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勇 聂海英
(1长春市中医院肛肠科,长春130042;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130033)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96例
张智勇 聂海英
(1长春市中医院肛肠科,长春130042;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130033)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推广意义。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结果 本组患者96例中有83例(86.46%)获得治愈,13例(13.54%)治疗有效,未出现无效病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疗法;环状混合痔
痔,又称为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是人体肛管下端和直肠末端粘膜下静脉丛因屈曲和扩张形成的,是一种慢性疾病[1]。环状混合痔是痔疮的一种类型,是痔疮发展的最后阶段。它位于齿状线附近,表面同时覆盖有肛管皮肤和直肠粘膜,该类混合痔环绕直肠肛管一周[2]。环状混合痔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但手术后患者的肛肠功能会被削弱,手术治疗会产生疼痛,并且手术恢复过程中容易导致感染,且不能避免复发,因此尽量选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理状况进行调养,西医致力于高效、迅速缓解病灶病情。二者的作用相结合,达到了良好的治愈率。现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9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其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23~74岁,平均45.7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4.3±3.2)岁;患者中伴有直肠脱垂者5例,伴有嵌顿者8例,伴有糜烂、出血者6例。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的有关内容,环状混合痔应为环状或近环状隆起肿物,内痔环形脱出在肛缘或肛缘以下可见下移的齿状线,多个痔体间的界限不明显或消失。
1.2 治疗方法
1.2.1 西医手术治疗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区分出混合痔的母痔,以其为中心分成4段,如果痔间的界限不清,可按截石位分成3~4段。在母痔中心区域的基底部外端或痔间的自然界限处,痔下端粘膜与皮肤交界处打开V形切口,此切口尖端向外。沿内括约肌表面或浅层向上剥离至内痔的顶端,将剥离开的痔皮瓣和痔组织提起,沿直肠纵轴方向钳夹内痔的基底部,在痔块根部缝合结扎,在距结扎线0.3cm处切除痔块。尽可能多的剥离切口周围皮肤和粘膜下的痔组织,并及时彻底止血。为了避免肛门狭窄、粘膜外翻及肛门松弛等后遗症,可以采用放射状切口取代V字形切口,使结扎顶点和痔核下端分离的连线不在同一水平面和同一曲线上。在齿线上粘膜缝合部分组织,再切除剩余的痔核,各痔核间的皮桥不短于0.5cm。肛管的口径是需要控制的重要参数,在麻醉状态下括约肌松弛时应容纳两指,若肛管口径过小,可进行括约肌切断术松弛肛管。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1.2.2 中医治疗应用中药进行术后消肿,预防术后水肿和排便不畅。处方:益母草27g,乳香9g,大黄15g,黄柏12g,地榆15g,五倍子12g。将以上各药熬制成中药洗液,趁热熏洗。待冷却后用此洗液坐浴15min,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洗净药液。术后胃肠蠕动不良者可服用麻仁丸润肠通便,身体虚弱(即气虚)者可服用补中益气丸益气固本。
1.3 疗效判定标准[3]以手术治疗为起点,治疗10d后对本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治愈为术后创口愈合,无感染,无水肿,无出血,肛门直径正常;有效为伤口基本愈合,可有少量出血,肛门直径接近正常;无效为伤口愈合缓慢,出现感染、出血、水肿,肛管直径不正常。本组患者96例中有83例(86.46%)为治愈,13例(13.54%)为有效,未出现无效病例。
经过全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组患者96例中有83例(86.46%)获得治愈,13例(13.54%)治疗有效,未出现无效病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未出现感染情况,出血和水肿情况也较为轻微。
环状混合痔为痔疮发展的最后阶段,病情较为严重,患者采用外用药物和内服药物的方法不能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由于肛管直径明显缩小,对排便的影响较严重。若出现出血、皮肤和粘膜破损等情况,容易发生感染[4]。临床上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手术治疗可以彻底切除痔核,临床常采用外剥内扎术和其改良术。但是手术疗法有一定的缺点,是切除的痔核数量有限制,但是切除过少对于病变范围较广的混合痔不能达到治愈目的。手术容易导致肛门水肿出血,加上排便的干扰,导致切口感染的几率较大。术后改变了直肠末端和肛门处的皮肤黏膜构造,较多的褶皱不利于便后的清洁。若术后恢复不好,或由于病变范围较大切除较多,可能导致肛管狭窄、松弛、大便失禁等后遗症。运用中医疗法熬制外用洗液,可以有效减少术后水肿、出血和感染,弥补了西医疗法的不足。两者相辅相成,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新思路。
[1]罗琼.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2160例[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48(6):342-345.
[2]尚锦秀.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47例[J].实用医药指南.2010,11(1):68-71.
[3]隆忠辉.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11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82(5):979-981.
[4]朱俊林.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78例[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225-22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9.022
1672-2779(2013)-09-0036-02
韩世辉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