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开滦东方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王学羽
据统计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85%都是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如果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在查找接地点和处理接地线路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整个电网的非故障相电压一直升高到额定电压的倍,很容易在其它电气设备的绝缘薄弱点出现绝缘击穿现象,造成第二个接地点,发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造成同网异地的两条供电线路同时跳闸,因而扩大了停电故障范围。
有关异地两相短路电流的计算问题,可通过“零序阻抗拆分法”[1]通过手工计算或者计算机算法[2]来实现。
但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如何配置全系统的继电保护,避免发生异地两相接地短路时两条线路同时跳闸,即在这些分别处于不同地点的两条线路中,具有选择性的只跳开一条负荷重要程度低的线路,使其迅速跳闸;而继续维持重要性高的线路短时单相接地运行,直到有序退出运行状态。上述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1 当前微机综保系统的现状
近年来,微机综合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对各种电力设备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整个微机综保系统,又是由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组成。从测控装置所保护的设备种类,可划分为针对于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母线、电容器、母线并列、母线解列、自投装置、线路光纤纵差的多种测控装置,从测控装置所保护系统功能来看,又可划分为针对电压无功、低频减载、故障录波等测控装置。
从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保护测控范围上,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作用于变电站内保护单台设备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如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微机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2)作用于变电站内保护电力系统稳定的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如:微机电压无功综控装置、微机线路(轮切)解列装置、微机线路解列装置等。3)作用于两变电站之间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如线路光纤纵差测控装置[3-4]。
2.2 微机综合保护系统遇到的问题
要解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异地两相短路故障的线路保护,或者解决整个区域低频减载保护等问题,仅依靠本站内保护特定的电气设备的微机测控装置,如微机线路测控保护装置、微机发电机保护测控装置等,是不能够满足电网系统的综合保护要求。因为,上述这些故障都是由个别的单独故障引起的系统性故障,要想从系统上处理解决,以达到处理结果最优,应主要侧重于建立本区域智能型的综合保护测控系统来统一分析、判断、选择、启动和实施。
3.1 智能型区域性综 合保护测控系统
所谓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就是用光纤将系统内多个变电站的微机线路测控装置连接起来。将各变电站线路的三相电流、电压数值、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状态的数据采集值,汇集到枢纽变电站的中心前置机上,实现枢纽变电站的中心前置机,对整个区域性电力系统进行综合测控。系统构成是:使用高速的数字传感器,采集、传送电流、电压信号、开关开闭等信号;使用光纤高速传输,数据的双向传送,达到实施监测与控制;使用中心前置机、大容量存储器,高速处理实时信息;从控制功能上讲,应具有智能性、自愈性和事故预防能力以达到区域系统最优化,可根据故障特性和系统状况,确定需要控制或者跳闸的线路,临时远程修改某线路的继电保护整定值,或者配置延时或短时闭锁功能,以达和实现到系统最优实施的控制(如图1)。
图1 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结构Fig1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
3.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构成探讨
异地两 相短路故障保护的测控,是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的部分功能之一。将其动作过程可举例说明(如图1):如某一区域型35kV电力系统,由上级110kV系统相联络的枢纽变电站和自备热电厂和一些变电站组成。当336线路A相发生了单相接地时,由于非接地相电压升高倍。如果在处理接地故障的过程中,368线路C相因为电缆头绝缘薄弱被击穿,又发生单相接地。即异地两相接地故障。
如果没有装设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由于368、336开关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的时限都是0.3秒,两条线路将同时启动过电流跳闸,两条线路同时停电。
图2 异地两相接地短路故障保护控制Fig2 The phase-to-phase grounding fault in different spot protection control
但如果装设智能型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系统内各变电站的电流、电压数值、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接通和闭合状态等数据,将被上传到枢纽变电站的前置机上,经计算机处理、运算,进行如下系统处理:1)根据事先存储的线路负荷重要程度序列表,选择重要程度低的线路,优先启动跳闸指令,跳336开关。2)而对负荷重要程度高的线路开关,采用延时启动跳闸指令,延时0.3秒(即0.6秒)跳368开关。3)336跳闸后,其接地点被切除。336单相故障电流消失,336A正常负荷电流被上传的前置机,368延时保护又被恢复为0.3秒,可继续向用户供电直到有序退出运行和进入检修状态。从而避免两条线路同时跳闸,尽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线路停电范围。将已经接地的故障线路推出运行(如图2)。
如对于低频率减载保护系统,可根据频率下降值,计算出负荷的总切除量,再根据事先存储的线路负荷重要程度序列表,分配切除量,确定并启动开关跳闸。
通过探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配置,可为我们电网技术改造工作提供如下借鉴作用:
4.1 智能型的区域性综合测控保护系统,是智能电网区域化的具体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保护,又是智能型区域综保系统的部分功能。将现有电网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逐渐完善系统自愈功能,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增强经济社会生活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 在枢纽变电站的前置计算机,是整个区域性系统的神经中枢,不仅能承担着对系统运行实时监测功能,还承担对系统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处理功能和系统内继电保护等自动装置修改和控制功能。
4.3 传输信息所用的光纤,不仅承担着数据、信号传输。还承担着修改命令和控制指令传输,具有高速性和双向性。
4.4 系统控制技术要求特点是:系统内的控制参数、继电保护定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系统当时的运行方式、线路运行状态,以系统效益最大化,处理方案最优化的原则,根据实时数据计算结果所确定的。具有实时性和智能性[5]。
[1]王学羽.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异地两相短路故障的案例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9).
[2]米麟书,刘芳宁.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两点异相接地故障计算[J].四川电力技,1990(1):24.
[3]郑南章,曾锦松.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误区[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
[4]张兆云,刘宏君,张润超.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间光纤纵差保护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
[5]方汀,王宽,陈佑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若干问题阐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