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胜任力的探析

2013-02-01 02:30:41刘晓芹程乐森孙延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胜任体验式过程

刘晓芹,程乐森,孙延超,邹 敏

(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山东 潍坊 261053)

教师胜任力指教师个体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对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体验式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自主性、生成性和整体性,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感受体验充分的表达出来,真正的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尊严,从而使教育起到一种促进人成长的作用。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由于体验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本文拟就体验式教学教师胜任力进行分析,以便对师资选拔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一、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特殊性

(一)教师角色的新多元性。

教师作为一个个体,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霍宜尔指出教师扮演了教学的事业角色和领导角色。刘维良将教师的角色总结为三类:一类是教学的与行政的角色;二类是心理定向角色;三类是自我定向角色。并认为这三类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由此可见,教师角色原本就是多元的,并且有专家认为教师角色的多元性是由教学的多元性来决定的。体验式教学教师角色的多元性是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来考察,指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仅承担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纪律的执行者、家长的代理人等多种传统教师承担的角色,而且还承担着其它教学方法中所没有的多个新角色。

1.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传统的教学注重师生之间“授—受”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拥有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2]。教师参与教学,就是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分享体验,教师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2.学生学习和体验的促进者。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如果用捕鱼来比喻学生学习的话,就是督促学生捕到鱼;第二,促进学生体验捕鱼的过程,学会如何撒网;第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学会结网,第四,引导学生体验在捕到鱼、捕鱼和结网的过程中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实施,起组织和管理的作用,体验式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的作用是特别突出的,因为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设置情景,组织学生进入情景、促进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将体验内化,从中获得知识和感受,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管理者的功能,才能够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参与性、自主性,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才能够保证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

4.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体验式教学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地参观和实践法,这些方法的实施,需要一定软硬件条件,比如多媒体设备、活动桌椅、特殊的音像视频和教具等,甚至需要整合校内外多方教育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和主动开拓校内外资源,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教师地位由绝对权威到半权威。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建构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空内,围绕一定的主题所进行的多向的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的交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质疑,教师可能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也可能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学相长。

(三)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友关系”。

体验式教学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3]。教师与学生作为同一个学习群体的不同个体,共同探讨、分享、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纯粹的师生的关系,而是既为良师又为益友的师友关系。

二、体验式教学教师应具备的胜任特征

有学者认为优秀教师的胜任特征包括:敬业精神、责任心、正直诚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但是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地位以及师生关系都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在这种教学范式下,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胜任特征就特别值得思考。

(一)广博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

具备一定的知识是教师最起码的胜任特征,但是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的要求有着天壤之别。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学是在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而有序进行,学生所学内容或所提问题都不会超出一定的范围,教师只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教学。然而,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也应具备广博的非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的创设情景,理解体验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非预设性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将体验内化。所以,有人认为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工作量加大了,教师不但需要有“一桶水”,而且还需要有“一条流动的河”来做后盾。

(二)敏锐的觉察力和良好的促进力。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互动作用,来生成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是学生个人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也是体验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动机,洞察其想法,促进学生去体验,这些行为的实现与教师敏锐的觉察力和良好的促进力密不可分,都必须以此为保障。

(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胜任特征之一,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必不可少的能力,然而教学对这种特征的需求在体验式教学中表现的特别突出。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学虽然也是按照教师的计划在进行,但是从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景开始,课堂的有序性就成了隐形状态,无序性就成了显性状态,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学生是否参与学习和参与的先后顺序是不确定的,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的差异体验到的内容不同,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教师的引导下所能达到的高度也会不同,这些不同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无序状态,都需要教师依靠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把它转化为有序状态。没有这种能力支撑,课堂教学势必会呈现无政府状态;也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浮躁,思维肤浅。

(四)良好的团体协作能力。

体验式教学中对教师团结协作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与其他教师或社会资源之间的协作。体验式教学可以打破教室的限制,把教学的场所无限扩展,例如厂房、会议室、公园和田间地头,教师在创设情景、组织学习资源时,单靠个人的力量有时很难实现,因此,需要教师间的协作,甚至是教师与其他社会资源的协作;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体验式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互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互动过程,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

综上,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有着特殊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教师的基本胜任特征,而且还必须具备一些突出的胜任特征。

[1]严 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体验的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26.

[2]刘洪新.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网络财富.2010(11):128-129.

[3]郭巧云,何培香.体验式教学模式下HRM课程任课教师胜任特征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1(5):182-183.

猜你喜欢
胜任体验式过程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46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46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