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殿臣
(辽宁清原县杨树崴林场,辽宁 清原 113308)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 Zucc.)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是东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但红松生长速度慢,定植十多年后才郁闭,在此期间如能充分利用行间的地表,套种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这一山野菜兼中药材植物,既不影响红松正常生长,又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很高的经济效益,东北山区红松造林面积巨大,其套植玉竹潜在的价值也非常可观。
初造红松林,一般行株距为(3~4)m×(2~3)m,苗木类型可以是播种苗,也可以是红松嫁接苗,苗龄一般为3~5年生,顺坡成行。坡向以北坡为主,亦有东坡及西坡,山脚处可以是南坡向。坡度10°~20°。土层厚度应大于25cm,土壤质地最好是壤土,土层中石砾、石块含量尽可能小于20%,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8%,pH为5~5.6。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或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对选择进行玉竹套种的红松林地进行整地。清理掉红松林内较粗的杂树,连根刨掉较细的杂树。将枯枝落叶临时堆于株间。距红松栽植穴30cm远,用锋利板镐刨行间地表20cm深度,拣出石砾、石块、树根,堆积于红松行上株间。顺坡向行向,依行距宽窄,做宽、高为(1.3~1.5)m×0.1m的床,同一行内可做2个床,长度视坡体及地形情况而定,一般为25~50m。向床表撒禽畜精肥,用量不少于500mg/667m2,用耙子搂2~3次,使土与粪充分混合,也使床土细碎平整。用铁锹拍实床的两侧和两端。
玉竹主要用根状茎繁殖。在9月玉竹地上茎叶枯黄后,在山上挖取直径大于0.5cm的野生或人工栽植的根状茎,选用白嫩、丰满、有光泽的作为种根,细瘦、变色、发软的根茎不能选用
掘出玉竹根茎后,为打破其休眠,可将块茎放在0~5℃环境中进行低温沙藏,约20~25天左右,完成休眠,然后在强光下晾晒2~3天,以杀死块茎表面的病菌。然后进行种根催芽,将根状茎贮存在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80%~85%的室内。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以保持空气湿润。经25~30天的催芽处理,当根状茎上发出的幼芽长到1.5~2.0cm长度时,即可准备床上栽种。
10月底至11月初土壤结冻前或4月下旬土壤解冻后进行床上移栽。横坡向即横床向每隔20~25cm开一深度为5~6cm的沟,将种芽向同一方向倾斜摆入沟内,种芽距为10~15cm,回土厚度4~5cm,栽植密度10000~12000芽/667m2,种根重量为200~300kg/667m2。向沟内投放种芽时,每段根状茎应有1个短面粗壮的芽,若芽稍细弱,每段根茎应有2个芽。根段长一般为5~8cm。
种芽栽植后,应立即向床上浇1次透水,以利于秋栽后床表土壤湿润或春栽后种芽顺利出土。过3~5天,再第二次浇水。种芽出土后,土壤潮润即可,不必过多浇水,以防烂根烂芽。6~8月遇过度干旱,应安排浇水。6~7月份幼芽长出后,应向床上追施一次硫酸铵,施入量为10~15kg/667m2。从移栽到种根采收期间,每年5~8月,应及时清理床面及步道上生长的杂草。
玉竹主要病害为叶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先从叶尖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呈紫红色,中间褐色。从病斑处渐向外蔓延,使叶片呈现淡白色,枯萎而死,7~8月多雨季节发病较重。防治措施可以采取秋季叶茎枯黄后及时清除;初见发病时,喷50%退菌特1000倍液,每10天1次,2~3次可有效控制。害虫主要为蛴螬,咬食地下根状茎,可使植株生长衰弱以至枯萎。防治措施可采取成虫盛发期人工捕杀或向植株上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
玉竹的主要收获器官为根状茎及嫩茎叶,每100g鲜品中含胡萝卜素5.4mg,维生素B20.4mg,维生素C 230mg。还含有钙、镁、磷、铁、锰、锌、铜等营养元素。食用玉竹具有止渴、润燥作用,可增强体质、抗病、防病、止咳润肺、清热润肤。对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也具有一定食疗效果。根状茎移植后第3~4年,既可采摘嫩茎叶也可以掘取根茎。4月中下旬,当嫩茎叶长至10~15cm高呈苞片状,叶片未展开时,近地表留2cm长度摘下嫩茎叶,1年只允许采摘1次茎叶,否则影响根状茎加粗加长生长。秋季茎叶枯黄或早春出芽前,用板镐或铁锹掘取地表根状茎。采回的嫩茎叶,用开水焯后即可炒食或煲汤;掘出根状茎后,用清水洗净,去须根,切成2~3cm长的段,开水焯后可凉拌、炒食或煲汤。
[1] 陈瑛.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 刘合刚.药用植物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 徐践.野菜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