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慧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漯河462002)
眼科学作为医学院校开设的临床必修课程,它具有与其它主干课程相比,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又由于学生们认为眼科没有内、外、妇、儿重要,将来毕业后不愿当小科大夫,所以,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外、妇、儿课程上,普遍对眼科学不够重视,加之实践操作学时有限,临床见习时间较短[1],导致学生们对眼科学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细致,因此,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如果将来从事眼科专业的话,就显得在学校所学知识远远不够。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对眼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上的一个难题,是需要教师们下一番功夫的,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眼科学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将来不一定从事眼科专业,所以他们不重视眼科学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眼科疾病与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密切相关,例如:因头痛、呕吐到内科就诊的病人当中,不乏是青光眼的病人,高血压、糖尿病等可引起不同的视网膜病理改变,外伤病人也可引起眼部的不同相应改变,妊高征的病人可引起视力的下降、眼底的改变,儿科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使学生们提高对眼科学的重视程度,从而也加大了对眼科学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眼科学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上,广泛使用投影仪、多媒体视听技术等,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渠道了解眼科学知识,避免了单纯的口头讲解,使学生觉得乏味、枯燥,产生厌烦情绪,例如讲 “青光眼”时,可结合临床病例、幻灯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青光眼,避免按教材常规讲解,使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最好能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到病房去,直接接触青光眼病人,了解青光眼的病理改变,让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门技术”的满足感,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欲望。
在讲授眼科学时,要把眼科新知识、新进展,以及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的更新,穿插到教学当中,教科书因篇幅限制和出版周期长等各种原因,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新的知识和观点[2],因此在选教材时,应注意选择最新的版本,同时,要注意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当前比较前沿的东西,例如,在讲 “白内障”时,结合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通过大量的教学录像片和教学多媒体课件,将白内障手术步骤很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了,真实地展示了白内障手术术式经历了针拨术-囊内摘除-囊外摘除-超声乳化术的发展阶段,了解各种术式的优缺点,使学生了解超声乳化术的优越性,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微,大大减少了不规则散光等缺点[3]。
除了在课堂上讲述的课本知识外,可利用学生到医院见习、实习的机会,结合临床一些典型病例教学,复习理论课内容,详细讲解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及治疗具体方法,使学生对该病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提高了学生们将来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一些不典型病例或同时并发其它疾病的病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病情,结合查阅书籍、相关资料,做出初步诊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这种学习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教学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4],“医者仁心”,在面对身患疾病的病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在眼科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进来,使学生认识到精湛的医术、优良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同等重要,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为人师表”首先要求教师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才能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强化信息意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了解眼科学前沿的东西,把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以人为本,重点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及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授,面对不同时期、层次各异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对如何提高眼科学临床教学效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临床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教学经验,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临床教师都梦寐以求的。
[1]付子芳.眼科学教学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70-71.
[2]勒庞衩,丁芝祥,彭燕一.改进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921-922.
[3]高玲,唐罗生,段宣初,等.浅谈眼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6):829-832.
[4]刘曦,王碧浪,李毓敏,等.关于改进眼科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