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红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张爱红
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顺利康复。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机体的代偿能力有限,且伴有慢性疾病。因此,加强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取得预期的临床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共168例。现将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168例均为我院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105例,女63例,年龄在55~81岁。术前有并发症者76例,其中心血管疾病42例,多为冠心病、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慢支18例,糖尿病16例。
1.2 手术方法疝修补、疝囊高位结扎术56例,胆囊切除术10例,子宫切除术8例,痔核摘除术28例,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26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5例,输尿管、膀胱、肾切开取石术35例。
本组168例,优142例,良19例,差7例,成功率达95.8%。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常出现孤独、失落、隔绝、忧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患病后具有疾病表现不典型、多种疾病常伴发、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所以,情志调理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在与老年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护士要注意观察,经常与之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把握其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心理上的帮助与支持。由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功能的衰退,老年人有时不能迅速或正确地接受和理解语言信息,护士在尊重患者的前提下,要耐心听取,放慢语速,必要时使用非语言交流的形式,如表情、动作等,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深入病房做细致的解释工作,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并介绍同类患者康复的经验,只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就能成功。
3.1.2 卧位根据麻醉方法、疾病部位选择适当的卧位,并保证患者舒适。因老年人皮肤变薄,皮下毛细血管减少,影响营养供给,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所以,在安置某一卧位时,要注意定时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皮肤较长时间受压;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防止和及时发现褥疮的发生。
3.1.3 其它老年患者术前除常规检查外,还需测心电图、肺功能、摄胸片,必要时做血气分析。禁烟时间须大于2周,注意保暖,控制呼吸道感染,教会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改善饮食,加强营养;围手术期避免使用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麻醉剂、镇静止痛剂等药物。
3.2 术中护理告诉患者术中应保持情绪稳定及呼吸平稳,诱导其回想一些生活中愉快的事情或诱导入睡。同时,应根据患者伴发疾病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伴有呼吸系统慢性炎症的患者,应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并进行正确的麻醉管理;手术和麻醉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防止呕吐物误吸和气道阻塞;注意镇静剂和麻醉剂的用量,以免产生呼吸抑制。伴有冠心病的患者术中应做好心电监测,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注意输液速度,减轻心脏负担。
3.3 术后护理
3.3.1 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1次直至平稳,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3.3.2 加强呼吸系统的护理老年人卧床后影响正常呼吸,造成换气功能下降,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且严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呼吸通畅,术后48小时常规吸氧;若吸痰持续时间不宜过长;禁用呼吸抑制药物,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运动,定期更换体位;吸烟者劝其戒烟。
3.4 健康教育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采用适当的交流方式,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告知患者及家属,安稳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及合理的饮食对手术的重要性,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为适应手术后的变化,减少不适和并发症,要教会患者及家属简单的技能,如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以及如何在咳嗽时保护切口,以免加重疼痛,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培养其自理能力,必要时由家属督促和提供帮助。在无禁忌的情况下,鼓励和指导患者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教会患者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要求患者家属尽量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合理安排生活,做到劳逸结合。定期门诊随访。
[1]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唐顺英.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当代护士杂志,2002:7.
R472.3
A
1673-5846(2013)08-0418-02
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湖北咸宁 4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