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胰腺炎16例

2013-01-31 14:12:3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紫癜淀粉酶过敏性

李 玲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儿科,枣庄 277300)

过敏性紫癜是由变态反应所致,中医学认为其因风热或毒气乘虚而入,伤及机体,郁而化热,热淫腠理,致脉络脆而不坚而出现紫癜等症状。西医认为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免疫介导性小血管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发的变态反应,使得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进而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系统,但引起急性胰腺炎者较为罕见。为了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知水平,现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6例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和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共收治过敏性紫癜并发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儿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15岁,平均 (8±5.23)岁。1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在病程中出现持续性腹痛,呈阵发性加剧,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者10例,脐周腹痛者6例;伴剧烈呕吐者12例,伴有腹胀者7例;16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所有患儿血白细胞升高,11例患儿WBC>15×109/L,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血淀粉酶 (822±32.73)U/L,尿淀粉酶 (1103±216.32)U/L。14例患儿腹部增强CT提示胰腺体积增大,胰腺密度轻度降低或正常,其中9例患儿伴有少量腹腔积液;2例患儿腹部增强CT未见明显异常。

1.2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为血热瘀滞及脾气虚型。血热瘀滞型治则凉营止血、化瘀通络,方用:紫草15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生地黄12g,丹参12g,小蓟炭15g,甘草6g,桑寄生10g,黄芩10g,牡丹皮12g。脾气虚型治则为补脾益气、和营止血,方用:党参15g,黄芪30g,枸杞子12g,赤芍12g,白术15g,小蓟炭15g,旱莲草12g,薏苡仁15g,甘草6g,熟地黄12g。每日1剂。7剂为一疗程。

西医治疗:所有患儿除给予甲基泼尼松龙[2~3 mg/(kg·d)]等药物进行原发病治疗外,均予禁食、补液和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给予头孢三代抗生素 (如头孢他定)和甲硝唑抗感染,奥曲肽抑制胰腺分泌[1]。

2 结果

5d后2例患儿腹痛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6例患儿治疗8d后恢复正常,5例患儿治疗12d恢复正常,其余3例患儿15d后恢复正常;其中12例患儿坚持随访,随访期限3个月至2年,3例患儿发展为紫癜性肾炎,无胰腺炎复发病例,亦无胰腺囊肿等相关并发症。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侵犯小血管,儿童及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该病主要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由于胰腺组织血管丰富,过敏性紫癜也可累及胰腺的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促使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胰腺局部或全部水肿,胰液排出受阻,从而发展至急性胰腺炎。在过敏性紫癜的所有并发症中,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总体发病率较低,有文献报道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约为5%~6.8%,该病的诊断主要依

据临床症状、血尿淀粉酶和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目前,国内外多数儿童医院均仍以主诉有腹部疼痛、血淀粉酶高出正常值3倍以上 (>330U/L)或血脂肪酶较正常值增高3倍以上 (>900U/L),同时具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诊断儿童急性胰腺炎的标准。此外,根据腹部增强CT结果,可协助临床确定急性胰腺炎的类型及程度;同时也可了解胰腺炎的并发症,如出血、坏死、积液、脓肿、假性囊肿形成等,以及随访观察病变的消退、吸收或进展情况,但是CT结果阴性亦不能排除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尚需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如腹部增强CT确诊本组所有患儿均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可见该项检查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患儿,其临床表现多样,众多患儿先出现皮疹、关节肿痛等临床症状,随后出现腹部痛疼。但也有不少患儿首先以腹痛起病,数天后出现皮疹等症状,很容易被误以为仅仅是腹型过敏性紫癜,而忽略了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因而对于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起病的患儿,应特别注意与过敏性紫癜的腹部症状进行鉴别,后者的腹痛往往为阵发性的腹部隐痛,部分患儿伴有便血,或呕吐咖啡样物质,查血尿淀粉酶正常,影像学检查无胰腺肿大征象;而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儿,腹痛往往较为剧烈,中上腹部疼痛难忍,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腹胀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见异常结果,如本组所有病例均出现持续性腹痛,呈阵发性加剧,部分患儿伴剧烈呕吐及腹胀、发热等。因此,对于过敏性紫癜合并腹痛患儿,宜详细追问病史,仔细查体,并考虑是否合并急性胰腺炎。

传统中医观念认为本病为病邪侵扰机体,损伤脉络,离经之血外溢肌肤黏膜而成。其病因以感受外邪、饮食失节、瘀血阻滞、久病气虚血亏为主,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为多,若迁延不已,反复发作则表现为虚症及虚实夹杂之证。过敏性紫癜初起系感受外邪,灼伤血络所致,甚则导致热毒内盛,迫血妄行。若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则又表现为气血亏虚,瘀阻脉络,成难治之症。

在治疗方面,与单纯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相比,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更为复杂,首先应给予激素等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其次强调禁食、胃肠减压和补液支持,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渐过渡至低脂低蛋白饮食。鉴于患儿往往合并感染,因此宜积极应用抗生素治疗,采用针对革兰阴性菌的药物为主,如头孢三代类抗生素,必要时可联合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抗厌氧菌治疗;同时该病的治疗主张应早期应用奥曲肽,该药对胃肠和胰腺分泌有广泛抑制作用,能减少微血管外渗,并可开放oddi括约肌,促进胰酶排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本组16例患儿在使用甲基泼尼松龙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了奥曲肽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恢复较快,无明显并发症。总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该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曾萍.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9.

猜你喜欢
紫癜淀粉酶过敏性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说说过敏性紫癜
谨防过敏性休克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6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α-淀粉酶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Bacillus subtilis ZJF-1A5产中温α-淀粉酶发酵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