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涛 徐秋玲
(海南医学院,海口571101)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析
刘 涛 徐秋玲*
(海南医学院,海口571101)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专业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但中医内科教学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使学生感到枯燥,并与实际脱节。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值得研究。本文从中医优势病种、中医经典理论、临床医案、最新进展等几方面探讨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而达到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医案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它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避免中医内科学照本宣科,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这是我们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去探索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问题。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种尝试,有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同道共享。
任何理论均有其适应范围,有些疾病现代医学疗效显著确实,而中医药则起到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还有些疾病则是现代医学办法不多,而中医药疗效显著,这类疾病则是中医优势病种。目前国家极其重视中医优势病种的研究,并投入大量资金,希望将中医药优势发挥极致。所以中医优势病种应该是中医内科学的重点讲授内容。例如不寐、心悸、痹证、黄疸等章节[1]。中医优势病种需要安排充足的学时,辨证分型用药务必深入透彻,并且要有具体的病例、自己临床经验加以辅助,使学生对中医优势病种具有全面立体的认识,并为日后临床熟练辨证用药奠定基础。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传统思维为根本,辨证用药为重点,理法方药一体化的临床学科。重视传统思维[2]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渗透,对中医内科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中医经典理论,特别是内经、伤寒、温病以及金元四大家的经典理论对临床辨证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提高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知水平,即是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水平。如在讲述胸痹痰浊闭阻证时,可在阐述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论述“瓜蒌薤白白酒汤”以及相关类方的治疗作用,并结合自身临床应用进行讲解。
中医内科教学中增加名家医案,解析其辨证思维过程,给学生以学习的典范;组织讨论案例,训练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述、综合辨析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医案是不可多得的教科书,真实而完整地记录了医疗的全过程,最直接地反映了医生的临床思维。章太炎先生提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谢东霞等[3]研究表明,病案教学提高了临床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诊疗能力。中医古籍的名医医案浩如烟海,应该对医案进行比对、分析,选择最可靠、最真实、与当今临床衔接最紧密的医案进行授课。具体的方法,应在讲授每个病之前,用案例报告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然后对教材内容精神,用准确的语言从深度和广度上点出重点和关键,少讲与前期基础课相重复的内容,多讲新动态,新成果,讲规律,讲经验,讲体会,然后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教师最后归纳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以教材为基本内容,以案例为中心,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步步深入,这确实是一种训练和提高辨证技能的良好方式。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中医学无法微观的观察疾病,只能以整体宏观的角度看待人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从微观角度观察疾病特点已经成为可能,同时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机遇。现代医学对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严谨的临床实验不断更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中药复方、单体的作用机制研究已经进入基因、蛋白等分子水平。所以在中医内科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现代医学最新进展,以及中医药研究的最新进展,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阔视野,使所学的知识尽快与国际接轨[4]。如在讲解消渴这节课时,可适当加入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诊断、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临床实验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最新进展等。
综上,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本科生最重要的临床课之一,在授课时应重视中医对疾病、证候及辨证用药规律认识的同时,也应了解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研究进展,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既继承传统,同时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的目的。
[1]熊文生,刘凤斌.中医内科“黄疸”篇教学方法探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03):53-54.
[2]张鸿泰,栾永红.重视传统思维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渗透[J].中医教育,2009,(05):79-81.
[3]谢东霞,毛秉豫.运用中医内科病案教学提高学生诊疗能力[J].中医教育,2010,(02):40-42.
[4]熊文生,唐锡军.中医内科鼓胀篇教学方法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1):156.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1.049
1672-2779(2013)-11-0075-01
��杨 佳
2013-05-15)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