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辅助影响

2013-02-01 21:11王玉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小学生

◆王玉芹

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课堂,与小学课程相结合,从而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教育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中可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改进,是我国新教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多媒体、网络等多种途径,通过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表现形式对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加工,从而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输出”,更便于小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并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较多的情感体验。那么,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辅助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激发兴趣,增强趣味

小学阶段,人对知识的求知欲主要依靠环境的激励与兴趣的支配。因此,兴趣和激励构成小学生去努力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敬而远之,一方面是在课堂中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缺乏鼓励;另一方面则是对数学知识的展现形式感到十分枯燥、乏味,因此讨厌进行数学学习。

由于数学本身非常严谨,也较为抽象,要增强其趣味性,就主要依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很难有效率地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但是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信息技术能够使数学知识重新整合,在多种素材的配合下,呈现出立体、丰富、生动有趣的样态。

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数学知识点时,可以将小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引入教学中,通过卡通人物带领大家去认识生活中一些日常物品的形状,向学生输入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将能极大调动他们的现场参与兴趣。

2 化静为动,便于理解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是多种感官刺激的结合。实践证明,这种多种感官刺激的综合作用,能够提升人的理解力,便于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理解更多的内容。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枯燥的,当它停留在黑板中、书本里时,它是静止不动的,因此很难在小学生的脑袋中鲜活起来。一旦信息技术介入课堂,就能发挥它独特的辅助作用:化静为动。动起来的数学知识,也将在小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使小学生在更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分解来认识和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从而推算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底×高÷2。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观察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要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无论是PPT,还是视频,都能够通过图形、声音以及动画等形式,激活知识点。还是在认识图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PPT的动画功能,使图形各个部分依次活动起来,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到这些图形是怎样形成的,还能认识到它们的点、线、面等。这时,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慢慢结合起来,声音、色彩与动态演示将帮助小学生很容易理解“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等抽象原则,使学生不再畏惧数学的抽象。

3 贴近生活,加强体验

小学数学尤其要强调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小学生在学习中对生活的体验。这是因为小学阶段人的抽象思维还远未发育成熟,小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往往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的,也即小学生很依赖自己的形象思维。因此,过于抽象的知识点缺乏生活体验的桥梁联系,就不能被小学生很好地理解。

对此,信息技术所依托的媒体工具和人性化界面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产生直接联系。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这种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将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数学规律。

比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一个Flash,或者从网上寻找相关素材,即播放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场景,然后首先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何概括这个十字路口的汽车经过情况?什么样的方法最为简洁明了?等等。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整理数据,根据素材提供的引导方向,学会使用统计。在此过程中,由于学习素材与生活体验发生直接关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该知识点,还能帮助他们养成分析身边的信息和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加强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实践运用。

4 提高效率,便于巩固

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备课,由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影响、作用逐步加强,互联网中已经有了许多可资利用的教学素材,许多成熟的教学模式设计已经在网上被整理、讨论和交流。因此,教师可以很轻松地搜集到这些教学素材,并将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影响是方便了教师备课,节省了备课中不必要时间的浪费,使教师拥有更多精力去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取得良好效果。

2)教师上课。信息技术使知识点演示、练习题计算等无需教师一一在黑板上手写,而是直接在电脑上显示出来,只要教师课前准备好,上课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轻敲鼠标而直接向学生展示。这就节省了教师手写的时间,从而节省了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理解快了,接受知识点的效率也就得到了提升。这便于教师腾出更多时间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点,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教学效果有较大改进。

5 小结

数学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较为不同,容易流于枯燥和无趣。小学数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基础常识与普及性知识,使学生在进行完小学数学的学习后,能够获得适应普通生活需要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构建基础的数学思维,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社会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兴趣,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而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的辅助,正是能够帮助学生在进行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增强趣味性与深刻的情感体验。

[1]田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4.

[2]张春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1(9):167-168.

[3]吴美玲.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5).

[4]李晓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误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145.

[5]薛萍英.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小学生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