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发鑫 杨 科 边 诚
现代营房作为现代后勤的组成部分,对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现代营房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军营房管理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现状,对如何在现代营房管理中应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现代营房管理水平,谈几点看法。
信息智能从总体上说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营区各类设施进行信息化配置和智能化管理,为部队战备、训练、生活和日常管理提供服务保障。其中营房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就是指在营区建设上贯彻信息主导、系统集成、功能先进的思想,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构建覆盖基建营房系统的营房管理数据库、智能控制系统和数字化网络平台,使现代营房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科技手段与营房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借助网络平台得到最佳融合,让营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保障效能得到最佳实现,营房管理达到高效、快捷、精准,以满足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我军加强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开发、研究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加强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军大单位基建营房部门及相应专业机构基本实现网络化办公;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营区数字化管理系统、营房土地实力系统、军队住房管理信息系统等在营房管理中作用越来越大;完善了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标准制度,各种与营房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相配套的法规、规范日渐成熟。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营房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还偏低,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对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认识存在思想误区。少数单位仍闭塞地认为应用信息化和智能化就是从自身单位出发,“开发几个系统”、“研制几套软件”。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用的核心是综合集成,所谓的“系统”、“软件”只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各种软件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融合,最终实现大范围的数据集成和共享。
二是缺乏统一领导,职责分工不明。当前我军营房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过程,仍处于一种“散兵游勇”的状态,缺乏自上而下的领导机构进行组织和协调,这就导致了各个单位各自为政,对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认识不明,都仅从自己单位的利益出发,“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结果造成许多系统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是缺乏统一建设标准,大范围的综合集成实现受阻。目前我军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单位研制的许多业务系统和软件之间只能实现本军区甚至是本单位的数据连通,全军范围的数据集成和共享仍无法实现。
四是野营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急需改进和提高。随着野战住房、净水供水、供电、卫浴等野营装备的研制和配发,我军的野营保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国外先进的野营装备相比,我们装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普遍不高,在同等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效率较低,与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五是营房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停留在手工化和半自动化水平。主要体现在数据信息采集不够全面,许多基层单位的营房土地、营产营具、档案等信息统计不够详细,更新滞后,尤其是一些老旧营区数据信息遗失,致使营房信息查询调用靠手工翻阅,许多地下水暖设备设施的维修工作靠老工人凭记忆去进行;通讯传输网络不够完善,导致营区内部、各个单位的营区之间、以及基层单位与总部之间的各个信息系统无法实现“无缝链接”,营房管理水平仅处于半自动化水平。
六是熟悉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营房管理人才紧缺。这方面不仅仅体现在系统的开发和研制阶段,在信息系统的维护和保养阶段体现更为突出。当前我们的营房管理队伍学历参差不齐,专业杂乱,总体上层次不高,尤其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等高技术,懂的人更是凤毛麟角,相关的技术开发和维护人才急缺。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营房管理中的应用成绩显著,但问题同样突出,如何进一步地提高我军营房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综合集成是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核心。它不是单纯的“拼盘”,而是完全融合,最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系,体系中的每个组成单元能够为实现整体的目标发挥相应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时,必须要具备这种集成化的思维方式,从封闭、守摊子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从自己所处的小圈子中解脱出来,冲破传统束缚,大气、大度,用大联合、大情报、大通信、大联勤、大协作、大系统的思维来筹划和实施综合集成,这样才能将信息化和智能化真正融入到我们的营房管理活动中,才能使我们的营房管理效益有质的提升。
从总部到军区,从机关到部队,各级营房管理系统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专门负责营房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所属单位营房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组织领导;加强顶层设计,遵循一体化建设思路,从新阶段全军发展的要求出发,综合考虑各级单位营房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总体的发展目标,明确各个单位的职能分工和协调、协作章程,对各个单位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进行组织和管理;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接口,解决好技术标准不规范、操作软件不一致、接口协议不统一等问题,逐步实现从总部到军区、从机关到基层的互联互通,达到全纵深、全方位、全覆盖的营房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快速要求。
一是要做好营房管理基础数据信息的统计和收录工作。全面统计营房管理的各项基础数据信息:营区土地信息(包括已使用的营区土地和空余房地产)、营房营具信息(包括已建营房、新建营房、改建营房信息和所拥有的各类营具信息)、基建营房档案信息(包括所有的工程建设文件资料、营房文件资料、地籍文件资料、环保绿化文件资料)、营区道路信息、营区地下管线信息等。
二是加强信息通讯传输网络的建设。对于新建营区,在规划设计时,就应考虑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网络;对于老旧营区,按照目标要求对相关的设备设施进行整改,以实现营区内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同时还要加强各营区之间以及总部与基层单位间的通讯网路建设,以实现全军范围内的营房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加快对现行野营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现有野营装备上嵌入、安装数字化的定位、通信装置等,对现有野营装备进行改装和改造,通过提高其信息技术含量促进机械化装备的升级换代;在新一代野营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注意统一接口,在接口的设计上,要便于野营装备之间、野营装备与作战装备之间、装备内部各要素之间互联互通,便于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共享。
同时要大力发展和广泛采用虚拟现实、模拟仿真、演绎推理技术,积极研究和把握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的野营保障指挥、装备物资储备和营材仓库建设等特点规律,依据军事斗争准备的保障任务,加强战区野营保障指挥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和战区战场建设营房保障预案系统等软件的研制开发,建立物资储备、战场资源、地理信息、力量评估等野营保障指挥系统,实现对战时营房管理保障环境、保障资源、保障力量、保障过程的模拟、仿真、推理和决策分析,力争做到决策者决策过程科学化、智能化。
信息化、智能化的营房管理系统需要的是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大量引进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基层的营房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高超的业务能力。引进这方面的人才,一方面能够提高营房管理技术力量的总体实力;另一方面,可通过“一帮二”人才带动工程,“一个人才”培养“多个人才”,实现人才的快速培养。其次,对现有的人才进行相关的培训。采用院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同时注意培训人员应当在工程安装调试阶段就参与工作,并完成设备供应商的课程与操作培训,并且对系统工作原理、设备分布、操作方法与一般故障排除都能熟练掌握。再次,创造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原则,尽量保证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专业人才都工作在合适的岗位;制定客观公正的考评标准,定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工作绩效进行考评,积极推荐提拔业务尖子和优秀人才;建立公正公平的激励制度,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对为营房管理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人才待遇,改善人才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完善良好的人才储备机制。
在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方面,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的军队,都为我们做了表率,尤其是美军,经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等几场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局部战争的洗礼,其应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念和经验不断完善和丰富,实践性愈来愈强,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性。而地方在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方面也比军队起步早,并且有先进的技术力量作支撑。现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已经出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小区,可以说地方在这方面的经验、技术、成果都远远高于军队,地方的许多信息系统对我们也有很强的适用性。因此我们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可广泛借鉴吸收外军和地方引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建设成果,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对民用的设备、设施及其各种信息系统进行改进,以满足我们营房管理的需要,这样能大大加快现代营房管理中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