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3-01-30 19:41杨培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年6期
关键词:小农生态化生态农业

杨培源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当前,由于政府严格控制土地转让,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度实际上演化为一种稳定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体系。小农体系的分散性、无组织性常常和农产品质量问题联系在一起,小农体系往往被看成为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然而,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粮猪型”小农体系以其“种养结合”的生态化实践使其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其生态化运作模式所具有的生产可持续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已经被历史无可辩驳的证实了[1]。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以商品化为方向的石油化学农业一方面基本上瓦解了传统农业的生态化模式,另一方面农地细碎化基础上的小农分散经营放大了石油化学农业的负外部性,直接导致化肥、农药、兽药等化学品滥用,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高风险状况之中。基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家庭承包制将是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因此如何在小农基础上通过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1 小农经营模式下的农户经营行为特征

我国紧张的人地关系使得农业经营单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规模化的经营方式发育至今不成熟。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土地、草场、水面等农业生产资源在公平原则下按照等级优劣以人为单位平均分配,并在其后人口演变过程中不断调整,结果是农业资源趋向分散化、细碎化,使家庭经营规模始终不能跳出小农模式。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小规模、分散的农户仍是农产品供给的主体。在当前小农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农户的经营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1.1 产量最大化:小农基于收入稳定目标的风险最小化选择

小农最大的特点是风险脆弱性,因此,收入稳定化的社会原则取代了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原则。在实际经营中,缺乏组织协调的商品化小农户,为了满足经销商收购的最低产出量,在选择经营项目时只能跟随其他经营者,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区域一致化、同质化的特征。实际上,当产品差异化带来的额外效益不存在时,农户的理性选择只能是追求产量,以保证在既定价格下实现收益最大化。结果是,一切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物质、措施都会被采取和使用。因此产量对品种和质量的取代是基于小农分散化前提下的最优选择。

1.2 “以药试病”:技术供给短缺约束下的次优选择

基于提高农业产出率的迫切要求,多年来石油化学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化肥、杀虫剂、灭菌剂、除草剂、生长激素和土壤改良剂等农用化学品得到广泛的应用[2]。大量化学品应用所引起的病虫害的天敌减少甚至灭绝以及病虫害适应性演化,加上药品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一方面导致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病虫害的暴发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发展;另一方面,现代农药及施药技术日趋复杂,防治病虫灾害已经不再是农户经验和常识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和科技人员的指导。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技术服务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散、网破、线段”的局面,农业生产环节依然缺乏技术服务和指导。结果是,农户只能根据病虫害控制和复发的情况通过不断试验,更换药品甚至多种药品掺杂混用,导致农业生产中普遍出现“以药试病”的不合理现象。特别当面临减产甚至绝收风险时,农户很难有耐心遵守药物作用的自然周期规律,当用药后未立即见效,农户要么认为药物无效、要么认为用量不够,然后就是更换药品或者加大剂量重复用药[3]。

1.3 用药最大化:农地细碎化下的“纳什均衡”

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由于其自然属性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公平原则导向下的土地分配是在土地分类的基础上的绝对平均,其结果是,同一地块被众多农户分割,而同一农户拥有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块土地、林地、池塘等,形成现实中不同农户资源互相交错的“插花”现象。农地细碎化基础上,产量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就转化为种植上的品种同质化,显然这种格局无法发挥传统农业中利用生物多样性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相生相克的生态化技术来控制病虫害。特别地,农户的分散决策、单独作业往往导致施药时间分散化,用药品种和数量不一致,导致病虫害通过空间流动获得存活和扩散,使其无法根治。更严重的是,快速流动和适应性变化的病虫害迅速演化,其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形成新的、更难防治的灾害[3]。分散的农户面对难以隔离、日趋频繁、多症状复合的病虫害,除了换用烈性药、增加施药量、加大施药频率外,别无选择,形成了“囚徒困境式”的博弈困局。

2 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图景

与现代石化农业逆生态的生产过程完全相反,生态农业是一种建立在农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基础之上的生态化生产过程,使农林牧副渔各业互为前提、融为一体,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和生产力;另外,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农业生产体系,因此生态农业不仅保证农产品的数量安全,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靠保障。

2.1 生态农业的增收作用促成生产者强化其质量意识[4]

增加农民收入是破解农产品质量问题的瓶颈。生态农业通过构建农林牧副渔各业融为一体的生态化循环链,做到多业并举、各业齐养,各业之间相辅相成,物能多级、多层次循环利用,物能循环效率和利用率更高,以较小的投入实现了较大的产出,不仅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种类,提高农产品质量,更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生态农业本身的联合生产性、效益复合性以及正外部性等特点,必然要求生产组织的高度协调性和统筹性,这使得原本分散的小农通过在网络组织不同节点上的嵌入而成为链条中的一环,农民参加绿色农副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利润的分配成为现实,这种分配结构将促使农民的收入成倍增长。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生产和生活逐步从生存型转向质量型,质量意识、生态意识也会从无到有、逐步强化,这一趋势又会反过来推动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推动农产品质量与农民增收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2.2 生态农业的环境保护作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保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农业高产高质的基础,也是开发绿色安全食品的可靠保障。绿色农产品生产模式是建立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基础上,以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为途径,以高科技为先导,集农产品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生产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种养、加工、商贸、科技一条龙的产业链[5]。这条产业链要求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因此,绿色安全农产品及其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倒逼机制”,对生态农业技术、绿色能源及投入要素等产生强烈需求,形成符合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生产投入结构和生产经营过程,从根本上确保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

2.3 生态农业产品的优质性和安全性

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生态化种养殖技术、生态化加工技术以及生态化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清洁生产技术”,生产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从根源上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为绿色农产品强调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既要求农产品的品质好,更要求农产品的安全性高,它必然强调生产过程遵循生态化、循环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保障了物质生产可持续,更维持了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多数地方谋求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产业升级、质量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看还能极大地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4]。

2.4 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化技术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治本之道

当前农业经济中石化能源、化工产品、工业技术等得到普遍的推崇和应用,效率和利润取代了农产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而生态农业遵循生态学规律和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其核心是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重视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双重良性循环。特别地,生态农业通过生物多样性关系的重建,把工业化农业所分割的、分散的、直线化的农业重新进行系统的整合与重组。因此,生态农业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更优良、更安全、更健康,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向。

3 小农条件下生态农业发展与产品质量安全的路径分析

中国作为耕地资源有限、人口承载压力巨大的国家,不可能模仿或照搬美国的大规模农场模式,更何况大农场农业在取得农业产业效益的同时,同样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灾难等严重的负外部性代价。从人多地少最基本的国情出发,中国要以生态农业发展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最现实的道路就是促使小农生产向生态环保的方向转变。

3.1 通过产业化模式改变农户策略选择

在我国人口资源压力的约束下,农地均分所导致的细碎化和经营的分散化放大了农业生产中的负外部性,加剧了农业生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带来了严重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因此,通过产业化形式改变我国农业的分散经营模式,是从根本上规范农产品生产、降低质量安全风险的最有效措施。从短期看,破局之策是建立小农户间的协作联动网络。由于小农户的合作存在自身不可克服的障碍,因此政府应积极通过资金扶持、政策放活、人才支援等途径提升农户的组织性和协调性,特别是要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快速建立区域化、统筹化的防控体系,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前提下提高投入效率并减少药品的使用。从长期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是应对农产品质量的治本之策。为此,一要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推进和发展,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分工合作的深度和水平,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各环节不断深化的分工来延长产业链条,这样才能控制农业生产中的负外部性,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系统中各业互养共生、通过物种多样化实现病虫害互控的正外部性效应,从而尽可能减少化肥农药兽药的使用。二要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化经营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农产品市场的匿名性,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性,实现品牌价值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应,增加农产品生产者的自我约束压力。

3.2 以农业科技公共服务降低农产品质量风险

生态农业是一个新型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强调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用[6]。特别要大力发展高效立体农业、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间、混、套、复、轮作、再生作多熟与多样化种植技术以及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再生技术与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技术等,因此,技术壁垒问题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目前的农业实践中,生产者主要凭借经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还缺乏系统化技术措施的研究和推广,特别是多年石油化学农业的实践对传统农业生态化技术精华的排斥,加上当前农村新一代农民从小既缺乏对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的学习,传统农业技术后继无人,处于日趋断代和失传。因此,完善农业科技公共服务,为农户提供充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既能保障农户的作物、动植物健康生长,也能使农户科学、规范地使用农用化学品,最终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另外,还应通过集成创新的思路着力加强科研、推广、生产之间的链接,使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建立在统筹协作、快捷高效的平台上。要以科研的集成创新为核心,确保生态农业有旺盛的技术供给源泉。要加大无公害农药研究力度,推广使用对人畜及农作物安全无毒、不残留、不污染环境的农药。要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在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下,农户获得从经营项目选择、作物管理到化学品使用的全过程服务,用科学耕作代替经验操作,违法违规使用化学品的情况将大大减少。

3.3 提高小农的组织化程度来保障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清洁化、生态化

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通过扶持专业合作社、技术协会等各种途径来提高小农的组织化程度是实现这种效应内部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分散经营的小农模式导致的监管失效以及“囚徒困境”式博弈是农产品质量恶性循环的制度性原因。无论从生态农业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农产品质量的保障方面来看,只有把分散的家户经营模式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纳入组织系统,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等途径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网络化链接,把农民 (基地)、高附加值的加工企业 (龙头企业)、大市场三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实体,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加快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质量安全认证与信息可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评估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等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最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

[1]杨帅,温铁军.发展生态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本土试验.环境保护,2008,(8):14

[2]钟秀明,武雪萍.我国农田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5):27~32

[3]吴淼,王家铭.家户经营模式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及其治理.农村经济,2012,(4):22

[4]赵其国,黄国勤,钱海燕.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土壤学报,2007,(6):1130

[5]王虹扬,王立刚.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5):26~29

[6]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资源科学,2010,(6):1018

猜你喜欢
小农生态化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共营促共赢——小农经营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