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生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探讨

2013-02-01 21:48李松柏罗宝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环节中职职业

李松柏 罗宝林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408100)

我国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最早的是分配准入式和“2+1”模式。这两种模式均体现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两年、企业实习时间一年。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如订单式、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这些模式在形式、主题、结构以及目的上都要优于前两种模式,它们强调的是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培养人才。但是,并不能说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全方位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在特定的地域,还得需要一些有实效的、独具特色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笔者拟提出中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间断性学习方式。

间断性学习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

关于间断性学习,国内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但也有不少相关的探讨性文章,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工学结合”,并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2+1”、“1+2”、“1+1+1”等,这些方法在我国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概念

间断性学习方式是指中职学生在学校规定的自然学籍管理期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就业计划,中途可按照学校的实习规定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习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用人标准选择是否返校继续学习。如实习期超出学校规定的自然学籍管理期,也可向学校提出再教育的学习申请,从而提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时效性。

(二)间断性学习方式的特点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主性,它克服了以学校和企业为中心模式的缺点,倡导以学生为整个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它具有时效性。这种模式可以不受时间对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约束,能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间断地输送人才进入企业,达到最高的人才培养效率。另一方面,间断性学习方式还具有循环性。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可建立一个相互循环的培养计划,企业可主动向学校提出要人和退人申请,学生也可向学校和企业提出工作请求,学校为学生提供随时性的工作岗位。这样,一个循环式的三角人才链就能良性互动地不间断运行,克服了以往模式惯有的单一性、固定性、被动性、短暂性和孤立性等问题。

(三)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操作

由于本模式是根据各种原有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也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所以在模式的内容和方案上都需要花时间去论证、操作,从而得到一种可行的教育模式,并在论证中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案。因而本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分为理论研讨、实际试点和教育推广等三个环节。(1)理论研讨。在模式的具体内容设定后,与中职学校对模式内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研究。(2)实际试点。根据最终研究结果,选择一个适合本模式操作的学校进行试点,进一步验证模式的可行性,并对该模式的内容和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让该模式的内容、形式和方案都能适应当地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要求。(3)教育推广。在试点中取得了模式可行性发展和成功经验后,结合模式的特性对本模式加以推广。

在三个环节中,我们的需要和侧重点也不同。如在理论研讨环节中,就得认真听取各个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间断性学习方式的看法和见解,加以汇总,整理成有用的又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理论知识点。在实际试点中,应注重整个模式方案的可行性是否达到预期,方案中各个教育环节是否能紧密相连且对学生教育有积极作用,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方案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教育推广则是最终的目标。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方案设计

学生进入学校后,在规定的预选专业和学制期限内,可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调整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计划以及就业计划;在学习中途可根据学校原有的实习方式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习中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用人标准选择是否返校继续学习。

在方案设计中,学校招生以及对学生学制和班级的管理按“片—面—点”方式操作,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校的教学计划按“1+1+1+1”方式实施,学生的学习阶段划分和学校对学生培养梯度的制定则按“理论+实践+充电”的方式进行。

“片”,是指学校招收的高一学生刚进学校,由于他们还没有明确的自身定位和职业规划,都处于朦胧期,所以把他们统称为“片”。

“面”,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认识、定位、规划以及对专业进行选择后,由具有相同性质和选择的学生再次组成一个新的小群体,这些小的学习群体具有同样的学习目标和大致相同的职业规划,所以把他们统称为“面”。

“点”,自主学习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学完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且合格后,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实习,并进行实际的生产工作,所以把他们统称为“点”。

“片、面、点”是间断性学习方式的基本框架。这种方式是以“片、面、点”的整合和管理进行招生和教学,从“片”的群体教育到“面”的部分教学,再到最后“点”的个体培养。其中,“片”是基础也是根本,它是整个教育模式的开端和基础,是学校对学生的导向教育和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性学习。“面”是整个教育的中间环节,也是学生自主性选择的开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从“片”过渡到“面”,需要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校教育导向进行选择和分辨。“点”则是整个教育方式的最后环节,它是在学生成功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规划后进入的一个提升期,这个环节是学生能否顺利进入企业最为关键的一步。

“1+1+1+1”则是对整个间断性学习方式(培养模式)时间段上的划定,即学生用一年的时间选择和学习专业知识,用一年的时间进入小群体强化学习专业知识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正确全面的规划,再用一年的时间进入工厂工作,工作后可选择一段时间(如一年)返回学校进行充电学习。在整个时间划定中提到的一年是大概时间,学生可根据学校和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提升时间、充电时间等。

间断性学习方式其实也就三个环节,即“理论+实践+充电”。这三个环节与其他教学模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在理论环节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另外,在理论学习中也有些差异,间断性学习方式采用的理论教学法是高强度和高要求的,因为理论课程在一年或者一年半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这就需要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所以,在这方面,间断性学习方式优于其他模式。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优越性

(一)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成功推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大的变革和创新。因为间断性学习方式突破和克服了以往方式的单一性、固定性、被动性、短暂性和孤立性,更加具有时效性、自主性、循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优点,使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另外,间断性学习方式还从学生本位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要务,让学生从始至终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这也是其他模式所不具备的。

(二)职业教育理念的改革

间断性学习的培养方式,从教育理念来讲,它一改以往教育模式中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主导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变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可以说,这样的教育理念在中职教育中是一个创新,也是对原有职业教育理念进行的一次大的改革,让职业教育理念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间断性学习方式的提出和成功推广为中职教育发展探索了方向。同时,如果家长们相信教育并支持教育,便会思考如何利用教育,让教育成为自己脱贫致富的好帮手,也会让子女多上学,而且也会思考让子女读什么样的学校,选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则可通过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分析自己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是否正确,以改进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育模式,让整个职业教育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1]陈文凤.“2+1”教育模式是中职教育的最佳模式[J].职教论坛,2005,12(7):29-30.

[2]马世洲,向才毅.重庆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23):50-52.

[3]郑光相.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2):138-139.

[4]樊志萍.“校企合作、半工半读”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8,6(6):34-36.

[5]彭燕,张俊容.生本教育下的“素质本位,能力核心”中职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论丛,2010,2(2):73-80.

[6]王军民,杨荣华.县级职教中心中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J].研究与管理,2010(2):17-18.

猜你喜欢
环节中职职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