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生
人们一直认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概念抽象、原理深奥、论证缺乏可信度,学生对此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笔者认为,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打破时空的限制,创设情景,再现场景,创造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可将抽象的概念直接展示给学生,使枯燥乏味的原理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尽情地感悟和体验,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下面笔者就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体会。
浓厚的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和动力。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如果教师单纯泛泛地讲解理论,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创设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学《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央视春晚节目《千手观音》视频片段,教师引导:大家了解《千手观音》里那个领舞女孩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领舞邰丽华的人生舞台。然后大屏幕出示文字和视频片断:两岁时邰丽华因一次高烧注射链霉素失去了听力;上学后最能打动她的是这里的一门特殊课程—律动课;15岁那年邰丽华被选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学习舞蹈;17岁那年她就立下志愿要上大学;1994年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成为一名大学生;今天邰丽华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的台柱子。随后提出问题:邰丽华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点拨:透过邰丽华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树立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明白在挫折面前采取挑战的姿态,不但能战胜挫折,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由此导入新课。
又如,在教学《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时,运用多媒体真实再现我国中小学生近年来意外伤亡的真实画面。血淋淋的画面触目惊心,使学生看后极为震惊,多媒体真实再现的画面一次次敲响安全的警钟,增强学生高度重视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交往互动才有助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增大互动的频率,增加课堂容量,进而拓宽交流互动时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课时,播放视频短片,先让学生欣赏祖国的山川风景、美丽的大草原、茂密的原始森林,然后播放沙漠戈壁荒凉、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白色污染等荒凉悲惨的场景,让学生对比谈感受,结合教学内容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最后让学生针对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身边的企业、社区做一个小调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几条切合实际的小倡议。这样,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实际应用,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又如,学习《防患于未然》这一节内容时,单靠教材中干巴巴的内容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更不能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法律知识教学的内容本身学生就不太感兴趣,所以仅靠传统的讲解是不会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尽管学生死记硬背记住了,但也不会长久,更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时播放迟志强的《铁窗泪》的Flash动画,用迟志强的事例来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讲述电视、报纸中看到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并讨论其危害。教师运用多媒体适时插播搜集到的相关短片与学生的发言相互补充、互动,既再现了真实的画面,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时事新闻内容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说,时事新闻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教材资源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时效性是时政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用时政教育材料教学时,要根据最近社会热点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外的大事、实事,在第一时间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的需要进行教学。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思想品德课本是绝对不能达到的。因为教材的编写客观地存在滞后性,其内容和案例相对陈旧,因此,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及时补充新的内容。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超越时空的信息再现,是补充时政要闻教育内容最好的帮手。所以,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及时有针对性地去开采、挖掘、提炼、整理和积累社会热点问题、国内外重大事件,并适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如世博盛会、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钓鱼岛争端、钓鱼岛海域巡航、聚焦三农、惠民新政、保障房建设、医疗改革、四川汶川大地震、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一周年、十八大全会召开等热点问题。这样运用多媒体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有效弥补了教材的滞后性,增强了时政内容的时效性,给学生以新鲜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加强国内外大事直接与课本内容的联系;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并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有助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思想品德课是空虚说教课,空谈理论课,对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也常常称之为“马列主义老太太”,实际上这都是由于传统的干巴巴讲道理,背知识点,缺乏真实的案例教学造成的,降低了思想品德课的真实可信度。而多媒体的运用,真实再现政治事件的情景,场景真实、数据真实、活动情节真实,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越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真实可信度。例如,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材料和数据千真万确,但只是孤零零的数字和文字材料,学生会怀疑其真实性。这时运用多媒体播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30年前后图像、数据、视频短片的对比,再播放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取消农业税、农村医疗改革、保障房建设等一系列典型事例视频材料后,彻底消除了学生的疑虑,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的可信度。
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要真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仅靠传统的说教很难实现。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呈现图文并茂、声像逼真、多姿多彩的视听效果,有效刺激着人体的多种感官,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有趣,学生从中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学生对“如何看待精神贡献”很难理解,此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两个典型人物。第一个是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被国家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获“航天功勋奖章”。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国人民向航天英雄杨利伟学习,这是祖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第二个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国及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体现了其社会价值所在,荣获大奖受之无愧。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500万元的巨奖体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了社会的尊重。然后让学生分析两位人物各突出了他们的什么贡献?由此归纳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给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丰富了教学容量,开阔了思维空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李济信.构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新模式[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S1):96.
[2] 常辉.如何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5):52.
[3] 蒋婧.发展性评价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增添了亮丽色彩[J].广西教育,2007(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