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枫 刘爱霞
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标本检查是临床最常用和较重要的项目之一,它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都提供了科学依据[1]。而护士作为血液标本的采集者,正确的采集方法、时间、技术尤为重要。通过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发生的98例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认真思考,研究分析原因,制定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改进措施,现报告如下。
本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开放病床200张,设护理单元8个。全院护士68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15名,护士45名。学历:本科3名,占4.41%;大专20名,占29.41%;中专45名,占66.18%。年龄分布:20~25岁32名,占47.06%;25~30岁18名,占26.47%;30~35岁10名,占14.71%;35~40岁6名,占8.82%;40岁以上2名,占2.94%。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7300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其中血清5156份、血浆1780份、全血364份,其中不合格标本98份,占总标本的1.34%。
2011年1 月-2012年月1月本院共统计上报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护理缺陷98例,占采血例数的1.34%。
3.1 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的护理缺陷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未按采血要求选择试管12例,占12.25%;在输液输血部位采血8例,占8.16%;采集标本实际不适合7例,占7.14%;采血量不准确16例,占16.33%;特殊标本采集失误5例,占5.10%;未及时送检7例,占7.14%;错贴试管标签11例,占11.22%;漏贴试管标签10例,占10.21%;标本溶血10例,占10.21%;标本凝固9例,占9.18%;未严格查对,误采患者血3例,占3.06%。
3.2 不同工作年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20~25岁 48名, 占48.98%;25~30岁 26名, 占26.53%;30~35岁16名,占16.33%;35~40岁5名,占5.10%;40~45岁2名,占2.04%;45岁以上1名,占1.02%。
3.3 不同工作时段护士在采血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0:00~8:00时段58例,占59.18%;8:00~12:00时段28例,占28.57%;12:00~18:00时段7例,占7.14%;18:00~24:00时段5例,占5.11%。
4.1 基础操作不规范,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不强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每一个操作环节均有可能引起各种各样的潜在的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工作制度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和差错发生的重要手段。有些护士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不强,在采集血液标本时,为了省时省力,忽略了操作细节,违犯操作流程,引起标本溶血、凝固,占19.39%。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特别是有个别老护士因工作时间长,思想上麻痹大意,定势心理的作用,不认真执行“三查八对”。本组有21例是漏贴和错贴标签,3例是错采患者血,占24.49%。
4.2 护士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欠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检验科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未及时在全院开展,临床科室护士对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较少,配合不当,导致选择的试管、采血量等不符合检验要求。特别是一些低年资护士缺乏相关专科临床经验,对一些特殊的不常见的血液标本缺乏认识,只是凭主观印象采集,导致1例血培养标本被污染;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标本凝固(因为肿瘤因子的作用,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需要在采血前一天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有2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采血量不够(平常患者采集量是5 mL,但这类患者采集量为10~15 mL)。一些血液黏稠度高的患者血清采集量不够应该为4 mL(普通患者为3 mL);患者在采集的前一天进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或者饮酒,造成患者的血脂及某些血清酶升高等,尤其发生在20~25岁的护士中,占48.98%。共有43例护理缺陷因专业理论知识缺乏,造成在输液部位采血、采集时间不适合、采血量不准确、未按采血要求选择试管,占43.88%。特殊病例采集缺陷占5.10%。
4.3 影响护理缺陷发生的管理因素
4.3.1 单位时间内工作量大 本组59.18%的血液标本采集缺陷发生在大夜班一人值班的0:00~8:00时段,主要因为夜班护士除接收和抢救新入院患者外,还必须完成病区患者测体温、计算出入量、书写护理记录和交班记录等常规护理工作,再加之采血较为集中,忙中容易出错;28.57%发生于治疗、基础护理、新旧患者出入交替等工作高峰时段的8:00~12:00,因为工作繁忙、紧张而简化工作流程所致。护士职业倦怠是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工作量大,工作紧张是其主要影响原因[2]。
4.3.2 护士严重缺编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护理事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护士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日益递增,随着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新仪器的使用,节假日、婚假、产假、事病假,加之高年资、高职称护理人员流失,医护、床护比例失调,使临床一线护士人数日益减少,特别是高年资,高职称的带教老师尤为稀缺[3-4]。基于经济效益考虑,医院大量招聘护士,这部分护士普遍学历较低,专业知识欠缺,人员流动性强,再加之工资福利待遇低,她们的工作热情较正式护士差。因此,基础护理的整体质量偏低,护理缺陷发生率高[5]。
4.4 影响护理缺陷发生的情绪因素
4.4.1 周围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不和 家庭关系不和,护士情感受挫,往往导致情绪波动或失控,反应迟钝,身体内部活动不协调,判断力下降,极易发生差错和失职行为。患者的挑剔、同事关系的紧张、上下级关系紧张,表现为工作出现抵触情绪,容易造成逆反心理,表现为工作厌倦,缺乏工作热情,也为护理缺陷的发生埋下隐患。
4.4.2 来人访视 因医院工作的特殊性,有亲友前来探访或者看病,再加之人员繁杂噪音大,这些意外信息导致护士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急躁,急于完成手头工作而简化工作程序,或者延误了送检时机。
4.4.3 过度疲劳或身体不适 本院长期存在各科室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导致护士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长期超负荷工作,工作状态差,出现工作倦怠、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造成护理缺陷的发生[6]。特别是频繁的夜班让护士长期睡眠不足,特别是一些低年资护士更是夜班、轮班频繁,生活无规律,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护理缺陷发生率增加[7]。
5.1 积极应对各种护理缺陷,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护理缺陷发生后,当班护士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补救措施,及时报告科护士长,并做好家属和患者的解释工作,真诚地向患者道歉,承认自己工作的失误,取得他们的谅解。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8]。与检验科做好协调工作,如涉及到重收费用的项目,则由科室和检验科协商解决、承担,不能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98例护理缺陷经过解决未造成不良后果。
5.2 完善和健全血液标本采集工作流程 通过对采血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对比查找出原因,制定出一系列严格、有序的操作规程。如主班护士核对送检单,根据检验项目选择试管并贴好标签,标明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和送检日期;由责任护士核对无误后向患者的解释采血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中班护士再次核对;夜班护士采血时再次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最后,由主班护士查对无误后及时送检。当护理缺陷发生时要及时组织人员查找原因,登记在册,做好督导,讨论改进意见,跟踪调查落实情况,避免和杜绝差错事故和护理缺陷的发生。
5.3 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护理管理人员要做到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对人员配置做出相应调整。如实行双中班、双夜班、帮班制,减少因工作忙乱而发生护理缺陷;资历浅的护士和资历深的护师搭配排班,新护士和转科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帮带,避免因临床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缺乏的低年资护士单独上班时技术性差错的发生;加强病区管理,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做好冬天保暖和夏天防暑降温工作,控制探视,保持病区安静整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安排或调整某些护理人员的工作科室,排除对护理人员的外来干扰和情绪干扰;重视培养她们的慎独精神,增强其工作责任心。通过改善临床招聘人员的工资待遇,针对工作能力、工作量、重要性,制定不同岗位绩效工资制。激发年轻、招聘护士的工作热情,增强她们的工作稳定性。尽量减少高年资,高职称护士调离护理岗位,保证一线护士数量和质量。建立和完善后勤支持保障系统,洗衣房、供应室、药房等工作交给护工,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以便她们把精力更好的放在基础护理操作中来。
5.4 做好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护理部要做好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新开展的业务进行按需施教,选派护理人员外出学习新业务新技术;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和不常见的检验项目请相关科室专家做专题讲座;把各项检验项目所用试管、采血量、注意事项等做成提示标识张贴在醒目处,便于护士查看和核对[9]。检验科也可以根据本科室新开展的检验项目制订相关资料下发至科室,由科室组织人员进行学习[10]。通过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了全院护士的整体业务水平。
5.5 强化训练,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伴随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医学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辅助检查更多、更先进,为疾病的诊断、治疗、转归提供科学的依据[1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护理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护士的职业要求也不仅限于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法律、伦理、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知识。护理部要注意培养护士注意力的专一性,它是保证护理工作不出差错的重要环节。教护士学会角色的转变,抓好适应性,使自己的情绪与工作状态相适应[12]。在医疗环境日益恶劣的当代,应加强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因为良好的沟通不但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也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13]。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建立了一个学习型的护理团队。
总之,通过采取一系列改进防范措施,使全院护士整体业务水平都得到一个质的飞跃。2012年2月-7月,全院上报护理缺陷16起,比2011年同期减少33起,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为67.3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全院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0-391.
[2]骆宏.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13.
[3]王玲.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相关因素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1,7(1):75.
[4]哈罗德.J.利维特.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87.
[5]王垒.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75.
[6]周颖清.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46-161.
[7]俞立农,宋永浩.079护士睡眠不足对急诊夜班影响及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4):166-167.
[8]蔡德芳,桂鸿斌,李江涛.静脉输液引发纠纷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3,3(2):31-33.
[9]陈运英.浅析护理人员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J].医学文选,2005,34(3):409.
[10]段秀卿.浅谈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J].护理研究,2003,17(12):726-727.
[11]张鸿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J].实用护理研究,1999,15(1):17-18.
[12]丁敏.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853.
[13]周玙娇.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理工作纠纷的讨论[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