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温州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

2013-01-31 10:24:49温州市建设低碳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浙江经济 2013年11期
关键词:温州绿化建设

文/温州市建设低碳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构建低碳社会、建设低碳城市,对贯彻落实建设“美丽中国”,推进温州“两海两改”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全面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碳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强化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公共自行车,实施塘河综合治理等,低碳发展成效明显。当前,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从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阶段,正处于全面提升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构建低碳社会、建设低碳城市,对贯彻落实建设“美丽中国”,推进温州“两海两改”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全面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温州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目标要求,力争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9.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5%,单位GDP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5%;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6%;到2019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基本“增长不增碳”。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低碳理念。强化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全面建设低碳健康城市。一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和低碳示范活动,强化市民低碳理念,培育低碳消费行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行“绿色居家准则”,提倡生活简单、简约化。鼓励装修设计节能、节约化,科学合理使用家用电器等。二是开展低碳创建活动。引导组织开展或参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关活动、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碳等活动。

(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低碳产业。把增加单位投入产出的附加值作为低碳产业发展的核心,推进传统产业价值链升级,大力培育低碳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温州特色的低碳产业体系。一是推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鼓励企业将传统制造环节有序转出,培育工业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低碳排放的价值链环节。努力打造世界温商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变“制造基地”为“总部基地”,实现产业低碳转型。二是积极培育低碳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和生物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风电整机和配套装备、智能电网装备、核电装备、垃圾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装备等行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总部和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时尚消费、会展经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健康产业等新兴领域。

(三)抢抓金改机遇,大力发展低碳金融。结合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温州民间资本雄厚优势,以温州市金融中心为依托,开展低碳领域金融创新,提升低碳金融服务低碳产业发展的能力,改变“低碳概念热、融资冷”的局面。一是鼓励发展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探索设立政府性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和低碳创业引导基金,引导有实力、有条件的温商资本参与低碳产业项目建设,扶持一批拥有创新性低碳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和低碳技术创新平台。二是鼓励低碳企业直接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低碳示范企业以企业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方式,在全国债券市场公开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三是积极推动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鼓励企业借助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平台,通过配额交易获得经济收益或排放权益;积极推动我市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参与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四)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通过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建设,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的项目实施,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一是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实施“屋顶并网发电工程”、“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和“地面并网电站工程”三大工程,不断提高光伏发电应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潮汐能,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目的,将该区域打造成国际可再生能源和海洋新能源开发研究综合基地,融合港口、渔港、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三是加快核电建设,特别是抓好苍南核电项目建设。四是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加快城市天然气管网及接收站和东海丽水36-1气田项目建设,鼓励天然气在工业、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到2015年,天然气供应能力达9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在全市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五)强化建筑节能,大力发展低碳建筑。以绿色低碳建筑发展、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为重点,开展低碳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已建建筑低碳化改造等,示范带动低碳建筑城市建设。一是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推进力度,加快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促进温商回归,支持在外温企在全市的城市综合体、交通枢纽、商贸市场、公共办公场所等建设一批绿色低碳能源中心。二是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具备条件的既有建筑,鼓励全面节能改造,或结合建筑维护和城市街道整治、“平改坡”及旧区改善、危旧房改造等,提高建筑节能效果。三是继续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低碳、环保型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六)倡导绿色通行,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推进公交优先,强化交通节能和减碳措施,完善城市慢行系统,鼓励低碳出行。一是推进公交优先,实现绿色出行。构建轻轨、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利用温瑞塘河河网密集优势,发展水上公交客运,减少路面交通碳排放。到2015年,完成市域轨道交通S1线一期项目建设,启动S2线建设工程,并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3条BRT线路。二是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人、车、路的监控和信息快速处理能力。三是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加强重点公路工程建设和大型运输企业的能耗管理。加快推进城市(际)和快速公交设施(包括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严格实施交通运输业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七)打造宜居城市,着力增加城市碳汇。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创建,推进森林碳汇、绿化碳汇、湿地碳汇能力建设,打造低碳宜居城市。一是推进森林碳汇能力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增加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实施3万亩碳汇造林项目、8万亩森林抚育经营碳汇项目和35万亩沿海防护林建设项目。今年底前完成绿化270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成交通绿道1035公里。二是推进绿化碳汇能力建设。加强道路绿化、滨河绿化、居住小区绿化、游园和街头绿化,构建城乡一体化绿化网络,实现从注重绿化用地面积向注重绿化空间的提升、从注重建成区绿化向注重城乡统筹绿化的提升,培育城市“碳中和”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三是推进湿地碳汇能力建设。编制实施湿地保护和利用规划,推进三垟湿地、乐清市西门岛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省级)、文成县甲三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和瑞安市林洋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强瓯江、飞云江、鳌江、楠溪江、清江、温瑞塘河及其支流综合保护。

(八)加大保障力度,进一步提升低碳发展能力。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思路,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城市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中。构建温州“低碳城市”规划体系,包括低碳城市空间形态规划、低碳发展产业结构与空间优化规划、城乡低碳交通体系规划、城乡低碳建筑建设规划、城乡低碳消费产业规划。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低碳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研究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成立低碳发展研究会。三是落实政策保障。出台低碳城市试点“1+X”政策,如科技、产业、金融、价格、税收等。四是加大财政支持。落实好每年2000万元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优先采购低碳标识产品。健全生态环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财政专项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机制。五是加强科技、人才支撑。加大对低碳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搭建低碳科研平台,推动科技攻关,加快低碳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低碳领域学科建设,增设与低碳发展、低碳技术相关的新专业,加快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六是强化投资项目支撑。到2020年,实施低碳产业、能源结构优化等8大类48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150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投资1776亿元。

猜你喜欢
温州绿化建设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3期)2022-04-20 09:17:06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模具制造(2022年1期)2022-02-23 01:13:30
温州,诗意的黄昏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难忘九二温州行
中国篆刻(2017年6期)2017-07-18 11: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