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9例

2013-01-31 14:12:3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湿疹分值皮损

吴 超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信阳464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9例

吴 超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信阳464200)

目的 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患者确诊慢性湿疹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消疹止痒方,4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愈病例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可取得明显疗效,且复发率低。

慢性湿疹;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皮肤病,患者常出现皮肤增厚、粗糙及色素沉着等,甚至苔藓样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49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男22例,女27例;年龄l6~60岁,平均29.5岁,病程6个月至14年,平均3.6年。对照组39例,男2l例,女19例;年龄16~63岁,平均27.5岁;病程6个月至13年,平均3.7年。2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符合下列表现者可诊断湿疹:病变多为局部境界清楚皮肤病损,常呈湿润状,色褐或褐红,或肥厚,或粗糙,或呈苔藓样变;常伴痂皮、丘疱或抓痕;病变多呈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常反复发作。除外心、肝、肾疾病,或伴有其他皮肤病者,或妊娠、哺乳期妇女,或不配合治疗、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病变局部涂复方氟米松软膏,涂抹后轻轻按揉,2次/d[2]。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消疹止痒方[3]:土茯苓15g,白鲜皮15g,菟丝子15g,生地黄9g,牡丹皮9g,苍术9g,赤芍9g,当归9g,荆芥9g,防风9g,蝉蜕9g,大黄9g,甘草6 g,僵蚕6g,桂枝5g,麻黄3g。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1.4.1 观察指标 每周复诊1次并记录患者的皮损及瘙痒情况,两项分别分4级评分,总分12分。皮损情况:重度记3分;中度记2分;轻度记1分;无记0分。瘙痒:重度瘙痒计3分,指完全不能忍受的剧烈瘙痒,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患者需进行频繁搔抓;中度瘙痒计2分,指有需要搔抓才能缓解的瘙痒,能持续一定时间;轻度瘙痒计1分,指可忍受的瘙痒,搔抓少,对日常生活、学习或睡眠无影响;无痒感计0分。

1.4.2 疗效标准[1]4周后评判疗效,临床症状分值改善率=治疗前后分值差/治疗前分值×100%。痊愈:分值改善率接近100%,患者瘙痒、皮损等症状及体征消退;显效:分值改善率70%~100%,患者瘙痒明显减轻,皮损大部分消退;有效:分值改善率30%~70%,患者瘙痒有所改善,皮损部分消退;无效:分值改善率未达30%,瘙痒、皮损未见明显消退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组49例中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17、24、6及2例,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39例中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8、10、11及10例,总有效率为74.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远期疗效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痊愈患者复发率,治疗组为17.65%(3/17),对照组为75%(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湿疹临床发病率较高,难以忍受瘙痒与反复发作的皮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严重影响。目前认为湿疹扫病与环境、遗传、免疫及微生物等有关,但具体发病机理不明。西医多使用抗组胺药及激素治疗,短期疗效尚可,但易复发,远期疗效不理想。

中医学认为,慢性湿疹多因脾失健运,水湿内蕴;湿邪蕴久,伤阴耗血,血虚生燥,湿热互结,浸淫肌肤[4]。治应健脾养血、清热除湿、祛风止痒。方中茯苓等健脾、燥湿,当归等益气、活血,白鲜皮等清热、止痒,防风等祛风、止痒;诸药合用,仅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3],健脾养血、清热除湿、祛风止痒,既标本兼治、祛邪扶正,又能减少复发。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既能有效缓解症状,又能降低复发率,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林峰,席建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52倒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7):67-68.

[2]杨元钢.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21-22.

[3]郭丽,杨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266.

[4]刘承德.中药洗剂治疗湿疹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35-36.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1.013

1672-2779(2013)-01-0022-02

张文娟

2012-11-08)

猜你喜欢
湿疹分值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18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工会博览(2022年8期)2022-06-30 12:19:30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50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病种分值结算模式下的医疗监管之实践与启示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