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顶岗实习基地到就业基地转变的实践研究*

2013-02-01 21:48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基地

刘 玲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高职机械类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基地开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ytq037,主持人:胡双喜)的部分成果

顶岗实习基地转变为就业基地的重要性

顶岗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可供高校毕业生参加毕业实习活动的企业,校企之间通常以签订协议或合同的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各个高校之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最后一年走出校门到企业完成最后的顶岗实习。学生在有些企业实习得非常好,关系处理得也很融洽,而企业本身也很想留住他们,如果在这段时间,学校、社会、企业有更好的方法和途径,那么让学生真正留下来为企业服务,同时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正是校企合作最终的目的,可达到双赢。对于各个高校而言,探索出合适的方式方法将更多的顶岗实习基地变成学生毕业就能工作的就业基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提高对顶岗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关系的认识是激发企业、高职院校和政府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只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实行深度合作,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才有未来。而实习基地作为就业基地的首选是对校企合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完美的融合,只有不断地促使学生在实习之后留下来,使实习场所成为就业基地,形成良性循环,校企合作才能有长足发展的空间。

在顶岗实习场所的基础上建设就业基地的条件

在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都努力与企业进行着校企合作,将校企合作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不过,各院校的校企合作之路大都走得并不顺利,种种原因制约着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能使实习场所成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场所,不仅可以使校企合作长久稳定,也能节约大量社会资源。而这一环节需要建立在众多的客观条件之上。

需要充分认清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教育部文件规定,大专学生第三学年必须进行顶岗实习以取代传统的教育教学。从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各个角度来看,校企合作势在必行。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在企业学习到一定的工作经验,而这些都是在课堂上不可能掌握的东西,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也是有重要帮助的。一旦掌握了能够谋生的本领,对未来就业可以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对减轻政府部门安置工作的压力非常有帮助。对学校而言,毕业生有了好的出路,品牌才能响亮,未来招生才有优势,进一步发展才有可能。因此,明确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意义尤为关键。企业需要优质毕业生,市场需要好的技术人员,学校需要就业率,社会需要安置大学毕业生,只有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内外建设及管理,为企业和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为社会不断输出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需要重视前期调研,选择合作伙伴 在高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中,大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有很大的热情与企业联系,积极寻找各种人脉资源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但在企业看来,未经世事的大学生会耽误企业的日常工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不愿意没有报酬地培养学生,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工作培训,担心他们不会长久地留下来,学到东西人就走了。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有积极性,但没有主动权,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有主动权但缺乏积极性,使得校企合作进展受到阻力。这就需要学校做好校企合作前期调研工作,有组织、有秩序地规范校企合作。我院通过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凭借自己的声誉,主动与光谷精工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联系,经过多次深入接触,与企业正式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书》。协议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职责,学校需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则要接纳合格的人才。

需要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协调指导作用 学校为校企合作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校企合作毕竟不能逐个排查,还需要一个很大的平台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而搭建这个平台和制定规则的应该是政府部门。这里面也需要大量的人脉关系,政府部门需要出面指定专门的机构搭建这个平台,并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指导工作,借鉴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校企合作经验,逐步完善校企合作,将实事做到实处,尽量使学生能在实习单位就业,减少人才浪费和资源流失。由上至下,部、省、市、区一级一级建立良好的机制,指导高校尽力与周边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的工作,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企业、学校、社会都有益处。

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 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需要通过法规的形式使企业明确其有义务配合高校共同培养学生,学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企业也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毕业生参加顶岗实习。可以借鉴国内外很多相关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国家教育法,增加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规定,把校企合作做实、做强、做大,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保障。

建设就业基地的方法和途径

将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与直接就业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宽广大道,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学校与企业共同协作,不仅能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更能在培养人才的百年大计上有所作为。根据学校与企业的主体与客体的特点,建设就业基地,将实习基地作为就业基地不是难如登天,而是有迹可循的,采取正确合理的方法将能事半功倍。

创新培养模式,搞好课程改革高职教育可以做成招生就业“一条龙”,一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模式方法完全可以与企业人员商量后制定。学校可以把课堂教育和实践一分为二开展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和动脑机会。可以将课堂设在企业工作场所,学习企业的工作模式和现场技术。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门人才给学生讲课,让他们了解市场动态、现阶段专门技术发展的程度以及国内外的重要信息。在考核方面,可将课程考核部分交给企业人员或完全交给企业人员,验收合格即能顺利获得学分,顺利毕业,否则只能重新开始学习。在课程改革上,教材只是作为现行的参考书目,以企业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求的内容作为学生应该也必须掌握的内容,将传统的知识教育改变成技能教育、实践教育、工作教育,不再是为学而学,而是为做而学,为工作而学,为发展自己职业能力而学。

创新政策法规,鼓励将实习场所转变为就业基地 高职三年级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院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配合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可以开通部分绿色通道,激励在此期间表现好的学生、管理人员、教师及企业人员;学校需要专职人员,甚至专职部门配合企业进行协调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情况,包括实习进度、人数、每个人的个人状态,并及时调整,让合适的企业接待合适的学生,做到因才而用,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建立个人反馈信息,争取做到在哪里顶岗实习就在那里就业,节约学生和企业的时间及各项资源;相关部门可以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对为高校就业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全面改善学生在顶岗实习场所就业的主客观条件 有部分学生反映顶岗实习生活条件艰苦,缺少相应的待遇,实习积极性不足,缺乏动力。而企业对于学生顶岗实习不能产生效益并且耽误企业正常工作也怨言颇多。因此,对学生需要进一步教育其明确正确的实习目的,学校可以与企业商量,尽量在学生实习期间在基本生活上给予学生最大的满足,提高其学习兴趣,有条件的还可以对部分能够完成企业任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学校管理协调人员需要积极与企业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及时沟通,及时了解企业在制度方面的要求,减少给企业带来的工作困扰。

校企合作基地转化的效果2010年第二学期,我校机电系培养的机电一体化班级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武汉光谷精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岗位实习。光谷精工工程项目部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专业课程和现场操作实践项目。工程部、装调部、项目经理等负责人均依次为学生进行了生动、精彩的授课,并带领学生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物讲解与操作。此次生产岗位实习使学生了解了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企业对他们的具体要求,加深了对机电类企业职业文化的理解,为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奠定了基础。最后,有30%的学生表示愿意留下来工作,充分体现了实习基地作为就业基地给学生带来的好处。

职业教育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校企合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已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学校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但顶岗实习在各高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将顶岗实习与就业真正完全整合,力争实现社会资源的结构优化,值得进一步探索,并不断加以完善。

[1]傅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2]王运宏.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特征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7(3):46-48.

[3]袁定明.校企合作形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63-64.

[4]夏连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15-16.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我的基地我的连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