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梅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围场068450)
12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护理
李素梅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围场068450)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2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采取严密观察孕产妇病情、积极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预防接种等,使孕产妇在不同时期得到科学护理,新生儿得到有效阻断,确保母婴健康。结果 经过对12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孕产妇在不同时期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了孕产妇的并发症,有效阻断了母婴传播。结论 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新生儿患乙型肝炎的关键。只有在不同时期给予科学的护理及干预,才能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同时为阻断母婴传播一步步奠定基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新生儿乙型肝炎患病率。
妊娠;新生儿;乙型肝炎;护理
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住院分娩1690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孕周大于24周小于28周9例,28周及以上3例,其中HBsAg(+)、HBeAg(+)、HBc Ab-IgM(+)7例;HBsAg(+)、HBeAg(+)3例;仅HB-sAg(+)2例;12例中剖宫产10例,自然分娩2例。
1.2 护理
1.2.1 妊娠期的护理 ①注意休息,每天保证9小时睡眠和适当午睡,避免体力劳动。②加强营养,注意补充蛋白质、葡萄糖及维生素B、C、K等,多食优质蛋白、新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注意保持大便通畅。③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如肌苷等,避免应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四环素)、可能损害肝脏的镇静药及麻醉药,合并妊高征时更应谨慎。④密切监护,警惕病情恶化,定期检查,防止交叉感染,为肝炎病人提供专室就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所用器械单独处理,用0.2%~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⑤向孕妇家属讲解肝炎对母婴的影响,以及消毒隔离的重要性,积极争取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帮助孕妇消除因患传染病而产生的顾虑和自卑心理。为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对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于妊娠28周起每4周进行1次HBIG(200IU)肌肉注射,直至分娩,可起到较好的宫内阻断作用。
1.2.2 分娩期护理 ①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把产妇安置在隔离待产室和产房,提供安全的待产环境,满足其生活需要,同时密切监测产程进展情况,关心产妇,解除产妇因隔离而引起的紧张、恐惧心理。②注意孕妇的出血及凝血情况,按医嘱于临产前1周开始服用维生素K、C,临产后配新鲜血备用。③阴道分娩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分娩前备好新鲜血,宫口开全后行胎头吸引助产,减少孕妇体力消耗,接产要特别注意产道损伤及新生儿产伤、窒息、羊水吸入等,以减少母婴直接传播。④按医嘱应用催产素,防止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接触肝炎产妇的器械、布类、物品、产妇排泄物、沾有血渍的用物等,均需用0.2%~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⑥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产程中、产后按医嘱应用对肝脏损伤小的广谱抗生素,以免诱发肝昏迷等。
1.2.3 产褥期护理 ①观察子宫收缩及恶漏情况,预防产后出血,继续选用对肝脏损伤小的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②联合免疫: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和1个月时各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100IU,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μg,出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μg。联合免疫有效保护率最高达95%[1]。③母乳喂养:一般认为母血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及后两项阳性孕妇均不宜哺乳,乳汁HBV-DNA阳性者不宜哺乳;但只要新生儿接受免疫,仅HBsAg阳性母亲可为婴儿哺乳[2]。
经过对12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孕产妇在不同时期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了孕产妇的并发症,有效阻断了母婴传播。
病毒性肝炎是妊娠期妇女肝病和黄疸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已经确诊的肝炎病毒有5种: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及戊型(HEV),其中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国内外报告孕妇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0.8%~17.8%[3]。在妊娠这一特殊生理时期,肝炎不仅仅使病情复杂化,也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研究表明,HBV宫内传播占9.1%~36.7%;产时传播占40%~60%,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HBsAg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破裂,母血漏入胎儿血循环,只要有8~10ml母血进入胎儿体内即可使胎儿感染;产后传播与接触母乳与母亲唾液有关,据报道,当母亲HBAg、HBAg、抗HBc均阳性时,母乳HBV-DNA出现率为100℅[3]。因此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新生儿患乙型肝炎的关键。只有在不同时期给予科学的护理及干预,才能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同时为阻断母婴传播一步步奠定基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新生儿乙型肝炎患病率。
[1]朱新群.妇产科感染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09.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
[3]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3-15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1.081
1672-2779(2013)-01-0116-02
王志华
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