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要重视信任建设

2013-01-30 04:29:54宋圭武
中国发展观察 2013年3期
关键词:秩序信任劳动

◎宋圭武

国家发展要重视信任建设

◎宋圭武

国家发展有许多要素,但最基本或最关键的三要素是信任、技术、劳动。其中,信任建设是当前中国发展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

信任是最重要的环境要素。环境有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种情况。软环境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社会秩序等;硬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软环境和硬环境相比,软环境更重要。有了好的软环境,硬环境建设就容易,硬环境才能“硬”起来。没有好的软环境,硬环境就是摆设,就是样子货,硬环境建设也是高成本的。而在软环境中,文化又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文化中对发展起最重要作用的,则是信任。

信任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有信任的文化,本质是有秩序社会,并且信任度越好,社会的秩序度也就越高。秩序的产生,本身是博弈的一种结果。但这种博弈的结果,又是以信任为前提。没有信任,秩序必然就是紊乱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博弈,也必然更多是一次性的,而不是长期性的优化博弈。其次,信任可以拓展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时间范围。由于信任,人们可以放心地将资源委托他人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范围进行经营或利用,这有利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阿兰·佩雷菲特在《信任社会:论发展之缘起》一书中指出:由于互不信任,人人慎之又慎。这使参加信贷谈判的人,像大多数热那亚商人一样,谈不出什么结果来;现代经济思想以信用为本,亦即出借人对借款人偿还本息抱以信任,借款人对自己的还款能力以及风险投资的回报率抱有信心,这种互信带动了发展,并奠定了现代社会的基础;信任是任何规章都取代不了的精神动力和治国动力。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也指出:一个民族的福利及其竞争力取决于文化特性,即这个国家固有的信任程度;高度信任的存在可以如同经济关系的添加因素,提高经济效率,减少经济学家称作交易成本的消耗。再次,信任也有利于政治合理化建设。民主政治就需要以信任为基础。没有信任,民主就是危险的。另外,若有信任为基础,对于权力集中体制,也未必就不好。总之,有信任,体制的合理化建设就容易;反之,就是问题。第四,没有信任,国家也可能有发展,比如依靠资本、技术等因素推动,但最终是短期的,不可能是长期的,或者是只有短期或较长时期的增长,但并没有实际的发展。

除了信任,国家发展也离不开技术和劳动。技术是发展的工具性要素,并且是工具类的核心要素。劳动是发展的主体要素,既体现发展的目的性,也体现发展的工具性。在信任、技术、劳动三要素中,劳动是最关键的要素。对于国家发展来说,三者缺一不可。缺乏信任,技术和劳动的运用就是高成本低效率的,国家发展就是短期的,或只有增长而无发展。缺乏技术,发展必然是停滞的。缺乏劳动,国家发展也是不可能快速的,除非合理引进劳动力。只有三者有机结合,国家发展才是持久有力的。

目前,中国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建设信任问题。我们不缺技术,或者从长远看,我们并不怕缺技术,我们也不怕缺劳动力,目前最缺的,也是最让人为难和棘手的,还是信任的缺乏。

目前中国为什么信任缺乏?这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是现实的因素。福山说:信任,是先已存在的群体、道德规范或互相认同的价值的产物。文化的惯性总是最大的,信任或不信任,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也必然如此。另外,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由于秩序稀缺,由于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完善,这也为不信任提供了发挥作用的空间。

如何建设信任文化?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要改造旧习俗。习俗是实际运作的文化。要打破关系文化、血缘文化、面子文化,要建设有诚信、理性、敬畏意识的文化。其次,要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我们既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制度,也要注重西方先进文化的引进。再次,要注重制度建设的公开性。要尽可能多一些公开的环节,少一些秘密决定的环节,这有利于增加社会信任度,包括用人制度建设、就业制度建设、财务制度建设、监察制度建设等,能公开的环节,要尽量公开,而不是暗箱操作。第四,信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需要长期战斗。在福山看来,与生俱来习惯合作的人不轻易丧失这个习惯,可这个社会资本一旦丧失,那就需要几个世纪才能重建起来。中国社会的信任之路建设注定是长期的,我们需要从小孩抓起、从小事抓起。要立足长远,着眼现实。全民行动,才是正路。

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猜你喜欢
秩序信任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秩序与自由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10
表示信任
热爱劳动
孤独与秩序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桃之夭夭B(2017年2期)2017-02-24 17:32:43
从生到死有多远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