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为戒”还是“引以为鉴”
——浅谈后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时代

2013-01-26 08:55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13期
关键词:信息化施工建设

◎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 玮

1、施工企业信息化概况

随着我国近年来基建项目的大量增加,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确保支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作为基础产业的施工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增加;施工企业信息化,就是将施工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施工企业管理涵盖了从投标到竣工的一系列内容:项目现场、投标、合同、预算、成本、进度、物资、设备、安全、质量、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全面整合施工企业的所有业务内容。及时有效地为施工企业的不通管理层提供相应、准确的数据信息和决策支持,从而及时地得到最直接的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历史

关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九五”期间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相应的发展规划等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但是因为各方面原因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企业信息化发展很不理想,施工企业根据其特点在初期更是举步维艰。2000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十五”期间“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作为对“十五大”精神的贯彻落实,2001年,原建设部发布了“建领域信息化工作基本要点”,提出“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的建筑行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同时在建设领域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随后,针对建筑业,建设部在2003年又发布了“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住建和城乡建设部又发布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用来指导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为了提高施工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规范资质管理,促进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发展,重点针对技术水平高、融资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在2007年原建设部颁布《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首次明确指出信息化考评作为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考评标准之一,把施工企业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施工特级企业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放在比所有工作都重要的核心工作位置上,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更是提高项目管控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3、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企业特别是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特别是在特级资质考核时期,在满足资质标准的根本要求的前提下,为企业提高业务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与构架,提供现代管理的手段。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别是在特级资质考评催化剂的作用下,完全改变了有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方向,为了应对特级完成任务为主要前提。这样从整个市场大环境促使全行业对信息化有了初级认识,但是这也在某些程度上阻碍了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观念问题

作为传统行业的施工企业,由于固有的生产模式、管理思想、业务流程已经在企业内部乃至行业内部运行已久,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信息化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意义和深渊影响,不论从企业基础业务,到管理水平的提升,乃至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等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管理理念上,对于信息化是被动地接收,很多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只是停留在完成上级与领导交代的任务或是做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一方面,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仅仅追求软件的品牌、档次和功能,并没有从根本认识到企业自身的管理特点以及行业发展,从而在运行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片面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好高骛远、立竿见影、盲目追求做大最强,对于信息化的发展的认识没有从实际出发,希望信息化能在短期内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绝大部分问题。

3.2 施工企业自身特点

施工企业作为传统企业,自身特点具有分散性、流动性、非标准性。这些特点使得集约化管理、模式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共性和难题,也制约了施工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发展。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一直处在低水平,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手段没有提升,对于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严重滞后于其它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从管理上实现集约化和标准化;从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现状而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上仍是粗放型管理,因此信息化发展困难重重。

3.3 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偏低

为了应对特级资质信息化的考核,从2007年开始,特级施工企业基本上都加大力度、全面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从硬件、软件多方面入手,按照考核标准逐条要求,全面开展,但应用效果却不理想,应用水平较低。很多施工企业基本上没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并不明确,所以会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3.4 缺乏有效科学的信息化制度

从应用中才能最终体现信息化本身的价值。但是要想顺畅的应用系统,企业必须有科学的信息化制度,有一定的行业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同时还要配合企业自身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系统在各业务层面能够有效开展,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有效沟通和交流,实现业务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3.5 缺乏行业、企业的信息标准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目前我国现行没有一套完整的关于施工企业信息化标准,这无疑是影响施工企业信息化进度前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施工企业信息化推行过程中,企业没有标准可依、没有一个衡量的尺度;另外企业自身又缺乏技术的规范化和对信息化标准的认识,不注重资源积累和共享,而是一味盲目地上数据、上系统,最终没有任何根基的大树即使长得再茁壮也会最终枯萎。

4、施工企业信息化如何发展

施工企业中,信息化实际上处于一种支撑地位,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坚实的基础,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高效传递、信息快速处理与共享的一种手段。只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发挥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不能单纯地去要求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产出比,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支撑平台来评价。

信息化发展道路不是一条平坦大道,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秉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待他。它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时不能盲目追求结果,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是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需要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资金状况,信息化应用程度,分阶段、适度推进。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4.1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

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一是观念问题,就是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这个认识要从上到下贯彻始终。“一把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泛指各业务系统不同层级的一把手,要求把信息化需要由专人负责,是一项具有“无形专业技术”的工作,需要负责人能够对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充分了解、严格控制,不能使业务审批流程走形式主义、空架子不实用,而是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上升到企业的决策、管理各个方面,从本质上实现信息的目的。另一方面,因为是“一把手”来抓,那么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级组织、各项业务的更容易协调,岗位职责、利益分配更加明确,不论是纵向开展的本部门业务还是横向开展的部门间合作业务都能顺利开展。因此企业信息化进行,需要各业务部门不同层级的一把手不仅能够认真学习信息化知识,负责好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信息化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和其他部门沟通工作,打破各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以保证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的畅通无阻。

4.2 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

由于施工企业自身的特殊业务以及经营模式,对于信息化最初的理解是一些业务信息的处理、是对原有业务流程的使用上系统、或是简单的任务由计算机代理手工工作。然后信息化建设要与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相结合,要从根本上改造施工企业的管理问题,靠信息技术梳理、优化,进而改进原有不合理的业务流程,甚至是用信息技术重新制定崭新的业务流程。这样才能让施工企业在完善管理的同时,逐步建立完整的业务流程体系、业务管理模式以及规范的标准。建设施工企业信息化务必和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相结合,只有企业自身管理完善、流程梳理清楚,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开展,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增强思想意识和观念转变。

4.3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

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思想意识必需加强,从最初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开始就要保证各环节的真实性,正确性,从而才能为最终的决策支持提供可靠的依据。从企业的战略目的和规划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组织体系,规范信息化规章制度,制定企业信息化任务与目标,建立信息化资金保障体制,健全严格的信息化考核体系,最终实现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4 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化标准

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之一是信息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是有一个统一标准。在遵循国际、国内和行业规范标准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特点以及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程度,以及全面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既能满足现状又有一定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建立出一套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标准体系,需要依托于施工企业的特殊业务,同时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最终为施工企业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坚实的执行基础。规范、科学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发展乃至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所以,信息化的标准体现在构建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在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系统包含:项目业务管理,项目组织机构设置、职能、权责分配,项目管理业务流程运行,项目管理信息传递以及项目管理规范制度等。只有逐层展开,由小到大,逐步延伸,才能将信息化标准逐渐完善。

5、结论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达到了一定高度的条件下,就是把信息系统和管理结合应用,相辅相成,最终使信息化系统成为施工企业管理基础工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企业的执行力和资源力共同组成。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内外结合的工程,不仅要求加强对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水平来提升企业资源力的建设,而且还要强化单位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度,从企业的管理模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实现管理效率的逐步提高,资源的优化重组,使施工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够更规范、科学、系统、有效,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信息化施工建设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