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分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2013-02-01 09:31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分层课文阅读教学

谭 静

(河池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分层分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谭 静

(河池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依据分层阅读和分层阅读教学的理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也应分层设计。不同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有不同的阅读内容和任务,要求每一层面的问题设计应具体落实为不同类别的问题设计,以实现不同的功用。分层分类进行问题设计,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提问法的首要条件。

分层分类;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提问法体现了对话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观,又具有与学科具体内容相结合的操作性,广泛运用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法存在许多不足:或问题设计类型单一,或只集中在某一个阅读层面上运用,或提的问题与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合……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研究应该更关注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即与语文教学内容相聚合的教学方法,亦即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1]笔者认为,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体有效地运用提问法,首要条件就是科学有效地进行问题设计。

一、分层分类问题设计的依据

(一)分层阅读和分层阅读教学的理论

分层阅读的理论古已有之。朱熹提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现当代语文教育家也有分层阅读的论述。夏丏尊认为:“好的作品至少要读两遍以上。最初读时不妨以收得梗概、了解大意为主眼,再读时就须留心鉴赏了。用了‘玩’的心情,冷静地去对付作品,不可再囫囵吞咽,要仔细咀嚼……”[2]张志公先生认为:“看一篇文章,先读一遍,得其大要,再读,才知道文字结构层次的安排,又读,才能体会哪些词、句子用得准确、生动,从而对全文的理解也就又加深了一步……”[3]特级教师魏书生的“四遍八步读书法”[4]也是分层阅读的具体诠释和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的阅读教学同样提出了分层设计分层进行的理论。如郝丽琴将阅读教学分为直觉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和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4个层次。[5]石鸿云将阅读的层次分为初读、品读、赏读、拓读。[6]阅读教学分层设计分层进行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综合以上专家论述,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层次大致可分为整体感知、精细阅读(包括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拓展性阅读3个层次。据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相应地可分为主问题设计、细问题设计、拓展性问题设计3个层面。

(二)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的理论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7]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既然不同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不同,要完成的阅读任务不同,要达成的阅读效果不同,这就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因此,主问题、细问题、拓展性问题3个层面的问题设计,应根据不同阅读层次中不同的阅读内容和任务,具体落实为不同类别的问题设计。

二、分层分类问题设计的操作

(一)整体感知需主问题设计

在初读文章整体感知的环节,一般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整体结构,把握文章基本内初步感知文章艺术特色,初步体验文章情感,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抓住文章主要形象的主要特征。要帮助学生完成上述阅读目标,就要求我们设计着眼全篇,统观全文的主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作品,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依据整体感知的教学内容,主问题设计可分以下几类。

1援设计理清文章整体结构的问题

这一类主问题主要功用在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结构。如执教《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时就可设问“文章是从哪两方面来写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依此让学生明了文章分两大部分:一部分写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一部分写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欢腾,两个部分通过“锡林郭勒大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个独立成段的句子过渡。此问题主要在于让学生鸟瞰全文,明晰文章的整体结构、写作思路。

2援设计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问题

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角色、主要事件的时候也要设计主问题。如一位教师教《麻雀》一文的时候设问:“课文写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梳理出了“猎狗想吃小麻雀,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猎人唤回了他的猎狗”。

3援设计把握文章主要形象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记叙文,而记叙文总离不开记人叙事,因此,记叙文的学习不能不抓住主要人物。理解文章主要人物的主要特征时也要设计主问题。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设问:“文中的父子是一对怎样的父子?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面对这一问题,学生需要通观全文找出能表现人物“了不起”的句段,又要沉下去细读文章,思考这些句段是怎样表现他们的了不起的。

4援设计感知文章显著特色的问题

有些文章有着独特的行文风格和艺术特色,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就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初步感知,这就需要针对文章的主要特色设计主问题。如有位教师执教《金黄的大斗笠》,在学生读流利了课文之后提问:这篇课文给你最初的感觉是什么?学生的初步的朦胧的感受是“美”、“有趣”、“感人”等,这便是对文章特色的粗浅的感悟。寻着这些初步的感受,教学就可以进一步深入:文章美在哪里?有趣在哪里?感人又在哪里?

5援设计初步体验文章情感的问题

对于一些以表达情感为重或者意图唤起读者情感认同的文章,情感体验则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服性的演讲稿,诉诸于读者的情感,通过包含感情的事实陈述唤起读者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让读者感受悲、愤、忧、喜,正是《只有一个地球》所要达到的效果。[8]支玉恒老师在组织学生初读后设问:“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这一主问题的设计能快速唤起学生多种朦胧的感情体验,在其后的精读中才有可能体验得明晰深刻。

(二)精细阅读需细问题设计

精细阅读要求着眼文章的字词句甚至是标点符号,把文章读精细读深入,在深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时还要进行鉴赏性阅读。此层次的阅读目标主要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主旨;把握主要形象的主要精神品质、个性特征;深入体会文中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要完成这些阅读目标,阅读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字词句段上来,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细问题。与主问题着眼全篇不同,细问题主要是针对字、词、句、段甚至是标点符号而设计的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深入品读。依据这一层次的阅读活动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细问题设计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援设计填补文章内容空白的问题

“文有不言者”(刘熙载《艺概》),“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袁枚《随园诗话》)。“空白”是指作者在创作中通过隐蔽、残缺、中断、省略等手段有意无意地造成的内容或意义的空白。文章内容和意义的“空白”处,需要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填补。例如,一位教师执教《庐山的云雾》设问:“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除了课文中描写的,还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姿态呢?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针对文中的省略号提问,促学生拓展和丰富课文内容。再如,一位教师教《游园不值》时设问:“你这枝红杏能向前来游春的诗人描绘一下满园春色吗?”[9]让学生把自己当成“红杏”,激活学生想象,看“满园春色”。

2援设计深入挖掘文章主旨的问题

有些文章含义深刻,文章的深意需要透过字里行间深层追问。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抓住关键词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如《白杨》一文,有位教师设计问题:“他们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从课文表面的内容向隐藏的内容挖掘,深层理解如白杨一样扎根边疆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3援设计激发情感丰富感受的问题

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感受”,要让他们“有感受”且“能交流分享感受”,这需要我们设计一些能激发和丰富他们感受的问题。如《麻雀》一文的教学,教师设问:“凶猛的大猎狗就要吞掉弱小的麻雀了,一只老麻雀绝望地像石头似地落在了大猎狗面前,它要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小麻雀,此时的你想对谁说什么?”这样的问题配合多媒体出示的画面以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让那时那境如在眼前,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感受。再如,王松舟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抓住“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的“不可估量”,在引导学生圈读、理解之后发问:“面对这两个‘不可估量’你内心是怎么样的?”同样在于激发学生情感,挖掘学生内心感受。

4援设计深入人物内心的问题

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需要深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一些细节设计问题,引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如《掌声》一文教学,品读“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一句时就可设问:“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小英,让我来问问你,小英啊小英,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为什么低头?你在犹豫什么呢?眼圈怎么红了呢?”学生将自己当成小英,就能更好地感受小英的内心世界。[10]

5援设计鉴赏言语表达艺术的细问题

培养语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任,教师要善于抓住有语感训练价值的字词句设计问题来培养学生语感。如《荷花》一文“白荷花从绿色的大圆盘中冒出来”,很多教师都会抓住“冒”字设问:“冒”字可以换成别的字吗?有什么不同?哪个好?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仔细体会“冒”字的精妙。《安塞腰鼓》中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样精妙的句子,就可以设问:“这个句子好在哪里?你能从句式、用词、修辞等方面来说说吗?”从而让学生感受特别的表达效果。

(三)拓展性阅读需拓展性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精华,也是思想情感的精华。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这种工具,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因此,阅读教学要以文为本,但在读通透了文本之余,需要引导学生从文章走向自我,走向生活,走向更为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这时就需要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拓展性问题主要是以课文为基点或以课文为引子,引发学生对课文之外的问题的思考,可以是反思自我,可以是关注他人,可以是观照现实社会人生,总之,是把语文的学习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1援设计引导反思自我的问题

如果拓展性的问题是以文本为圆点的无数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的话,那么反思自我的问题就是最小的那个圆。阅读要让学生从别人那里反观自身,用文学来濡养精神世界。如教学《与时间赛跑》一文,当学生深读细读了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准备如何珍惜时间;学习《秋天的怀念》《背影》等课文后,可设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了吗?自己是怎样理解这种爱的?”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切己体察,往往能够实现较为深刻的自我反思,获得精神成长。

2.设计引导关注他人的问题

现代社会只有关注他人,学会合作,才能实现自我。语文阅读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命运,学会与人和谐相生。如《掌声》阅读最后,可设问: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小英”吗?你会怎样和她相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不同的“你”,思考如何与不同的人理性和谐相处。

3援设计思考历史或现实的问题

个人永远是处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阅读应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窦桂梅教《晏子使楚》,在领会了晏子的才华后,教师有意引导学生思考“尊重”这一主题,于是引用一位外交官的话:“晏子的语言,虽给人的感觉是有理有据,但感觉是在做语言游戏。逞口舌之能进行外交对话,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然后设问:“对此,你怎么看?”[11]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和历史,思考“尊重”这一从古至今引人深思的主题。

总之,依据不同的阅读层次、不同阅读层次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层分类进行问题设计,才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提问法。

[1][8][11]王荣生援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援

[2]夏丏尊,叶圣陶援文章讲话[M]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援

[3]张志公援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援

[4]魏书生等援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M]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援

[5]郝丽琴援语文分层阅读教学的理论阐释及教学设计[J]援语文建设,2012(3).

[6]石鸿云.“读”的层次性规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12(8).

[7]李节援关注“学”的阅读教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访谈[J]援语文建设,2011(6)援

[9]沈春燕援《游园不值》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0(14)援

[10]董一红援《掌声》教学设计与反思[J]援教学与管理,2010(2)援

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2JS044。

谭 静(1981-),女,湖南湘潭人,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符 洁)

猜你喜欢
分层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雨林的分层
背课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