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易飚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 江苏 苏州 215104)
调查表明,在21世纪高端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诸多能力中,实践创新能力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是:不仅必须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进行技术与设备更新改造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创新精神,即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二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实践能力。在新形势下,各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创新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组织形式上日益灵活多样,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尚未将创新教育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纳入体系建设范畴,致使创新实践活动停留在边缘化、形式化、浅层次的层面。因此,基于实践层面,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对完善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已成为促进创新教育长期发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创新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技能和产品改良、产品设计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麦克思数据调查将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分为35项基本工作能力,其中与创新能力相关的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作为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机械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一线职业岗位上会涉及产品、工具、工艺的设计,设备的操作、安装、测试、维修、维护等,这些工作内容都离不开科学分析、积极学习、构思新产品的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体系化,而在于通过开放式创新教育实践途径,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上有所突破,拓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形成师生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促进各教学环节的高效运转,最终构建操作性强、相对完善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世界各国的高职创新教育都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例如,美国在一些大学中设立了创新中心,指导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新加坡创意思维教育重在“训练学生具有弹性活跃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独立批判的思维方式”;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则采用“合作教育”,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事科研和发明活动。世界各国都把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列入人才培养目标当中。
近年来,我国政府正大力引导基于实践的创新教育,如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类高校也在积极推进工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大连理工大学的综合创新实验中心以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能力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厚实基础、注重兴趣、文理综合、强化实验”的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园、技术创新工作室等采取了与企业、专业、校友资源、技能竞赛、见习相结合的“五结合”创新模式。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在数量、质量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新时期,对于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系统化的创新能力和技巧训练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由于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课程设置单一,缺少实践基础,教学手段贫乏,在知识点上未能建立起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联系,在课程设置上也没能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致使学生在被动的“灌输式”学习中获得的是一些不连贯、彼此孤立的信息,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创新能力和技巧训练。
关注创新意识培养,但未能搭建开放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虽然也在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但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开展的创新实践活动存在着因创新教育条件限制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未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拓展创新教育实践平台。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学生很少能在课外获得创新实践的机会,不知道可以通过哪种途径进行创新,使创新实践活动仍停留在边缘化、形式化、浅层次的层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具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有力支撑和科学评价 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尝试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热情,但在机械类专业学生教育评价上,仍然实行着由学校单方面考核,片面强调考试成绩,“一考定终身”的僵化考核标准,不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综合评价。对于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也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从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来看,注重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增加实践力度,丰富实践内容,搞活实践形式,注重实践评价成为关键。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支撑,以第二课堂为依托,以校企评价为导向,构建融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于一体的,分层递进的高职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是实施创新教育最直接的途径。要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为机械类专业学生设置普适的创新素质课程、专业技术创新课程、开放式活动课程等若干课程模块,不同的模块承担不同的功能。以课程整合及交叉为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将创造学相关知识与机械类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
要以普适的创新素质课程作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层面,注重传授全面知识装备、综合知识结构及专业综合知识。针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可开设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技能;也可开设科学方法论、创新学等方法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学生全面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从较为广阔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的创新知识基础。
要以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作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提升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研究能力。针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可将创新学理论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相结合,开设机械创新设计等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课。在传授学生机械创新策略的同时,结合企业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把创新设想、创新方法和技巧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同步提高。
要以开放式活动课程作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拓展层面,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针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可利用校企实验实训基地等共享教学资源,开设研究性实验、实习项目或参与企业横向项目,即以具体的应用性技术项目或研究性课题为载体,围绕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形成具有实际技术价值的“产品”成果,使活动课程研究化。学生在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的过程中参与项目研究和产品设计全过程,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活动课程应在课程内容上突破教材,与生产实际有效接轨;在教学资源上跳出课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教学形式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企业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学练结合,体现工作过程,具备内容开放、空间开放、项目开放、过程开放等特点。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应以建设校企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校园科技文化第二课堂作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两大平台,构建阶梯式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体系,促进学生的基本创新能力、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的发展。
基于校企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平台,以校企共建技术创新工作室、研发中心、实验室为支撑,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研究为核心,采取不同专业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期假期结合的管理模式。创新实践基地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可使学校和企业在各自的场所、设备、服务项目等有形资产和人员、技术、品牌、行业背景等无形资产方面形成资源互补,使现有的教学和实践资源得以开放,供学习者自由参考、学习和实践。在创新实践基地,企业创新课题可向学生开放,学生可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参与企业的工艺设计、设备改造、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工程项目的针对性强,场所、设备、仪器又相对齐全,有利于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中心,开辟大学生科技创新第二课堂,并将其纳入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内容体系上,第二课堂第一层次重在认知,在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理论)讲座与沙龙活动,让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对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进行设计与开发有个认识过程。第二层次重在实践,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实习、实训,将所学的知识加以验证。要充分利用校企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具有科技兴趣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热情,以成立大学生自主创新社团为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机械类创新设计竞赛,对外承接项目,甚至自主创业。第三层次重在发展创新,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拓展其素质,对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使学生在知识的认知和积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要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作为评价主体,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构建基于实践的多元化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在创新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质,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多元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之外,更加注重使企业全方位介入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为基础,企业不仅要在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平台建设上全程参与,更要与学校共同制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多元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考核内容多元化。除了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性内容外,还要把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中,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显性成果+隐性素质”的考核和评价。如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考核。
多元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考核形式多元化。要使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小论文、大作业、项目引领课程、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等都可采取开放式考核方式,对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计算过程的正确性、操作任务的熟练性、功能的可行性等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1] 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89-156.
[2] 薛丹.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5):166-167.
[3] 周昌荣,陈国华.对构建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2):75-77.
[4] 陈广庆,王吉岱.机械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第二课堂体系的构建 [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3):80-81.
[5] 薛凝,杜燕萍.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