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原则与路径探讨
---以中华女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2013-01-31 04:35向宝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华学院学科

向宝惠

一、引言

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地位显著提升,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的最新研究成果《201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旅游业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旅游大国特征日益凸显。国内旅游人数高达26.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3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21%,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2011年中国大陆共接待国际游客1.35亿人次,入境旅游收入485亿美元,旅游外汇收入居世界第四位。2011年中国出境规模已达到7025万人次;出境旅游消费国际旅游支出总额高达726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三位。[1]15-20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教育经过近35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到全的发展过程,院校规模和学生数量显著增加[2],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旅游高等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1115所[3]34,女子高校作为以女生为全部或主要教育对象的高等教育机构[4]1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有其独特优势,因此非常需要开展相关研究,以提升女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全国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从1893年瑞士洛桑旅馆管理学院建立算起,欧洲的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已有120年历史;从1922年美国康乃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建立算起,美国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也已有90多年历史。我国最早的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起源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于1979年成立的旅游干训班,1981年成立旅游系,仅有近35年的历史,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的教育领域与学科。主要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会展旅游管理、餐饮管理、休闲娱乐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等若干专业方向,各大院校还开设了与旅游管理相关的森林游憩、生态旅游、园林设计、休闲农业、休闲旅游、地质旅游等专业。研究生阶段开设了旅游地理、旅游文化学、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企业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服务营销、旅游资源环境、旅游信息化管理、会展经济、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方向。这些多角度丰富了旅游管理学科的建设内涵。旅游管理原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在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新目录中,旅游管理升格为一级学科,与我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需求相适应,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为我国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智力支持与人才资源。

(二)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学校3所[4]1,包括中华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与山东女子学院。这3所女子高校均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而且在教学与学科研究方面发展较快。中华女子学院于2007年设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009年设立旅游管理高职专业,并于2007年11月设立旅游管理教研室,2009年5月成立中华女子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5月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被接受为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员单位,在6年多的学科与科研建设过程中,依托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平台,已逐步形成了明确的学科研究方向与研究特色。湖南女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1993年,旅游管理系设有旅游管理(含国际旅游、体育旅游方向)、空中乘务(专招音乐表演类考生)两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空中乘务等四个专科专业。山东女子学院旅游学院设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旅游管理、涉外旅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四个专科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中澳合作办学项目)。

(三)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发展机遇

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学科建设实践进行总结,学习资深院校旅游管理学科发展经验,重视学科建设质量,形成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目前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1.旅游管理教育发展新态势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加快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本科专业目录调整背景下,2012年11月30日,“2012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年会”在珠海举行,来自教育部、国家旅游局、旅游教学单位等共同参与,会议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讨论了新时期背景下的旅游教育创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与会代表认为中国旅游管理学科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提高自我反思、自我建构、自我完善能力。在此新态势下,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应把握契机,把握中国旅游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注重学科质量,积极探索学科特色。

2.旅游管理人才有效供给不足推动学科建设

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业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新型专业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与国内、国际旅游的发展。但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刚发布的《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2》显示,旅游人才队伍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区域分布不平衡、流失严重、培养有偏差、市场不完善等问题。[3]12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旅游业迎来国际化、大众化、产业化的发展新形势,对旅游教育以及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女子高校应对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旅游管理教育改革及学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提升女性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

3.学校重视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支持

例如,中华女子学院在《中华女子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中华女子学院“十二五”科研与学科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重点学科工程,着力培育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强与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这为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支持。中华女子学院积极探索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已逐步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特色,旅游管理学科一方面加强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方向做精做强,另一方面正努力探索性别领域与旅游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充分利用中华女子学院的妇女/性别研究优势,形成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特色。

三、中华女子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原则

(一)目标一致原则

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目标应当与国家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女子高校的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学科建设的方向要遵循中华女子学院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定位要求,注意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

(二)科学合理原则

按照学科、专业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科学地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把握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结合我国旅游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和中华女子学院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并持之以恒的认真实施。

(三)突出特色原则

体现以女生为主的生源特色,把握旅游就业中女性居多的特点,积极探索性别与旅游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扬长避短,构筑高地,形成具有女子高校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科研究方向,为女性旅游人才的高等教育贡献力量。

(四)开拓创新原则

学习借鉴女子高校其他专业以及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经验,大胆探索,在学科建设理念、思路和方法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摸索出符合女子高校特点的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创新之路。

(五)着眼长远原则

把握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预测女性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学科专业发展潜力,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反馈。

(六)可操作性原则

从国情、校情、专业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学校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外部环境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效益,循序渐进,既有总体发展战略,又有阶段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四、中华女子学院旅游管理学科的建设目标与路径

(一)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目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女子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华女子学院“十二五”科研与学科建设规划》及《中华女子学院“十二五”本科教育发展规划》精神,围绕学校建设“四个中心”和一流女子大学的战略目标,在遵循旅游管理学科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女子高校的特色,使其成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特色学科研究方向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产生一批对中国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有贡献的女性休闲与旅游研究成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学科队伍,进一步加强旅游管理学科基础条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国家输送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旅游管理人才。

(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路径

1.统筹规划,争取各方支持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线,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科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判断高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5]中华女子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中华女子学院学科建设总体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计划,加强建设检查考核工作,把建设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并要不断得到学校与管理学院对旅游管理专业在政策、发展思路、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积极争取成为学校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2.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研究方向

充分发挥女子高校的特色学科研究优势,整合旅游管理学科现有资源,打造特色研究方向。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是教育部与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妇女/性别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为旅游管理学科与女性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旅游管理学科一方面要加强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方向所承担项目成果的总结,形成优势研究方向,并为拟建设的旅游企业管理研究方向积极准备该领域相关研究基础与条件;另一方面要重点打造女性休闲与旅游特色研究方向,高质量完成目前该学科所承担的研究项目,在女性主义视角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旅游学、女性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女性旅游者与女性从业者两个角度展开研究,拓展休闲与旅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强化学科队伍,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进一步加强旅游管理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团队成员研究优势,争取建设校级旅游管理学科团队;引进具有旅游企业管理研究背景人才,结合中华女子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拓展旅游管理学科研究领域;通过培训与集中学习的方式,加强团队成员对妇女/性别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把握能力,提升学科特色研究素质。整合学科团队力量,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推进团队成员校级课题申报,重视横向课题的拓展与研究质量提升;积极总结各研究方向的项目成果,提高论文发表数量,争取在旅游学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鼓励团队成员积极撰写学术专著以及精品教材。

4.搭建学科平台,营造高效学术氛围

加强学科建设需要条件优良的学科平台,中华女子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已建设有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该综合实验室包括旅游管理电子化模拟实验室、房务实训室、餐饮酒吧实训室、导游实训室和旅游业礼仪实训室,建立了青海湖景区、北京四海博业集团、王府半岛酒店、碧水饭店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实习基地与合作单位;另一方面成立了中华女子学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科平台的有效支持作用,并不断优化,为旅游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并在旅游管理学科现有学科平台基础上,不断引入高水平的国内外旅游管理学科专著、教材、期刊等文献资料,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指导团队成员申报课题,且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奖励,进一步创建良好高效的学术氛围。

5.注重成果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华女子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应及时分析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注重旅游管理学科与科研成果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的转化,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特色,并把特色、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中,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基本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6.加强教材建设,增强教学效果

好的教材可使课程教学事半功倍,全国不少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编写了教材,这些教材在促进学科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增强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华女子学院旅游管理学科要根据生源的特殊性、社会需求的不同和教师队伍的特长,围绕旅游产业发展与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探索,形成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或专著,进而编撰教材及其参考书。教材内容体系要合理,重点突出女子院校的特色,注意理论讲解与实践分析之间的相关性、衔接性与系统性,而且要大胆创新,力求突破以往教材相互引用较多的做法,做到体例更新、理论更新、知识更新,使教材知识更深入、更易掌握和反映时代要求,满足中华女子学院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还要主动与其他院校的同行交流学习,联合编写一些通用的教材,避免内容的断缺和不必要的重复,提高学科建设的开放度,也促使中华女子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建设与全国同步。

五、结语

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水平是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创造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基础,女子高校作为以招收女生为主的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现代女性人才的历史使命,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在新形势下,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应把握契机,把握中国旅游管理学科的发展趋势,求精,求特,结合学校办学理念,注重学科质量,积极探索学科特色,不断提高女子高校旅游管理学科与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旅游教育事业作出独特的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中华学院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超学科”来啦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