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青少年顽固性头痛验案两则

2013-01-26 05:35:05陈爱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三阳泻法三针

陈爱明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441000)

在学习压力及各种因素影响下,青少年顽固性头痛时有发生,多无特效方法治疗。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方法治愈2例,兹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男,14岁,2007年7月12日初诊。反复头痛10年,3~4岁时起病,前额及太阳穴处疼痛,以早晨为甚,无流涕。行头颅及鼻窦CT检查无异常,脑电图正常。经多方治疗无效。现仍时有头痛,性情急躁。检查:神清、精神好、呼吸平稳、口唇红、咽部无红肿,舌红苔白,脉弦。颈软,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诊为顽固性头痛,辨证为肝阳上亢之头痛。治疗用疏肝、潜阳、舒经、通络之法。针刺百会、智三针(神庭、本神)、太阳穴(双),每日1次,针用泻法,留针1h,运针2~3次。口服方药: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炒白芍10g,石菖蒲10g,石决明10g,葛根10g,白菊花10g,焦山楂10g,神曲10g,炒麦芽10g,僵蚕10g,甘草4g。水煎服,每日1剂。针药并治,3日痛减,7日病愈,随访3年未再复发。

病例2.患者,男,14岁,2007年8月4日初诊。反复头痛5~6年,阵发性双侧颞部头痛,呈游走性,无规律,痛剧时伴恶心,睡眠后能够缓解。行头颅核磁共振、脑电图检查无异常。来诊时仍时有头痛,心烦易怒,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检查:神清、精神好、呼吸平稳、眼压正常、口唇红润,舌红苔薄黄,脉弦。颈软,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诊为顽固性头痛,辨证为肝阳上亢、痰阻络脉之头痛。治疗用疏肝、潜阳、醒脑、开窍之法。针刺百会、智三针(神庭、本神)、太阳穴(双)、印堂,每日1次,针用泻法,留针1h,运针2~3次。口服方药: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炒白芍10g,石菖蒲10g,蝉蜕10g,僵蚕10g,葛根10g,丹参10g,钩藤10g,焦山楂10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3日未再诉头痛,纳食、精神好转,继续针刺上穴,中药去僵蚕,加石决明10g,继服4剂。共治疗1周而告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学习成绩较前明显进步。

讨论

《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该两则头痛当属“头风”范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两患儿均处于青春期,思想正值“叛逆”阶段,每易形成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为刚脏,其气易逆易亢,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而头痛。百会又名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会元针灸学》载:“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其属督脉腧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该穴位于头部,头为诸阳之会,本穴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又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而“百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与足厥阴肝经之会。取穴百会并且用泻法具有良好的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医学研究表明,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百会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以百会为主穴,配合智三针、太阳、印堂等穴共奏醒脑开窍、舒筋通络之功。口服汤剂取小柴胡汤意,柴胡、黄芩一升一降调畅枢机,配合祛风通络、祛湿开窍之品,达到平肝潜阳、通络止痛目的。针药并用,取得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三阳泻法三针
Assessing edge-coupled interdependent network disintegration via rank aggregation and elite enumeration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太阳穴
饮食科学(2016年9期)2016-11-18 16:25:26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神搜王奇遇记
顺时针揉腹通便 逆时针揉腹健脾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