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铝塑事业,甘为孺子牛——协会前理事长张中教授访谈录

2013-02-01 06:59刘永民
中国建材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铝塑复合板生产

文|本刊记者 刘永民

张中任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建材行业有重要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测试所所长、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主任、建材工业铝塑复合材料质检中心主任、建材工业计量监督测试中心主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铝塑复合材料分会理事长等职。访日学者。张中教授对待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像一头黄牛,辛勤耕耘着,为中国的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铝塑行业年会即将召开的前夕,同时也是张中教授从事检测检验事业50周年论文集即将出版之际,就铝塑行业的发展以及他主编的《铝塑复合板手册》相关话题,我刊专程采访了我们敬仰的、资深的、德高望重的张中教授。

记者:张教授,铝塑行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请您谈谈对铝塑行业看法。

张中:我已从理事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多年了,有些情况掌握得不一定准确,但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 铝塑行业发展迅速,举世瞩目

铝塑行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生产规模和产量方面,跃居并保持产量、消费和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据有的文章介绍,2008年我国铝塑复台板企业有300多家,按国家统计口径(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铝塑复台板制造企业204家,从业人员4万余名,产能年4.5亿平方米,铝塑板产量2.4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年出口量约6800万平方米。

在品牌建设方面,行业中有6家企业的铝塑复合板为中国名牌产品,9家企业荣获国家免检,3家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产品品种方面,根据市场要求,先后开发了防火等级达到A2级的防火铝塑复合板、辊涂印刷多彩铝塑复合板、铝塑天花板、铜铝塑复合板等专利技术,我在网上检索到专利有170多项,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生产技术方面,通过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改造及创新,对铝塑复合板生产关键技术的攻关,已形成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铝塑复合板生产技术”。

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制定了世界上唯一的铝塑复合板国家级标准,并及时进行了修订,以后又陆续制定了《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普通装饰用铝塑复合板》、《塑铝贴面板》、《铝塑复合板幕墙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等标准或规范,形成了完整的铝塑行业标准体系。

基础工作方面,在总结近10年发展经验基础上,2005年4月出版了由协会组织编写的全面反映铝塑板技术进步、以及生产、检测、应用等技术的专著《铝塑复合板》;开展铝塑复合板环境协调性研究、铝塑复合板在幕墙应用的研究、防火铝塑板阻燃技术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2) 分会工作积极扎实,效果显著

铝塑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是巨大的,当然这是生产企业的奋发努力的结果,除此之外,还与协会的工作、检测机构的工作有关。铝塑分会成立于2002年11月,它以“引领、协调、服务”的工作定位为整个行业、具体企业提供扎扎实实服务,它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地探索着,把标准制定、技术创新、质量检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些具体实在的工作,形成了扎实有序的工作格局,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是国家级检测机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积极探索与市场结合的路子。铝塑分会成立之前,早在铝塑复合板刚进入我国的时候,中心的科技人员就深入第一线,一起解决引进、生产、质量中的问题。此后,根据行业需要,凭借其技术优势,在标准制定、标准宣贯、质量监督、技术创新、协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个检测机构应尽的职责,同时也只有在与市场结合,为行业服务中体现它的价值。

3) 铝塑行业前景看好,将会有更大发展

当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不景气,对铝塑行会产生一定影响,对此联合会十分重视,提出要“用新的产业政策、新的科技支撑项目、新的标准”这“三新”这一指导思想来引领行业的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铝塑行业的现状,很好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脚踏实地、居安思危、强化创新、加强管理。用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我们相信,我国铝塑行业一定会有辉煌的未来。

记者:请您谈谈当年为何要编辑出版铝塑复合板手册,当时铝塑复合材料的发展又是如何?谁率先提出出版这部巨著的?

张中:决定编写铝塑专著是2003年下半年的事。当时距铝塑板进入我国只有十二、三年的时间,由于铝塑板找到了适合的发展环境,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发展势头还很强劲,可以说是方兴未艾。铝塑板的发展,推动了技术上的进步,不少企业在生产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但由于铝塑复合板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新材料,当时公开发表的资料很少,更谈不上系统的技术专著,满足不了铝塑板生产线建设的需要,满足不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推广应用、人员培训等的需要,很不适应铝塑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分会出面组织编写本书,希望对铝塑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我们协会的付秘书长高锐,对铝塑行业的事情很敏感,是他最早提出要编写这本专著。之后,协会与化学工业出版社就出书一事进行了联系,11月初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就编写的原则、编写提纲展开了讨论,并落实了编写人员。2004年3月在南昌召开了第二次编委会,通报了前一阶段的编写情况,以及下一阶段的编写设想和计划。蒋荃秘书长初期在决定编写提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受协会之聘,作为这本书的主编,全面抓全书的具体编写工作,负责统编和定稿。

记者:这本巨作分类(各个章节)是如何界定的?有多少人参与,多少万字,多长时间完成的?

张中:当时我们对这本书的定位是技术专著,不是一般的科普读物。要求全面,实用,有深度,能反映铝塑复合板的最新进展。至于章节的分法,主要根据书的内容来分,要求科学合理、层次清楚,开始分9章,最后调整为10章,分别是概论、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原材料及其技术要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性能检测、种类、品种和应用、幕墙与屋面施工技术、室内装修技术、环境协调性等。单独设环境协调性这一章,说明对环境的重视。

写这本书,有近20人具体参与了具体编写工作,这些人来自各骨干企业各领域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至于字数,最初认为35万字少了一点,争取45万字,最终达63万字。编写时间,最初想2004年4、5月份就拿出来,实际上从2003年11月召开编委会算起,到2005年4月由化工出版社出版为止,前前后后一共化了1年5个月。通过编这本书,深深体会到著书立说的艰辛,要写一本好一点的专著更不容易。我会常常想到参与此书编写的同志为此付出的艰辛,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记者:这本专业书,涉及到哪些领域,作为资深专家的您,有很多专业也是很陌生的,您是如何克服这些的?现在社会分工是很专业的,您所获得综合素质(知识),得益于什么?

张中:在这里,我理解,所谓领域,是指技术上相对独立的专业。《铝塑复合板》这本技术专著,综合性很强,从技术上看,涉及的领域是很多的,大致分起来有原料、工艺、设备、检测、管理、应用技术等。有的领域又可分若干小领域。例如,原材料就涉及到金属铝、塑料、涂料、粘结剂等许多材性不同的材料,

我说不上是资深专家,但年岁大一点,经历相对丰富一点,大学读的是有机高分子,以后搞过分析检测、仪器研制、材料研发,作为访问学者在国外搞过研究,又在检测管理岗位上呆过一段时间,特别是那些年经常与铝塑复合板打交道,尽管如此,铝塑复合板必竟是一种新材料,新东西很多,涉及的面又那么宽,要求写得有一定深度,刚开始写的时候确有许多是不熟悉的,陌生的,有很多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有对付的办法,一是激励责任感。二是坚持不断学习。协会聘我当主编,是大家对我的信任,编写的是国内外第一部书,因此只能搞好,没有其他选择。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学习,不熟悉可以转化为熟悉。具体的做法是,认真研读大家交上来的稿件,尽可能理解里面的精神,因为这里沉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包含有大量有用信息,同时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专著,扩大视野,不断分析总结归纳提高,一章一章写,一遍一遍改,这本书一共写了五稿。最后才感到心中比较有底了。通过编写,我感到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

至于说到综合素质(知识),得益于什么?我的体会是机会和学习。我很幸运,一生接触过许多工作,每项新的工作都是一次机会,都要想方设法通过学习去熟悉它、搞懂它,接触的工作多了,知道的就慢慢多了。这些年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计算机是个好东西,通过网络、搜索,可以迅速地获得许多新的知识和有用信息,眼界扩大了,效率提高了,真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在10年以前是不大可能的。应该学会有效地应用计算机去学习、工作。

记者:请简明扼要介绍一下这本书,对行业的哪些人非常适用,请举例说

张中:这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有关铝塑复合板的技术专著,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比较注意紧密结合我国铝塑复合板行业的情况,注意对铝塑复合板生产经验和应用成果的总结,注意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取,因此这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首次系统地叙述了铝塑板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原料要求、品种性能、性能检测、质量控制以及实际应用,内容丰富,系统全面。

2) 为了使本书在技术上有较强的参考性,在编写时比较注意知识涵盖面、信息量和理论深度,可读性比较强。

3) 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生产、检测和应用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深入的分析,实用性强。

4)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力求反映铝塑复合板复合材料这一新型材料的最新发展。

记得在2005年年中召开的理事会上,会议代表和不少企业看到这本书之后,都认为这本书编得相当好,是分会为企业办的一件大好事,订购十分踊跃。以后协会在举办检验人员培训班时都将这本书作为基本教材。

这本书是主要针对铝塑复合板生产企业和应用单位编写的,能适合于从事铝塑复合板生产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应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同时由于上面所说的一些特点,这本书也可供相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记者:谢谢您接受《中国建材科技》独家专访,希望您继续关注铝塑行业的发展,祝您开开心心,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铝塑复合板生产
铝塑膜正处于国产替代前夜
用旧的生产新的!
高速动车组蜂窝复合板隔声特性试验研究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制冷装置用浇铸铜-钢复合板性能研究
铝塑膜:进口替代可期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复合包装产品加工的铝塑分离装置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浅析厚壁复合板设备焊接工艺规程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