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评论员
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基本特点。发展煤化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对减少我国能源的对外依赖、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我国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增长点。从“十一五”开始,在政府规范和推动下,拥有资源的煤炭企业以及国有大型能源企业、民营企业都纷纷介入煤化工领域。煤化工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目前的投资规模已上万亿元,仅批准建设的大型煤化工示范项目就达15个。
在高油价背景下,新型煤化工的比较优势明显。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发展潜力很大。对于国内大型煤炭和石化企业,煤化工更成为拓展产业链、实现结构调整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我国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技术已经取得突破,进入产业化阶段。但煤化工产业要想具有竞争力,必须解决好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污染的控制问题。如巨大的耗水量和巨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就是煤化工发展必须解决的两大难题。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按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发展规模,煤化工每年将产生2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这将对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构成巨大挑战。解决好碳排放和其他环节的污染问题,走出一条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是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着力搞好产业规划和监管。煤化工产业是一个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升级型产业,政府必须严格管理,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做好行业发展规划和规范,确保行业有序健康发展,防止盲目上项目,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国家发改委一直在加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准入门槛:煤制油规模在300万吨/年以上,煤制甲醇和二甲醚项目规模在100万吨/年以上,煤制烯烃项目规模在60万吨/年以上。并着力推进大型示范项目,确保了煤化工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但各地在煤化工上的盲目扩张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在建的项目规模远远超过国家规划。因此政府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煤化工产业的规范管理,避免产业的盲目无序扩张。煤化工最大的问题在环保,政府应着力加强环保监管,应专门制定针对煤化工行业的环保监管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使煤化工产业成为一个能真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的新兴产业。
大力加强技术攻关。煤化工要成为新兴产业,必须通过提高技术来满足绿色低碳的要求。为此,应大力推进技术攻关,围绕高效利用和清洁转化这两大目标开展技术研发,特别要着力解决耗水量大和二氧化碳利用问题。应以开放的态度,组织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以尽快取得技术突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试验示范工作,这对于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化工企业应加快研究攻关,尽快找出切实有效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和解决方法,使煤化工走上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积极推动多产业合作。煤炭资源企业往往缺乏化工技术经验,石化企业有技术却没有资源,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煤化工产业从一开始就具有跨行业联合的特征。目前国内多数大型煤化工项目都是煤炭、石化、电力等行业的大型国企强强合作建设的,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也符合化工行业发展的潮流。煤化工只有与其他相关行业联合,实现多产业联产、共生,不断延伸产业链,才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而实力雄厚、不追求短期利润的大型能源国企作为煤化工产业的主体,可以成为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这种多产业大型能源企业合作的发展模式应大力推广。
加快推进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我国煤层气的遭遇一样,国内的几个煤化工示范项目建成后不能正常生产,主要是由于没有配套的管线将生产出来的气体或油品运往消费地。我国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煤炭资源富集的新疆、内蒙古等西北边远地区,把产品运往外地的配套管网建设是制约煤化工发展的一个瓶颈,所以必须加快推进与煤化工配套的管网及其他设施建设。政府应适度放开在油气管线建设方面的限制,让能源企业都能参与管网建设,才能加快我国能源管道建设步伐,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
目前各地煤化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只有加强规范和监管,坚持走绿色低碳的技术转型发展之路,我国煤化工产业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