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军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江苏 苏州 215000)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民政战线是典型的“冷门”线,连民政人自己也戏称他们的工作对象都是老人、病人、穷人、死人“四种人”。
五年前笔者接手负责采写民政新闻之初十分“困惑”:这样的部门能跑得出好新闻吗?事实为我解了惑,也让我一路前行信心满怀——五年间,就是这条线,让我荣获了2个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其中2008年的《苏州农村低保户每人每天1美元》、2011年的《苏州城乡低保提标并轨》这两篇作品先后被推荐参加当年度中国新闻奖的角逐。在《苏州农村低保户每人每天1美元》一文惜败后,2012年《苏州城乡低保提标并轨》终于“冲金”成功,获得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三等奖。
“民政全部是民生”,这句苏州民政人经常说的话,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民政工作乃至民政新闻报道从“冷门”到“热门”的转变机缘。机缘,就是机遇。作为新闻记者,如何抓住这种机会,采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见证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点滴,为提升党报舆论引导能力作出自己的努力,这是党报民政新闻报道的重要课题。
作为苏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举措,2011年初,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实现三大并轨”行动计划,即“2011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轨、2012年城乡养老保险并轨、2013年城乡医疗保险并轨”。
作为记者,我深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轨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价值,因此在市委、市政府提出该行动计划后,就一直关注着计划进展情况。由于该计划的实施主管部门是苏州市民政局,笔者和该局负责该计划实施的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热线”联系。2011年5月中旬的一天,苏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我,最低生活保障并轨已有眉目,苏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已在该局报送的拟定文件上签字,苏州市委、市政府马上就会发文。得知这一消息后,笔者非常兴奋,但又有些担忧。兴奋的是,这条“养”了很久的“鱼”终于可以捕捞上岸了;担心的是,低保提标是常规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苏州每年都要提高城乡低保金标准。按照常规,用三四百字就能搞定这一消息。如何抓好“活鱼”,在准确讲述城乡低保率先并轨这一重大事件的同时,凸显新闻事件的历史纵深感,让这条重大新闻既简明又“厚重”?在与责任编辑认真探讨后,笔者决定以站在苏州城乡低保历史进程这一视角,讲述新闻事件,诠释苏州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的重大创新,为苏州率先记录下这一页崭新的历史。
笔者马上赶到苏州市民政局,精心统计苏州市自1996年开始实施低保政策后的调整次数、增长幅度、支出资金和受惠人次,还详细了解了低保政策的配套机制——“救助渐退”机制和“分类救助”机制。同时,还采访了苏州下辖的昆山、吴江等地在江苏省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的做法。手握比较丰富的采访材料,笔者回到报社后马上动笔写出了初稿,并和责任编辑一起进行了打磨,最终成稿——《苏州城乡低保提标并轨》。
这篇作品于次日在《苏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后,在苏州乃至全国迅速引起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现代快报》、《中国财经报》以及新浪网、光明网等网站予以转载或跟进报道。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柴米油盐,关乎大局。民生,非常具体;民生,也特别细微。它的每一个点滴,都会让人感受到社会的冷暖。把握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见证、检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也见证、检验着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作为江苏“两个率先”的先行军、全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苏州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创造了许多领先之举、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成为新闻报道的丰厚沃土。作为苏州最权威的主流媒体,《苏州日报》每年都在改版,但关注民生、推动民生改善的办报理念却一直在坚持、在强化。这十年间,《苏州日报》拿到的第10个中国新闻奖中,有关社保、民政等民生领域的新闻就占了不小的比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报纸环境下,作为民生新闻的重要产出条线,民政新闻报道既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更面临新挑战——如何走出以往民政新闻政策化、工作化、琐碎化的窠臼,进一步转变报道视角,改进报道方式,关注好社会发展中提升民生福祉的大事小情,作好民生政策宣讲者和鲜活历史的记录者,条线记者责任重大。
要挖掘好民政新闻这个“富矿”,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即在采访报道中,把条线上的重大、重要新闻,放在时代发展这个坐标上来观照、来考量,从中捕捉亮点,提升报道分量。大处着眼,就要求条线记者“胸中有大局”,平常要积极主动学习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精神,理解决策关键词,提高政策把握水平。
2012年是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首战突破之年,事关改革、发展、民生等方面的话题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全市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各地探索社会组织“孵化器”培育方式的热情空前高涨;老龄事业稳步推进,养老床位增加力度史无前例。造福苏州600多万人民的民心工程已全面启动,这些都需要我们用独特的视角去记录,让受众了解、感受城市发展的美好成果。
要挖掘好民政新闻这个“富矿”,还要坚持从小处积累。
今年以来,《苏州日报》和全国各地同行一样,让采编人员新春下基层,这给笔者很大启发。数以万计记者放弃休息,走进基层,沉下去“接地气”,和基层群众一起迎新春、过大年,加深了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增进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刊发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这就是从小处着手,尤其央视报道“采藕人的一天”让人印象深刻。春节,有些地方有过年吃藕的习俗,在餐桌上享用香喷喷的藕时,你会想到它是如何走上餐桌的吗?事实上它是长在湖底下一米多深的淤泥中,温度通常都是在-8℃左右,所以要想挖藕还需电锯破冰,就在这北京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挖藕人的一天,十分感人。
下基层采访,从小处入手,使民政新闻报道更加鲜活。在过去的一年,笔者多次来到苏州市社会福利院,来到孤寡老人、孤残儿童身边;来到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来到精神病人的床边;来到殡仪馆,来到火化炉旁,来到殡葬工人中间。孤残儿童想要有个爸爸、殡葬工人坚守在50℃的火化炉旁,沾汗的衣服都结起了盐霜……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最感人。抓住这样的细节,民生新闻才更能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