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上的电化教学

2013-02-01 21:11杨沛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5期
关键词:电化教学物理电流

◆杨沛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理课堂的教学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枯燥课堂已悄然渗透着生动、形象、吸引眼球的电化教学。喜欢动画的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探究特别感到惬意,甚至感觉学习是一种享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电化教学如果能巧妙地、有的放矢地运用到教学的各环节中,能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好效果。

1 让演示实验清晰可见

在物理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演示实验,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看,有许多演示实验只有前排的几位学生能观察清楚,尤其是细节更不便于观察。如在讲离心泵时,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离心”,这需要做一个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铅笔的一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搅动,会看到水离开中心向四周跑,但这个现象想让全班学生都观察到,教师必须拿着烧杯边走边搅动绕教室一周,或轮流让学生上讲台看,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再如用弹簧秤测浮力,让学生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座位上学生几乎都看不清,把器材拿到学生眼前观察一个人又拿不了。为了不浪费课堂时间,只能让一个或两个学生上台观察,学生不能亲眼看到未免遗憾。

又如观察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及绳子股数,上台观察都分辨不清,何况连观察的机会都没有。学生只能用充满迷茫的眼神期待教师会用更好的办法进行讲解,而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画大量的图帮助学生消化。每年这堂课讲到这里,学生都要费好长时间才能理清。如果采用电化教学放大画面、放慢脚步,学生就不必长时间疑惑纠结。

2 疑难剖析

物理课堂上有许多概念性的知识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如在讲电学的电流、电压时,电流、电压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很难理解,又难于用实验表达。电化教学就有这种神奇的作用,把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转化成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制成模拟电荷定向移动的动画,分别把正负电荷模拟成⊕、Θ符号,让这些用符号表达的正负电荷真正在电路里动起来,并且可以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动。学生观察动画电流,就像看到真实的电荷在定向移动形成的。同样,把电压的作用类比地制成水流在水压的作用下形成水流,那么理解成在电压的作用下形成电流制成动画。把看不到的东西转化成能看到的以动画的方式展现在荧幕上,学生会感到豁然开朗,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兴趣倍增,效果可想而知。

3 增强高难度实验的立体感

有些物理实验不是仅观察一瞬间的画面。比如在讲汽油机和柴油机时,仅用教具或挂图展示一下,学生一头雾水,不解其意。要想真正理解,需把最初的整个发明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弄清楚。如汽油在气缸中燃烧需要不断地补充汽油气,首先设计上进气门,汽油在气缸中燃烧获得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为什么接着会向上运动?这就是启动后由于惯性的原因。产生的废气不能存在于气缸内而需设计上排气门。为什么需要汽油气而不是液态汽油?怎样才能把平动转换为转动?气缸为什么必须密闭?等等。把这复杂的过程一步一步设计出来,不是随手可取的教具就能完成的。如果运用电化教学,巧妙地用课件把每一环节展现出来,还可以循环展示。这就好像学生自己在探究整个制作过程,因而能透彻理解、茅塞顿开,沉浸在发明创造的愉悦中,大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4 展示物理过程细节

实验是物理教学主体,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问。但有些实验在做的过程中,无法看清整个变化过程。如乒乓球、皮球受力后,无法看清其形变过程,教师讲、学生听只能机械理解。百闻不如一看,如果采用电化教学用慢镜头把其形变过程展现出来,学生颇感满足。

再如在讲发电机的原理时,线圈在磁场转动一周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是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做周期性变化。电动机的转动过程也会受到周期性变化的力,所以为了匀速转动,实际的电动机在不同方向均匀地缠绕很多线圈。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和力根本看不到。用简单的手工制作的物理教具不能把“变化”两字体现出来。而用电脑制成的课件,可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节线圈的转动快慢,并且可把线圈调到任一位置,可以让线圈从任一位置慢慢转动一周,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一周内电流的变化,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周期性变化这一概念。会把问题形象化,轻而一举地帮学生看清什么时候变、怎样变,彻底清除“看不到”这个障碍。

5 展示难以见到的情景

物理教学离不开生活中的物理情景,但由于客观条件等许多原因,很多物理情景学生很难看到,或只能看到一瞬间的情景。要想认识它的本质,仅靠一瞬间的图像是不够的。电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重复再现。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升空、绕地球转、宇宙太空中的失重(当看到宇航员杨利伟把拿在手里的笔放开,笔没有下落而飘在空中,学生叫了起来。因为在现实生活空间中,他们从没看到过失重现象。能在课堂上一饱眼福,感觉简直神了,学习的动力顿时倍增)、月球上的吸引力小(看到美国宇航员穿着沉重的宇航服在月球上一跳能跳得很高,学生真正相信月球上的吸引力小)、飞机的机翼升力、飞机的空中加油情况(欣赏精彩画面的同时,惊叹航空飞行员的高超技术)、火箭的升空、磁悬浮列车(亲眼看到磁悬浮列车启动、前进、停车,真正弄清了原来在头脑中的疑问,如:那么高的速度,

它是怎样停车的)、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潜水艇、飞艇……

6 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电化教学具有通道宽、速度快、容量大的优点,采用电化教学,在相同的时间内,进入大脑的视觉信号比听觉信号的信息量要多得多;在相同的容量内,图像信号的信息量又比文字信号的信息量多得多。而人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又以视觉最为敏感。研究表明,人对图像信息的接受能力为44比特∕秒,对语言信息的接受能力为2比特∕秒。而电化教学传输的教学信息,图像信息是主体,大量的图像信息让学生连续地兴奋、活跃,精力更容易集中于画面。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兴趣始终停留在课堂上,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密度和效果,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7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应该让学生带着一种兴奋的、激动的、高涨的情绪去思考、去学习,想方设法想知道得更多、研究得更深,享受其中的乐趣而乐此不疲。一节物理课,合理的实验、适当的讲解加上灵活的电教媒体,加剧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锁定在课堂上。学生对课堂上展示的情景、揭示的真理和自己的感悟产生共鸣而欢呼,为看到了本来看不到的东西而震惊,从而体验到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创造的快乐。只要上物理课,学生就感到情趣高涨、精力充沛。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忘记疲劳,不再感到学习的枯燥,在物理课堂上比吃美味佳肴都感到舒服。

要达到这种效果离不开电教媒体。当然也不能说只要运用电化教学就能收到如此神效,教师必须在课件的制作上下一番苦功,但电化教学能把教师的功夫出神入化地显现出来,这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灵活地运用电化教学,会使课堂由静变动,由枯燥变活跃,由抽象变形象,由微观变宏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为将来解释物理世界的无穷奥妙打下坚实的基础。

[1]邱黛虹.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的整合[J].中学物理,2003(12):5-6.

猜你喜欢
电化教学物理电流
只因是物理
电流“勤劳”的体现
神奇的电流
电化教学为师生搭建双向交流的平台
处处留心皆物理
电与电流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高校电化教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我不是教物理的
滞环电流控制双Buck-Boost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