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王 彬 刘 冰 王 琪
1.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2.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吉林 132013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昔日富有人情味的医患关系如今被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所代替而逐渐变得冷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很多,其中医生的人文素养滑坡,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现今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造成的[1]。因此,重视和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
(1)在理念层面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其精髓在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2)在实践层面培养人文医学技能,其意义在于在医疗服务中能给患者更好的人文关怀。医学与人文密不可分,疾病是人的痛苦,是心灵的伤害,可见提高医疗质量,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
现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来自家庭和周围亲朋的关爱,使他们生活在阳光里,导致一些人缺乏同情心、极端个人主义、经受不了大的挫折,意志力不够坚强,对外部社会诱惑抵抗力不强,这给实践性很强的人文医学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医疗领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患者的漠视等违背医学工作者天职的行为严重影响到医学生,而正是这些年轻的学子,日后将成为医学界的又一批主力军,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人文素质教育未引起医学院校和医学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我国的医学院校虽然开设了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但仍以理论灌输及课堂讲授的说教方式为主, 医学生缺乏对病患情感体验的人文实践活动,也缺乏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而到医院就诊的患者都具有鲜明的心理特点[2],如焦躁、自我等;医学生缺乏人文实践活动,就不能了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情绪和需求,不能感受到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负担,不能体会到面对患者和家属时医务人员应该具有的关注、倾听、洽谈和沟通等技能。使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真正面对患者时,缺乏真正的人文服务意识和行动,缺乏对患者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并未对人文素质教育引起重视。教师更关注的是传授专业知识,大多数学生也只满足于获取专业知识,即使选修了人文素质课,也很少听课。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是否具备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有个别教师本身就缺乏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很难搞好素质教育。
患者需要医疗技术,也需要人文关怀。医师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即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3]。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高校办得怎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4]。现今的医生只注重躯体症状,忽视患者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只注重生物医学手段的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和亲情关爱。而当今社会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要求较高,医生缺乏沟通技能,就容易产生医患矛盾。面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临床医师综合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使患者获得人性化、优质的医疗服务的需要。
增大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使之与医学知识、医技水平并重;在医学生实习、实践中注重医术与医德的结合;引进对医德的综合评价与奖惩机制。人文社会医学教育的目的包括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服务技能两个方面。各医学院校都要注意拓展教师视野,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人文医学精神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让医学生在实践中站在患者的立场想问题,看问题,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途径出发去处理病患,充分体会病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真正理解医患交流的重要性,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突出了综合素质教育的特色。因此,实践性教育是实施人文社会医学教学的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5],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组织志愿者活动。组织医学生到医院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患者提供一些服务,包括咨询、帮扶、引导、接送等。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疾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负担,感受到就医环节和医院环境等对患者的影响。会增加自我对他人的关爱程度。
(二)开展患者需求调研。组织学生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评价和需求。
(三)开展床边人文关怀教育。教师在床边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传授对患者的关爱与尊重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尤其在问诊和查体时,就如何减少或避免器械检查的不适和如何保护患者隐私等细节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体现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
(四)开展患者心理特点识别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医患沟通应该通过问病史、检查、诊断及治疗等医疗过程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两方面进行交流。在医学生参加临床实践的过程中, 可采用观摩录像、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现场演示等方式, 还可以引进标准化病例系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增加对患者的理解和关爱,掌握医患沟通技能。如呼吸道感染患者需查血球分析,医生可向患者解释:该检查是鉴别属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然后决定采取抗病毒或抗细菌措施,才能针对性治疗,同时减轻经济负担,这样患者会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五)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针对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医学伦理道德、医师法律与法规、团队及团队合作技能、服务投诉等问题以模块形式培训,增加学生对于医疗环境和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认识。
近年来国内医疗纠纷上升,人们逐渐认识到医疗服务应该彰显人文精神,医师应该提高人文医学素质。医生的人文精神体现在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上。医德是发挥良好医术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6],这就要求医学教育首先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更新观念,言传身教,重视实践,把医学理论技能授课与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很好地结合,就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医学生,建立起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医患关系。
[1]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生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5
[2]季建林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0-135
[3]希波克拉底,赵洪钧,武鹏 译.希波克拉底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8-14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李蓉.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29-130
[6]郭永松.关于“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的辨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