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孔尧
自拟茵陈丹参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
朱孔尧
目的观察自拟方茵陈丹参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自拟方茵陈丹参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36例,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27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自拟茵陈丹参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疗法;自拟茵陈丹参汤加减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鼓胀”范畴。鼓胀是据腹部臌胀如鼓而命名,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一般认为,病变以肝脾肾三脏受病,气滞、血瘀、水积腹内,以致腹部日渐胀大,而造成鼓胀,属本虚标实之证,预后较差。自2001年至今,笔者采用自拟方茵陈丹参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为2011年至今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5岁;病程1.5年至5年。
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及肝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肝硬变诊断标准[1],腹水程度按文献标准执行,并排除癌性、心源性、肾源性、结核性等其它性质腹水[2]。
1.3 治疗方法自拟方茵陈丹参汤具有补气利水、活血软坚、疏肝理气的功效。具体药物:茵陈15g,丹参30g,生白术20g,猪苓10g,生黄芪30g,茯苓15g,泽泻15g,鳖甲20g,鸡内金15g,虎杖15g,白芍20g,牡蛎30g,当归10g,甘草8g,板蓝根25g,柴胡10g。加减:厌食加麦芽30g,神曲20g;失眠加灵芝15g,炒酸枣仁20g;乏力、心慌加人参8g,麦冬10g;腹泻减当归,加炒山药30g,炒莲子20g;便血加三七10g,地榆炭20g;呕吐加制半夏8g,生姜20g;昏迷者加大黄10g,石菖蒲20g。水煎服,1剂/d,分早晚口服。
1.4 疗效判定显效:疗程结束时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腹水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肝功能(ALT、TBLL、A/G或血清蛋白电泳)恢复正常;以上3项指标保持稳定3个月。好转:疗程结束时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腹水减少至轻度而未完全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叩痛及压痛;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无效:未达好转标准或恶化者[3]。
36例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显效27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
肝硬化腹水系属重症,若能及早治疗,辨证用药,效果尚好,或者带病延年。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血吸虫感染,黄疸迁延日久而成鼓胀等。自拟方茵陈丹参汤具有补气利水、活血软坚、疏肝理气的功效。茵陈清湿热,退黄疸,实验证明茵陈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利胆、保肝、降血脂、降血糖、利尿等作用[4];丹参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临床具有抗血栓、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保肝、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肾保护、抗乙肝病毒等作用[4],故上述二药均为君药。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治疗肝脾肿大之主药;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也是治疗肝脾肿大之主药;鸡内金运脾消食,化坚消石。上述药物均有软坚散结的功效,故均为臣药。白术补气健脾、利水退肿;生黄芪补中益气、生血利水等功效,实验证明黄芪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小肠运动、降压、保肝等作用[4];猪苓利水、渗湿;茯苓健脾利水、安神、抗肿瘤、保肝;泽泻利水渗湿、清热,有利尿、肾保护、降血脂、保肝、抗动脉硬化、抗血栓等作用[4]。上述药物共为佐药。虎杖活血化瘀、利水;白芍平肝止痛、补血、和血脉,具有保肝、抗溃疡、解痉镇痛等作用[4];当归补血活血;甘草补气解毒,调和诸药;柴胡疏肝理气,实验证明有镇静、镇痛、抗病毒、促进免疫、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4];板蓝根清热解毒等。上述药物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补气利水、活血软坚、疏肝理气之功效。临床证明,中药自拟方茵陈丹参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好,且不易复发,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6(8):324-329.
[2] 梁扩寰.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86.
[3] 张育轩,危北海.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4(2):237-238.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R575.2
A
1673-5846(2013)03-0132-02
临沭县青云镇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