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焱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享受着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同时,也有研究报告表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孤单。这使得软件的社会化程度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发展。学习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确保每个人不被社会淘汰的唯一方式。从社会发展来看,无障碍的学习环境能让每一个社会人都能体验到处处能学习、时时能学习的快感,进而轻松地实现终身学习、泛在学习、一体化学习。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并不是因学习而产生的,但就目前其应用来看,必将引起教育思想和策略的改变。
早在21世纪初,William Davies就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社会性软件指任何可以促使团体或者社群沟通和写作的软件,如Hydra(一个文档编辑程序)。将社会性软件在国内进行推广的代表性人物毛向辉则认为,社会性软件可形象地表述成“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一款成功的社会性软件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社交网络、支持社会交互和群组交流合作等。由此可见,社会性软件为最广泛的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工具,而不仅仅面向专家、少数几个人或几类群体,其核心是“社会性”。
将一种新技术或手段运用于教学,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必定离不开广泛的理论支持。目前,支持将社会性软件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六度分隔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其他诸如对话理论、穆尔理论、反思理论等。另外,在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的实践也表明社会性软件完全可以成为促进教学的一种资源或学习平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来学习的工具和手段。
2003年4月,在美国的ETCON(Emerging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会上,学术界的精英如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克莱·舍基(Clay Shirky),产业界的精英如汤姆·科特斯(Tom Coates)等,他们关于社会性软件的主题发言将社会性软件讨论推向了一个高峰,揭开了对社会性软件及其具体的软件形式进行研究的序幕。在国外,虽然系统研究社会性软件是近几年的事,但实际上,社会性软件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却早已广泛开展。例如,作为常用社会性软件代表之一的Blog,在英国、希腊、美国等有很多学校,学生和教师都会申请自己的Blog空间,用来随时发布自己的学习内容,记录教学心得,并将其作为共享和交流的渠道和工具。另外,也有很多行业的人把Blog当作自己工作知识的收集工具和思考工具。
国内社会性软件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对它的研讨开始于2003年。毛向辉和方兴东是推广社会性软件的两个代表性人物。由毛向辉组织的“社会性软件同好会”标志着国内已经开始重视并研究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专家多数有教育背景,对社会性软件的教育应用方面更感兴趣。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关于将Blog、Wiki等平台应用于教学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极大多数都是在小范围进行,由个别一线教师或专家开展。这些社会性软件应用于教学的评价往往很高,但由于软硬件设施、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并没有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也没有开展大规模的实践研究。目前来看,改变可能是缓慢的,但也是必然的。
查有梁教授认为,“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模式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拟(实物模式)。是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图像模式和语义模式)。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该定义基本描述了“模式”的本质内涵,即模式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一种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其构建可以参考一般的模式构建过程:一种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另一种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演绎、分析、类比。构建教学模式是为了让教学过程有序化、稳定化,并进而使得教学目标的实现能变得更为稳定和可靠。
虽然研究对象一致,但由于着眼点不同,所构建的社会性软件应用于教学的模式也会千差万别。下面的前两种模式代表着教学模式构建的两个典型角度。
这种模式是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为理论依据的,如图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习者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地位,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参与每个步骤,教师指导学习者进行社会性协作学习,给学习者提供“支架”或导向,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知识建构。
图1 基于Wiki的社会性协作学习模式图
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式学习而言的,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发生于正规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的能接受新知的学习形式。该模型主要从四个方面构建非正式学习的模型:知识获取、知识发布与共享、交流协作以及个人管理,如图2所示。根据社会建构理论等基本理论,以促进教学活动为目的,该模型将Web2.0环境下常用的社会性软件进行了有效整合。
“餐桌”模型是笔者综合、抽象出来的,该模型着眼于宏观,是以社会性软件的社会性为基础,以人本主义和六度分隔理论为指导的一个通用的概括性模型,如图3所示。社会性软件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其社会性,但自从将其应用到学习中,各种模型、模式越来越具体,愈加强调对教育的支持,仿佛教育性已然取代了其社会性。基于此,我们应该跳出微观的小框框,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社会性软件,不能因为某一群体和团队的参与,造成另一层面的割裂或者因为跨行业、跨领域造成社会资本的流失。
图3 “餐桌”模型图
基于Wiki的社会性协作学习模式 这一模式的构建从具体的社会性软件Wiki出发,利用Wiki平台资源共建、协同学习、交流互动、成果展示的特点来充分地实现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Wiki在此过程中可以记录所有参与者贡献的信息和讨论记录。教师可以分析这些记录,对学习者的参与、协作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了解其学习特点和认知风格,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学习者提供教育指导;学习者可以通过看记录分析他人的想法和思路,有助于自我反思、改进和完善。这一模式应用到教学中,有助于开展三类协作学习活动的构建,即基于主题的构建,基于问题的讨论和基于任务的协作,为此类教学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及建议。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模型 非正式学习与现今终身学习的理念相契合,丰富的学习内涵与形式使其重要性逐渐突显,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将社会性软件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而构建的学习模型,融合了二者的优点。非正式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取知识、交流所得知识、与他人协作以及对知识的管理等。模型实现需要一定的学习工具支持,社会性软件的整合有效解决了工具的支持问题。以这一模型来指导学习者的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在日常的社会性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获得新知、内化知识。只要学习者充分发挥主体性,有意识地运用社会性软件来获取知识、促进学习,就能既利用零散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又相应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
“餐桌”模型 “餐桌”模型是一个通用的概括性模型,不以某一具体的平台或学习情境为考量,不考虑具体的应用实现,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完全以社会性软件的社会性为着眼点加以构建。在此模型中:(1)社会性软件即为“餐桌”,作用为提供资源、平台和交流的纽带;(2)“就餐者”即参与者可以是社会各界人士;(3)“就餐者”可以自由来去,交流或共享资源;(4)目的:每位“就餐者”都“吃饱”,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共赢。
笔者所列出的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分别是从平台的教育应用,非正式学习的学习情境,以及社会性软件的社会性为出发点构建。模式不等同于理论也不等同于实践,但与理论和实践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建立的模式较为接近实践,则可称为实践模式;如果建立的模式较为接近理论,则可称为理论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两种模式能直接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是实践模式,日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模式来指导丰富教学实践。相对而言,“餐桌”模型虽然不能直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但能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社会性软件的应用。其目的是消除各个合作群体的封闭性,重申社会性软件个性化、人性化、社会化的特点,也将学习者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行业。
在运用社会性软件时,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社会性软件能很好地支持教学活动过程,补充传统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它与教育的结合受制于诸多条件,如硬件技术、师生信息素养和行为习惯等的局限。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取长补短,真正做到为教育所用。
社会性软件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社会性软件各有特点和优势,基于此构建的教学模式也如此,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优劣之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境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创新既要考虑到具体的实践应用,也应跳出越划越细的条条框框,回归技术的本质,让每一个社会人能看到自己的位置。这样,当人们在体验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打消越来越“孤单”的恐惧。
[1]庄秀丽,刘双桂.拥抱2004社会性软件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4(5):61-64.
[2]查有梁.课堂模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席蓓蓓.基于Wiki的社会性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18.
[5]朱哲,甄静波.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0(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