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光 肖玉洁 田 莎 唐燕萍 宋 程 雷晓明*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实践初探※
曾 光1,2肖玉洁1田 莎1唐燕萍1宋 程1雷晓明1*
(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内儿科教研室,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研究所,长沙410208)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较之内科学和中医内科学这两个成熟的学科,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特别是在教学方面,有更多的问题待我们去探讨、去解决,更多的空间待我们去补充、去发展。作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工作上的一名新成员,在学院领导和老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五年来获得一些体会,现初步总结如下,不当之处,尚望指正。
在开这一门课程前,中医和西医的基础课和桥梁课有关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已经谈了很多,而最终落实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上就是实战教程了。学生是不是真正能学到?学到了能不能用?如何运用?等都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高低。为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首先要进一步阐明课程的特点和内涵。具体内容如下。
1.1 特点
1.1.1 独具特色 本学科是将我们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撷取二者精华,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研究、总结,进一步探索、阐明疾病的机理,最终发展成为一门新的成熟并为世界公认的医学临床学科。
1.1.2 符合国情传统中医中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肩负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理论符合国情,药取自然,在国人中有极高的威望和信任。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外来的医药知识包容性极大,西方医学知识自传入之始,不论是治疗方法还是药物,对其中确有疗效的内容,历朝历代都有有识之士将其收载于医学典籍之中。近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西医取得长足的进步,除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外,中医界广大的医药工作者都尝试做了不同程度的结合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解放后开展西医学习中医,首先明确提出并执行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医药工作者的欢迎,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特别是治疗内科方面的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患者最认可的就医模式。
1.1.3 前程远大 纵观历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由最早古代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到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再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主的机械医学模式,然后再18世纪到19世纪进步成生物医学模式,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形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也是目前医学界认为最接近疾病本质的模式。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既有现代科学的支撑,又有中医思辨哲学,“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实际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最具体的体现。它不仅只出现在中国,应用在中国,将来一定会被世界所接受,它的前程一定是远大的。
1.2 内涵 沈自尹教授指出:“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度一致的,各种现代科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手段和
采用的防病治病措施,对于阐明中医理论和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用现代医学来研究中医,不是对中医的轻视,恰恰是对中医的热爱和尊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可以说是西医内科学成果与中医内科治疗经验的结合,补充了现代,发展了传统。可以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它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这个学科中最重要的课程,是综合运用中、西医内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在综合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理念、新方法,来战胜疾病、保护生命的临床学科。
在学习方法方面,除做好预习,认真听课,记好笔记,课后复习等任何一门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外,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现提供一些自己以往求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参考。具体有:
2.1 明确概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不同于单一的《中医内科学》或《内科学》,也不是两门学科简单相加。它既有西医的辨病论治,也包含中医的辨证论治。因此,要求学生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脑子里考虑的是一个病。明白了这一点后,再根据该病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根据中医的辨证思维,分析属于何证何型,按理法方药的具体规律施治。究竟是用西医方法,还是用中医方法,或者是中西医结合,其原则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有利于病人、有利于疾病早日痊愈而定。每讲一个病,一定要给学生搭起这个架子,明确这些概念。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为将来成为一个优良的中西结合内科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注意对比 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教材内用西医命名的疾病中有关中医与西医在病因、病机认识方法以及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等方面相同和相似的观点加以练习和比较。虽二者之间差别较大,但是也有很多相互联系的地方,通过求同存异有利于学生掌握好基本概念,分清主次,采取最佳方案治疗疾病。对教材中一些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上已经取得比较成熟经验的病种,则按中西医结合方式讲授,而对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规范,或临床资料较少的疾病则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内容分别讲授,避免造成学生记忆混淆,思维混乱,临床不知如何着手。
2.3 记住特点 同一系统不同的疾病在临床表现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特点,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都有咳嗽,但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癌又各有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联系记住诊断、治疗、预后,以及中医的辨证分型、选方用药等。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在脑子里搭好辨病、辨证的框架,有利于他们将来进一步钻研和发展。
作为一名新教员,临床、教学经验都相对缺乏。为了使学生能听得懂、学得到,必须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虚心向老教师请教 老教师们对教材、教学重点都十分熟悉,教学方法上也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虚心地请教他们,可以使自己更快地进入状态。我的方法是不懂就问,弄懂为止。其次就是多随班听课,多听教学查房讲课,好老师不但是临床专家,在课堂上他就是一个演说家、艺术家,语言简洁明了,条理分明,引人入胜。对他们的表情、语态甚至所举的例子都一一认真揣摩,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3.2 认真熟悉教材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蓝本,是集许多专家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首先要把教材吃透,找出重点、疑点和难点,教材中哪部分应详细分析,哪部分应略讲,哪部分要交待给学生自己阅读,都必须仔细做出安排。这样,在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心中无数,抓不住重点或者信口开河,也不会导致课后检查才发现该讲的没讲,或学生反映一堂课下来不知所云,没有学到东西等情况。
3.3 精心设计课件 多媒体课件以简洁归纳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地显示出来,学生一看即知,轮廓清晰,看得见,记得住,从而也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中,每一个病都是从基础到临床,介绍完西医内容又介绍中医内容,实际相当于两本内科学,在单元教学时间里,如果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完成,用图解、归纳的方式制成幻灯片,不仅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同时也解决了学时矛盾,还可免除反复板书,便于集中精力讲透授课内容。
3.4 重点讲解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包含的病种很多,哪个病讲,哪个病略讲或不讲,教研室已有安排,讲授某些病时,就需要努力去吃透教材,找出重点,仔细备课。着重介绍每个病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辨病辨证和治疗方药,为学生将来走上临床岗位打下较好的基础。
3.5 加强辅导 同学们接受能力并不一致,课后的辅导十分重要,平时多征询意见,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了解有什么地方没听懂,个别不懂,个别讲解;多数不懂,就是自己未能讲清楚,必须在下一堂课时抽时间集中讲解。告诉他们,考试成绩的好坏不是目的,真正掌握教学内容才是首务。
3.6 双语介绍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素质要求比较高,为便于他们将来进一步发展,能与国际水平同步,使他们能通过网络查询新的资料,因此,适当地给他们用双语介绍关键词,既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是一个《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战线上的新兵,在前辈们的关心和指导下,五年来做了一点点工作,将它总结出来,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使我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68
1672-2779(2013)-21-0091-02
杨 杰
2013-07-13)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0)J243号];[湘教通(2011)315号][No:2011-179];[No:2013-201];湖南省教育厅项目[No:10C1035];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省级重点学科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优秀教学团队项目;欧正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