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银器中外来文化的本土化研究

2013-01-28 10:22刘均建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3期
关键词:金银器外来文化纹饰

黄 慧 刘均建(.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0;.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一、我国传统金银器综述

我国古代传统金银的发展是绚丽多彩、华光四射,每一时代都具有其独特的面貌。在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出现了小型的黄金装饰品,金银器皿则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金银工艺主要源于青铜工艺。到了两汉时期,金银制品数量、品种增多,工艺日趋成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的部分金银器在纹饰、造型、工艺上都有浓郁的萨珊王朝的风格。其中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发展的繁荣鼎盛阶段,这一时期金银器皿数量剧增、品种丰富多彩,造型与纹饰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吸取域外因素并融汇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唐代金银器终于形成了独立的风骨。唐朝以后,中国金银器的发展总势趋于保守,但宋代金银器工艺也开创了清秀典雅的特点。明清以后,金银器与宝石、玉器相结合的镶嵌工艺盛行,造型愈趋多样化,纹饰繁缛富丽,制作工艺也更为精细复杂,整体呈现出富丽堂皇、高贵与权势的特征。

二、外来文化对传统金银器的影响

传统金银器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受外来优秀异域风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及唐代,主要有来自罗马、萨珊、粟特、印度等国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造型方面、纹饰方面、工艺等方面的影响。

1.外来文化对传统金银器的造型影响

外来文化对传统金银器的造型影响主要有唐代的金花银盘、胡瓶、高足杯、带把杯、长杯等器具,这些器具明显表现出与我国传统金银器造型上的异域风格。

金花银盘,指饰有鎏金花纹的银盘,其特点是盘周围留出空白、中心錾刻或模冲有动物主体纹饰,纹饰上使用鎏金的手法,使器物呈现出白底黄花模样,形成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此盘受到中亚、西亚金银器的影响,在盛唐时期十分流行。

高足杯,也称马上杯,酒具,口微微向外撇,接近底部处显得丰满,底部下承高足,故名高足杯。传统金银器的高足杯可能是受罗马拜占庭器物形制的影响而制作的。

多曲长杯器型,源于萨珊王朝,曲法有长杯的每一曲都从器口直通器底,即竖向分瓣式,也有不通器底的横向分层式。多曲长杯因分曲使外部凹陷进去而内部形成凸起的条梭,而不是光滑的杯体。在中国传统器皿中,除了汉晋时期的耳杯,并不流行长形器皿,多曲长杯体的造型更未见到。

带把杯,杯体呈八棱状、圆筒状和圆底碗状,底部有带喇叭状外侈圈足。金银器物口部至腹部有环状把手,把手上部有椭圆形指垫,垫上装饰有浮雕人头像。此类带把杯在传统器皿中亦是少见。

胡瓶,其特征为广口,槽状流,细颈,溜肩,鼓腹,最大弧度在腹下部,硕长挺拔,流口在器身项端口沿部。唐朝胡瓶独具特色,盛极一时,其中最具代表的唐三彩骆驼的背上亦挂着胡瓶。

2.外来文化对传统金银器的纹样影响

外来文化除了对金银器造型影响外对其纹饰也有较多的影响,而且越是早期的器物,所受到的影响也越大,来自域外的纹样主要有:

摩揭纹,摩揭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神异动物,被尊奉为河水之精、生命之本,也有人称其纹样为鱼龙变纹。常见于古代印度的雕塑和绘画艺术中。东晋时期,随着佛经的汉译,摩揭被介绍到中国。由于它与我国的龙在外观上有些相似,因此被看成吉祥图案。到了唐代,它成为金银器纹饰中较为常见的装饰图案。

立鸟纹,唐代金银器上的鸟衔花草、缓带或方胜等纹样均为立鸟纹,这些纹样受到了萨珊金银器的影响,唐代的立鸟纹大多姿势优美,体态生动,尤其是发展到后来,它们以成双配对的形式出现,增添了飞腾的动感。

翼兽纹,有些银盒顶部和底部的中心饰有带冀的狮、鹿等纹样,周围环绕麦穗纹圆框,此类纹饰称为翼兽纹。这种装饰方法在萨珊和粟特银器徽章式纹样上较为常见。

缠枝鸟兽纹:金银器上的纹样常使用缠枝忍冬、缠枝葡萄纹,其中穿插飞鸟走兽。而公元前后的地中海、黑海地区,曾非常流行葡萄卷草间点缀禽兽的纹样。缠枝鸟兽纹有可能是在中国传统云气纹样的基础上揉合了外来纹样的特质而形成的。

联珠纹: 在团纹的四周边饰以若干小圆圈,如同联珠而得名,常用于装饰主题纹样周围,用圆环围绕,形似一串联珠,故称联珠纹。在唐代前期金银器上极为多见,主要来自波斯萨珊和粟特艺术。

3.外来文化对传统金银器的工艺影响

捶揲工艺,中国传统金银器在早期主要采用的来自于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虽东周时期就已出现捶揲工艺,但是始终没有受到广泛地采用。到了唐代,受粟特、萨珊文化的影响,金银器中锤揲工艺变得非常普及,除了造型采用锤揲技术,主题纹样也常常是先锤出轮廓,然后进行细部雕刻,形成浮雕式图案。

凸纹装饰工艺,又叫模冲,即事先将制作好的模具在金银器表面冲压出凸起的图形,其特点是图案清晰、主体纹饰突出,具有优越的装饰效果。如舞马衔杯纹仿皮囊式银壶、鎏金弧纹银盘、鎏金龟纹银盘都是采用凸纹装饰工艺制作而成的。此工艺在唐朝时期亦是十分普及。

4.传统金银器中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传统金银器就受到自北方的斯基泰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当时表得有些生硬突兀。如内蒙古阿鲁柴登匈奴墓出土的“鹰形金冠饰”,此冠饰表现雄鹰俯瞰狼羊咬斗的生动情景,揭示西北大草原中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动物咬斗纹在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较为少见,而“鹰形金冠饰”主要将斯基泰风格的怪兽形象替代为北方名族所熟悉的虎、牛、羊、狼等动物形象,装饰风格保持斯基泰文化,但制作工艺和装饰内容已被改变。

传统金银器发展到了后期尤其是唐代已变得水乳交融,了无痕迹。造型上与外来器物相似,但又不完全一致,即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有一定的选择性,适合于我者取之,不适合者去之,并将外来纹样与传统纹样融为一体,纹饰逐渐丰富,并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例如金花银盘,将圆盘中的动物纹样代之以唐代流行的宝相花类、缠枝花类或宝相花与徽章式纹样。采用的方法是把内在的和外来的都融会在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体系下,并使之发扬光大。总的来说,传统金银器发展到唐宋以后,不论是在造型还是纹饰上对外来文化都是纳新固本,形成了独特的交融发展模式。

三、传统金银器的文化交融的成因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斯基泰文化到唐代的粟特、萨珊、拜占廷等多种域外风格的影响,金银器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直都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这与各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统治者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商周至秦汉时期,传统金银器的东西文化交流尚且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受到局限,那么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文化昌明、社会安定的时期,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是促进传统金银器文化交融的主要成因。此时的传统金银器在经历了百余年纳新固本的探索后,已经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过程,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

[1]陈安云.从摩羯纹银盘看中外设计交流[J].美与时代.2011.12

[2]谭前学.唐代金银器中的外来影响.[J].荣宝斋.2006.3

[3]赵琳.唐代金银器造型与装饰的外来影响及本土化[J].博物馆研究.2008.6

猜你喜欢
金银器外来文化纹饰
吐蕃金银器纹饰中鸟形象的起源与文明演变试论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藏族日常纹饰与文化符号研究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雕漆纹饰的修复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