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星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3)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树立“立足当地,注重实用,着手现在,着眼未来”的观念,把专业设置和区域性对口就业吻合度作为衡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职业教育专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形成人才“需求—培养—供给”的良性循环。
目前,从宏观来看,连云港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本地区人才需求状况基本相符,基本满足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但随着连云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教育结构调整,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连云港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招聘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人才供给的专业结构和本地区中小企业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认真研究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提高职业学校专业和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至2012年8月,连云港市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共36所,涉及专业295个,在校生6.8万余人。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有6所,省级重点职业院校8所,国家级重点技校1所,省级重点技校1所。其中,省级高职院校有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涉及专业12个。市级高职院校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涉及专业68个。省、市级中专校有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市体育运动学校、连云港市艺术学校、连云港市交通学校、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连云港分校、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连云港市旅游学校、江苏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连云港分校、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涉及专业107个。县级中专校有江苏省大港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金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涉及专业120个。全市共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分别为汽车运用与维修、船舶运用与维修、珠宝石加工与营销、音乐、报关与国际货运、中药。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2009-2011年实现年均增加值596.23亿元,占全市年均GDP的50.9%,增长14.2%,比全市GDP增幅高0.4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53.2%。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81.18亿元,占全部税收的51.9%,增长40.9%,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截至2011年7月,中小型私营个体企业达13.89万户,增长8.5%;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906.02亿元,增长29.1%;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3.26万人,增长8.8%,其中私营企业37.62万人,增长7.8%;个体经营户15.89万人,增长11.6%。
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管中小企业面临市场和资金方面的压力,但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抓住了人才建设这个关键,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连云港市中小企业保持人才市场招聘的主导地位,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体力量。调查表明,当前,用工需求量最大的仍然是技术类人才和营销类人才。现对2012年第一季度连云港市中小企业岗位需求相关数据分析如下。
学历结构分析 从第一季度学历需求情况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合计18 953人,占总需求的51.2%,比上年同期增长8.9%。其中,硕士以上学历需求259人,占总需求的0.7%;本科6 604人,占17.8%;专科12 090人,占32.6%,增加2 592人,增幅27.3%。此外,学历不限9 954人,占26.8%;中专及以下学历合计为8 350人。
专业需求分析 第一季度中,需求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是生产/营运/工程、销售、行政/人事/后勤,与上年同期名次一致,分别为14 743个,9 759个和4 685个,分别占39.8%、26.3%和12.6%,这三个专业需求总数共增加4 686个,比上年一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营运/工程占比增幅最大,上涨8.5个百分点,其次是销售,上涨4.1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人才市场特点分析 一是用人单位更青睐有一定技术经验的求职者;二是从专业需求看,生产/营运/工程需求增长显著,反映了用人单位扩大自身规模,人才需求迫切,急需有一定技术、能直接上岗的工作人员;三是固定展位增多,在人才市场一楼大厅的70多个展位中,固定招聘现已增加到50余个,一些中型企业常年进行招聘;四是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一直是困扰招聘和求职双方的主要矛盾。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使用具有一定职业素质的员工能节约大量适应时间和培训成本,可以尽快形成生产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益,有86.21%的招聘单位希望录取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员工。
综上,连云港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其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岗位的和谐性尚可,说明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重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能够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专业。
同时,也应看到,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参与第一产业的中小企业岗位需求相比,差别相对较大,主要表现为学生职业实践性不足。涉农专业中海水养殖岗位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不足。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岗位需求量很大,但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存在偏差。例如,一方面,营销人员岗位需求多,但就读的学生较少,专业设置不足;另一方面,会计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因为缺少实践经历就业率偏低。中小企业对有些专业没有相关需求,例如,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播音与节目主持(播音)、公路运输管理、舞蹈表演等。可增加海洋捕捞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生物制药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排水工程技术、玩具设计与制造、农畜特产品加工、印刷技术、统计实务、家政服务、职业中介服务等专业。同时,省、市级特色专业数量偏少。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战略性调整,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指导与支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一些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专业予以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专业建设要获取市场需求的真实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搭建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沟通和协作的信息平台,使各类职校布局合理,避免专业重复设置。
职业院校专业应围绕本地区产业、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同时努力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学生职业实践与本地区中小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加大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的设置,满足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新专业设置或者调整上,建议职业院校进行调研,提高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水平。企业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终端用户,应主动让企业参与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中来。
应根据就业岗位变化充分调配、利用教学资源,使新老专业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度超前地进行相关专业的论证和申报工作。一方面,应设置面向通用性工作岗位的宽口径专业,如机械制造专业,以求覆盖尽可能多的企业岗位;另一方面,应保持特色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并使之与产业群相适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向招生和“订单班”培养等。兼顾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理性对待当前需求量较大的热门专业,恰当保持需求强、岗位艰苦、报考学生偏少的专业。准备潜力专业,如海洋类、港口类、船舶类等专业。
对原有主干专业进行细化,找到适合经济发展的细化工种,从而派生出与主干专业性质相近的专业,形成专业系列。如从车辆工程专业派生出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电器等专业。构建专业群,如某一个院校或者几个类似院校联合以一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专业为核心,围绕连云港市某一行业,由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一个专业群。
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实践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力求达到总课时半数以上。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理论和模拟实践教育的同期,可以到企业接受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总之,提高连云港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中小企业岗位需求的和谐度,是职业院校建设的根本,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院校只有主动、灵活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掌握不同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的科学规律,形成可实际操作的多种模式,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小企业。
[1] 刘文彬.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J].高教探索,2008(3):100-102.
[2] 詹先明.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外企业家,2011(4):129-130.
[3] 朱林.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97-98.
[4] 马敬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5] 任婕.德国职业培训中心办学模式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6] 张景榕.扩大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7] 陈跃,余高波.民营企业视角下湖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