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种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3-02-01 16:49刘俊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刘俊峰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已经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巧妙融合的多种意义,拓宽了学习空间,培养了以信息技术能力为平台,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教学大纲、计划、教材,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使之与各学科有机整合,不仅促进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而且培养了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以及每个学科固有的知识结构和特点,上课采用不同的整合模式,所以多种多样,各不相同。通过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种具体模式,这些模式从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掌握各种信息的能力。

1 发觉式

所谓发觉式,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实验或有价值的线索,让其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得出有意义或有价值的结论。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主要运用于虚拟、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之中,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生物课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讨论区提出自己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一些有关植物对水分需求的问题。学生可以到学校网络讨论区发帖子,与大家共享,克服了普通课堂上只是少数学生发言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弊端。课堂上,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实物模型、电脑软件、搜索工具等,进行自主发觉式学习(这里有学科知识的获得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有传统实验与电脑实验软件的整合),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发布到学校网站讨论区上,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2 反馈式

反馈式是指学生在进行网上练习时,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情况,实现因人、因材、因学而教;教师利用监测系统,对现场的信息及时反馈、分析,并对共性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信息技术的引入减少了以往学生信息反馈的环节,缩短了反馈时间,减少了教师的工作强度,提供了更多的反馈方式,可以实现对反馈信息的及时处理和综合性分析,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为教学提供了更具科学性的依据。

如化学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的情景:学生在自我练习的过程中,在计算机上输入答案,计算机进行判断,并将反馈信息显示出来,学生马上就知道对错,正确答案是什么,错误原因又是什么。这种友好和谐的对话方式,学生非常有兴趣。在尝试练习、巩固练习及自我检测中,还可以看见可爱的提示图片,如果做错了,计算机会给予鼓励。在学生的自我检测中,教师可对现场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3 合作式

合作式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且给每个组都分配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内外互教互学,合作学习。既合作又竞争,学生的干劲特别大。学生三五成群,分工协作地查找资料,互相启发,共同讨论,得出学习成果,最终都能比较圆满地完成任务。

4 讨论式

设想一下,在浩瀚无边的互联网上,在无限延伸的时空领域里,许多人是和不认识的人一起来讨论同一个问题,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例如,在讲述地理“世界的地形”时,在BBS上发布帖子,发动全世界各个有条件的中学共同研讨,总结地球的地形、地形变化,了解世界的地形差异,使学生既增加了知识,又长了见识。

5 竞赛式

竞赛式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主题在课前进行知识准备,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或技能竞赛的教学模式。学科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竞赛的技能工具,让学生针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首先达到教学目标。课件要求界面好、交互功能强、师生互动好、教学反馈快。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以多种形式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游戏为依托,抓住学生好胜心理强的特点,大容量、高速度完成枯燥的知识点教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乐此不疲,目不暇接,紧张、开心地上完一节课,真正实现负担轻质量高的教学目标。

6 游戏式

妙趣横生的计算机游戏是学生所迷恋不已的。而在课堂上,通过智力游戏,将英语单词、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印入学生的脑海里,则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7 个案式

数学知识是极其抽象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止图像变为动态画面,把问题的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平移、割补、覆盖等方式,创设条件,转化矛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排除思维障碍。

如在教学立方体的左下角到后右上角的平面距离时,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把立方体展开,然后用直线把两点连起来。这样,学生从屏幕上直观地看到,两点的连线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的短边是立方体的高,直角三角形的长边是立方体底面的对角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就能解决了。这样,既避免了教学的繁琐,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8 表演式

中学生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表演欲望,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表演,在表演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获得快乐。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设置故事情境,创设一种亲切、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为学生提供一片极为丰富的表演天地,激发、引导他们参与,让他们在生动的表演中理解、体验和感受。

9 探究式

探究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任务、过程、目标全部由学生自主掌握,教师仅起到指导、监控的作用。这点有点儿像信息技术课本身的课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使信息技术教育贯穿于其中。

初中化学的“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一课,在学生学了一些基础知识后,教师提出本课的任务,学生在自己的兴趣激励下,各探究小组交流资料及探究的方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及视野,进一步交流讨论。在课余时间进入学校的论吧,发表看法或参与讨论,为后一阶段形成各自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库资源。

总而言之,从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局出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经走过了多年,经验肯定积累了不少,这也是信息技术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一定不要忘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他们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为课程整合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李芒.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