中心, 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疾病查体, 并同时普及疾病基本知识, 既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又提高了农村妇女对妇科病、乳腺病的认知水平, 真正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

3.1 疾病的顺位及好发年龄 分析查体结果可以发现, 妇科病前三位依次为外阴、阴道炎, 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 查体尚发现3例宫颈癌患者。乳房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发现乳腺癌6例。经统计学分析, 这些常见病的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其中外阴、阴道炎和宫颈糜烂位于前两位, 好发于性活跃年龄的妇女, 25~35岁发病率高达56.24%~59.15%,所以, 开展生殖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子宫肌瘤好发于35~50岁, 尤其是35~45岁之间的妇女;乳房疾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好发于30~40岁妇女,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由此提示, 妇女保健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群, 采取相应的重点保健内容。

3.2 外阴、阴道炎的防治 生育年龄妇女性活动较频繁,且阴道是分娩、宫腔操作的途径, 容易受到损伤及外界病原体的侵袭感染;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降低, 局部抵抗力下降, 也易发生感染[1]。外阴、阴道炎的特点是阴道分泌物增加及外阴瘙痒, 由于炎症的病因不同, 分泌物的特点、性质及瘙痒的轻重也不相同。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特点是稀薄脓性, 泡沫状, 有臭味。主要治疗药物为甲硝唑及替硝唑, 并应对其性伴侣同时进行治疗。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泌物特点为白色豆渣样, 应根据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3.3 宫颈糜烂、宫颈癌的防治 查体结果分析显示, 宫颈糜烂患病率27.17%, 发生年龄主要集中在性成熟期, 尤其是40岁以前是发病的高峰期, 这与有关报道相符[2,3]。对参加查体非月经期妇女常规行宫颈刮片, 结果正常者, 本院可给予自凝刀治疗, 效果理想。结果异常者进一步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细胞形态学异常者联合检测HPV-DNA, 二者均异常, 则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甚至宫颈锥切术, 常规行病理检查, 避免漏诊宫颈癌。查体发现3例宫颈癌患者, 已进行手术治疗, 恢复好。宫颈病变患者应引起妇女保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为农村妇女普及宫颈癌基本知识, 提倡晚婚晚育, 计划生育, 选择有效的避孕措施, 减少人工流产次数,避免医源性和机械性损伤宫颈, 定期查体, 及时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和高危型HPV-DNA阳性者, 积极进行干预治疗,进而控制宫颈癌的发生。

3.4 子宫肌瘤的防治 子宫肌瘤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 肌瘤小, 无症状, 尤其是近绝经年龄妇女, 可定期(不超过6个月)随访, 继续增大或者症状明显者, 根据情况可选择药物治疗, 本院可给予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 微创,不开刀, 效果好。药物保守治疗失败, 不适合自凝刀消融治疗者, 可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妇女保健工作者应进一步为农村妇女普及子宫肌瘤基本知识, 对有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部出现包块、或伴有尿频、排尿困难、便秘者应建议其尽早做妇科相关检查, 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5 乳腺增生、乳腺癌的防治 乳腺增生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性疾病, 与卵巢内分泌失衡, 不合理婚、孕、哺乳史, 精神压力,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等因素有关。乳腺癌高发人群包括:①月经初潮早(<13岁)或绝经晚(>55岁)。②未婚未育未曾哺乳者, 初产年龄>35岁。③有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④长期反复接受胸部x线检查者。⑤长期过量使用女性激素治疗者。对于18~35岁人群, 可以通过每月的乳腺自我检查和三年一次的临床乳腺检查;35~49岁人群除每月自我检查乳腺外, 要每年进行临床乳腺检查和每1年半的乳腺X线检查;50岁以上人群除每月自我乳腺检查外, 每年进行临床乳腺检查和乳腺X线检查。妇女保健工作者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教会农村妇女乳腺自我检查方法步骤, 除为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病知识的普及外,还要重点针对上述人群进行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定期筛查, 建议今后的普查将未婚未育未曾哺乳者这纳入查体范围之内, 减少漏查, 漏诊, 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36.

[2] 刘凤英.1 472例妇女宫颈糜烂影响因素分析.卫生软科学, 1998, 12 (4):18.

[3] 蔡彩香.临海市女职工宫颈糜烂流行病学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1997, 24 (3): 317.

266041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妇科病查体农村妇女
常见妇科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研究
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 02:30:19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50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4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得病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妇科病查治回顾性分析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查体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彭坚教授妇科病验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