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观察能力

2013-01-31 16:23:42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20期
关键词:电子白板想象力想象

李 晶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的形象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对婴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婴幼儿阶段培养早期阅读的能力,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早期阅读在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开启智慧、丰富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语言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美国已经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对于其多方面的发展(对于知识的学习,观察后的比较、想象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幼儿观察力的提高不只展现于科学活动的学习中,对于其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都有着较大的益处。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中人之上。”因此发展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只有学会细致观察,才能去理解、想象,所以观察在早期阅读中很重要。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等诸多优点,在教育教学中显示了强大的作用,并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教师和幼儿之间架立了一座桥梁。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能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调动幼儿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幼儿的多种素质和实用技能。如何将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到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的细致观察能力

幼儿在观察时,往往漫无目的,缺乏计划性,分不清主次。我们在引导幼儿观察时,首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然后引导他们按一定顺序观察,如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或由远及近,从下向上。观察物体时要由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节,也可以从认识事物特征开始,遵循由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的观察原则。在观察事物的变化时,要引导幼儿观察开始怎么样,中间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结果又怎么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幼儿就会主动去观察事物。

电子白板在激发幼儿观察兴趣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其在图像呈现上更为形象、逼真,同时聚光灯、拉幕、神奇墨水等功能,能为幼儿的观察提供方便有利的条件。

例如:在阅读活动“蝌蚪”中,如果只用一页图画表现整首诗歌的内容,幼儿理解起来不够充分,因此笔者根据图画书的画面设计了白板课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认识蝌蚪的外形特征。在课件中,首先在黑色拉幕的背景中,利用电子白板的声音链接功能,让幼儿倾听流水的声音,充分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声音”。随后,拉开黑幕,出现一个小黑球在水中游的动画过程,这里运用了白板的录制功能。这时,幼儿开始观察画面,感受小黑球的游动,猜测“这个小黑球会是什么呢”。接着,利用神奇墨水功能,用一个透视镜渐渐地接近这个小黑球,将整体观察慢慢转变为局部的细致观察。答案揭晓:原来是一只小蝌蚪。最后,画面中出现了小蝌蚪在水中游动的过程,并配合着儿歌“小黑球,水里游,细细的尾巴,大大的头”。在整个活动中,由于使用了电子白板这一电教手段,使得幼儿的学习和参与兴趣更加浓厚,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幼儿的观察也经历了“较无意观察—有意观察—细致观察”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巧用电子白板,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从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的对比观察能力

比较是一个鉴别的过程,只有比较过才能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而“比较法”则能够让孩子抓住物体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幼儿在观察和思考方面更具条理性。一本读本,一般由十几页或几十页构成,如果将其中两页或两页以上的画面进行比较观察比较困难。电子白板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将所需的画面一同呈现,方便幼儿比较观察。

例如:在绘本《变色鸟》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构想出一个美丽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们色彩变化的原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能变出另外一种新颜色来,让孩子感受颜色的奇妙变化,用欣赏的眼睛去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活动目标是:结合绘本《变色鸟》的故事情节,感知三原色混合所产生的色彩变化。在活动的开始,笔者利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同时呈现两幅画面:一幅是灰色的天空中有一只白色的鸟,另一幅是天空中飞着一只彩色的鸟。构图完全相同的两幅画面中,色彩却有着极大的反差。幼儿马上就被这两幅画面吸引,下意识地开始比较:这两幅图一样吗?区别在哪里?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很快得出了结论。教师追问:“这两幅画面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幼儿回答:“第一幅很不漂亮,第二幅很美,小鸟很快乐。”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充分描述了对两幅画面对比观察后的感受。

在教学活动中,妙用电子白板,让幼儿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观察理解画面,不仅轻松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的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观察后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说起汽车,我们会马上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想象力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来源于对人和事物的观察。观察、理解之后才有想象。由于年龄的特点,幼儿的想象往往局限于教师所给予的内容。要想发展幼儿想象的空间,教师就必须给予更多的画面,更多的知识,使幼儿的想象力自由地发挥。

例如:阅读活动“蛇偷吃了我的蛋”中,在阅读图画书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白板课件,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将故事情节进行演示并讲述。下蛋的动物们在画面上依次出现:鸡妈妈、鸭妈妈、鹅妈妈、乌龟妈妈。在每个动物妈妈出现时,笔者都会让幼儿自由猜测:蛇偷吃了它的蛋吗?幼儿的回答有肯定的,又有否定的。对于否定回答的幼儿,教师会继续追问:“如果不是,那蛇偷吃了谁的蛋呢?”这时,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猜什么的都有。最后,依照故事情节公布答案:蛇偷吃的是鸡妈妈的蛋。读本上的内容虽然结束,但幼儿的情绪、想象力绝没止步于此。笔者将这次活动进行了延伸,首先在白板上出示了一条肚子中有一颗蛋的蛇,引发幼儿想象“蛇又偷吃了谁的蛋”。随后,和幼儿一起讨论:哪些动物会生蛋?根据幼儿的回答将这些动物都显示在电子白板中,利用容器功能,将会生蛋的动物选出来。最后,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创编出自己的故事。

在教学活动中,活用电子白板,可使幼儿观察后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幼儿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而后进行想象,电子白板为幼儿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将幼儿的想象落实在画面上,再为落实的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

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幼儿观察后的表达能力

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不但是将生活经验梳理的过程,也是将经验在头脑中组织、整理后表达的过程。我们鼓励孩子大胆地想,还要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幼儿期的孩子,如果想将已有的经验或记忆进行完整的讲述,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适当适时地提示,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条件,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阅读活动“老鼠偷吃我的糖”中,在幼儿能够看图书讲述故事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白板课件,主要目标是:感受首尾相连、连环套式故事结构的趣味性;能根据提示简单复述故事。根据绘本《老鼠偷吃我的糖》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活动过程:在导入部分,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随后,利用电子白板的对象后置功能,引发幼儿思索每一页的答案(小老鼠呢?猫呢?树呢?人呢?老虎呢?水呢?太阳呢?云呢?风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每一页画面都进行了细致观察,寻找着答案。这样连环套式的故事结构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讲述。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讲述能力,最后将整本书中几个关键的地方以递进的方式展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幼儿在画面的提示下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善用电子白板,使幼儿通过直观的观察能够思路清晰地表述整个故事,进一步增强表达能力。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阅读状态中,兴趣非常浓厚。

实践证明,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活动的重难点,通过引导幼儿科学地观察画面,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逐步提高。

[1]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明红.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0(4):17-18.

猜你喜欢
电子白板想象力想象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