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妍
安徽大学体育军事教学部,合肥 230039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公共篮球课,相关的篮球教育研究也已开展多年[1-4],这些研究无疑对传统的课堂理论加场地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互联网日益普以及不断倡导网络互动教学的今天,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则日渐显出:教学形式呆板、教学内容落后以及教学场地受限等等。为此,如何将日益普及的网络应用到传统的公共篮球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前,专门针对篮球的网络体育教育研究并不多见。张学领[5]对网络教学进行了研究,但该项研究侧重于教学系统的设计,并没有全面地分析网络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支撑环境的问题。类似从某一方面进行网络篮球教育的还有齐林[6],该文献对网络环境下的篮球多媒体课件制作问题进行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还缺少对公共篮球教育的全面研究,尽管实际上网络中早已有大量的篮球资源[7]。因此,我们拟从全局视角分析网络篮球教育,提出一套解决方案。
有一些研究者对网络在广义的体育教育中应用的感兴趣,比如,王鹏[8]概要性地研究网络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构建的方法和原则等。这一方面较多的研究侧重在如何将网络资源整合到体育教学中,如:仵美阳[9]对网络体育教学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陈征[10]提出网络体育教室系统;柴忠良等[11]提出网上公共体育选课系统、运动技能数字信息系统和校园网络环境下体育理论评价系统等3大系统等;李大平和陈光玖[12]则对网络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赵涛[13]从网络和体育相结合的文化视角研究网络体育文化的特征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我们认为目前针对网络体育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缺少从师资队伍到教学方法与评价的全方位的深入分析。因此,本文针对基于网络的公共篮球教学体系研究对其它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根据最新的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4],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宽带接入户达到1.55亿户,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个小时。可以看出我国网络的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报告也指出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而大专以上学历网民分别占整体网民的22:4%。这些数据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网民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也不难发现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热情很高。
目前的网络设施主要是传统的有线网络,如电信网和教育网。这类网格的特点是基础设施好、速度快和应用多。近年来,随着3G手机的推出和发展以及4G技术的试点应用,无线网络也渐渐普及。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网渐渐成为便捷的选择,也相应刺激了网络流量的增加,推动了网络的发展。
伴随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的是网络应用的不断推陈出新。代表性的应用包括:1)最初的新闻浏览和网页聊天;2)后来的论坛、搜索和独立客户端的聊天工具;以及3)如今的网上购物、网络电视和社交网络等等。网络应用越来越丰富的结果是网络日益成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具体联系到公共篮球教育相关的资源,网络中也存在很多。这些资源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赛事,另一类是教学。赛事资源已相当丰富。教学资源也有一些,但多以教为主,内容较单调,缺乏参与性。特别的,目前已有一些专业针对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网站,如浙江大学篮球精品课程网[15]。但这些网站普遍内容不完善,比如教学视频不足,没有论坛等等。
总结网络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目前的网络基础设施已比较完善,网络中的资源也相当丰富,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正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紧随这一趋势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渐渐向网络借力,但仍然没有充分挖掘网络的优势。
目前高校的公共篮球教育通常采取室内理论与室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室内的理论课侧重于原理和技巧的说明,室外则将理论知识付之于实际的训练与体会。由于篮球课的实践要求较多,所以理论课相对并不多且多采取黑板板书的形式。
但是,这种传统教育形式容易受到场地和设施局限。如果场地不足或者设施有损坏,那么实践教学就难以实现。另外,如果选课的学生较多,学生间的水平差距就可以较大,这样就造成一个教师很难同时指导,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理论课中的电子教案目前也没有普及,很多教师习惯于黑板直接板书的形式。这个方法虽在利于学生跟进节奏的同时,但却不利于课后的回溯学习。
针对上述网络蓬勃发展的现状以及高校公共篮球教育存在的不足,拟将网络的丰富资源以及其便捷高效的参与性引入到高校公共篮球教学中。我们从源头的师资建设开始设计一个基于网络的高校公共篮球教育新体系。
教师的整个体系实施的核心,因此,顺应网络普及的现实,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水平是首要任务。
由于公共篮球的教师基本上都来自于体育类专业的毕业生,因此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这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知识水平。需要对他们加强计算机与网络相关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专业英语、办公软件和网页制作等。课程以普及型的知识介绍为主。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增进他们对计算机与网络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完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其次,对于已经在职的教师要加强培训,对过去相关基础较薄弱的老师更是如此。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等级考试和参加办公软件、网页制作以及专业英语等方面的课程培训。还可以通过组织网络知识竞赛和教案设计大赛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网络相关的新知识讲座,学习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和应用。
最后,还要培养教师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不断自学各类新知识,以提高教学水平。
面对网络这样一种不断发展的教学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的软硬件及其后援支持水平。
硬件资源是基于网络的互联网篮球教育的基础。需要了解学校网络的硬件现状,积极参与其发展规划。比如,有的学校正在实施或规划无线校园。不同的硬件资源决定了不同的网络容量以及传输质量。还需要和手机网络以及其它各类移动网络的供应商保持联系。由于这些网络普遍带宽较低,因此对应用有较多的要求和限制。及时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将来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良好的硬件资源还需要有丰富的软件应用产品才能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参与性。这些软件资源可以包括教学中的一切教学和互动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材料。这些资源可以整合成一个公共篮球的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互动。这一平台将相关的网络、教学和互动内容均包含进去,主要包括的板块可以有:(1)篮球分级教学视频和课件;(2)NBA、WNBA、CBA和WCBA等重点赛事赏析;(3)任课教师博客;(4)论坛等几个方面。其中,第(1)条可以包括筛选过的网络中高质量教学视频和任课教师自编的教学视频和课件;第(2)条要根据当前的赛事不断更新,并对这些赛事视频有针对的进行技战术分类编辑和点评;第(3)条和(4)条主要是指互动型教学,我们将在下面的教学方法中介绍。
另外,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还要加强新设备引进、软件系统升级和人员培训,以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另外,还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维护小组,解决系统运行以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需求。
课程体系拟引入网络教学相关课程,并调整现有课程,以达到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和完善个人情操的目的。
首先,保持原有篮球专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同时对原有的内容可以适当压缩和改进。由于引入网络教学,部分技能教学改为网络参考视频的学习,教材内容安排与教学视频相配合一致。
其次,还要将其它课程中关于篮球的部分进行适度调整。与篮球相关的课程有《体适能训练》、《康复与保健》和《体质健康达标》等。这些课程在对篮球进行介绍时,主动提供一些网络源资链接,还可以加强网络相关内容的学习要求,以帮助学生尽快学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设置篮球在线学习和欣赏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制作教学视频;收集和发布经典的视频剪辑以及篮球名人的故事和访谈;编撰欣赏指南等。在线教学有利于学生课后学习提高,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篮球之美,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含意,激发学习篮球的热情。
教学方法要求将传统的模式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利用前面论述的软硬件资源,实现知识最有效的传递。
一方面,传统室内教学中引入电子教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篮球基本知识和技巧。电子教案也方便课后的学习巩固。另外,在上室内课时,还可以录像,以便远程学习或者通过网络在课后复习。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制作的教学平台进行互动教学。平台中的教师博客可以经常发表有趣的篮球史话、最新的热点赛事评论、篮球技巧、疑难解答和演示,以及上课心得体会等信息,以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创新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平台中的论坛主要用于师生间交流。论坛可以根据需要开设技术、课程、赛事和培训等相关的板块,通过师生齐参与的方式及时回答相关问题,讨论篮球相关热点问题,增加师生感情,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有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教学,因此,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不可缺少的。目前的教学评价系统并不针对基于网络的这一新教学体系设计的,因此有必须针对这一新体系研究设计评价方法。
首先,评价要充分考虑网络平台教学的特点,除了传统教学评价内容和方法外,还需引入对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的评价。另外,也对网络师生互动情况进行评价,以激励教师的参与热情。
另外,有鉴于目前教学系统不针对网络平台,可以设计一个针对这个新教学体系统的评价系统。系统可以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但在具体评价内容上增加了上述讨论的针对网络平台教学评价的内容。系统设计友好的界面,并可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平台上运行,以方便用户评价。
针对网络的日益普及,本文从师资队伍、软硬件资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尝试设计一个新的基于网络的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体系。该体系较前人的研究更加完善,针对性强,且具有较高的操作性。我们认为这一研究对其它公共体育项目的教育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宋士美.普通高校篮球专项课“分层次”教学的优势.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0(2):97-98,2011
[2]杨明明.普通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分析.体育博览,7:61,2011
[3]王巧云.高校篮球竞技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浅析. 湖北体育科技,29(1):80-82,2010
[4]谢叶寿,陈钧.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实践探索.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1(2):232-234,2009
[5]张学领.基于网络的篮球教学设计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4(8):92-96,2010
[6]齐林,刘政潭,刘志杰.基于网络的高校篮球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6(2):86-89,2010
[7]冯连胜.五光十色的网络篮球世界.篮球,2:26-27,2002
[8]王鹏.大学网络体育教学模式初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9(1,2):26-29,2010
[9]仵美阳.基于网络的体育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教学与管理,5:114-115,2010
[10]陈征.高等院校网络体育教室的建设与探讨.湖北体育科技,26(3):346-347、339,2007
[11]柴忠良,王戌楼,赵英豪.网络体育教学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现.石家庄学院学报,12(6):68-73,2010
[12]李大平,陈光玖.论网络体育课程的建设. 体育世界(学术版),4:25-27,2007
[13]赵涛.高校体育教育的网络体育文化建设初探.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1(S2):39-41,2006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1
[15]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篮球精品课程网. http://jpkc.zju.edu.cn/k/607/dzja-gg.html,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