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雪,刘英鸽,杨 婷
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12
光谱半定量分析,采用火焰发射光谱法来完成,是无机元素定性的一种有效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需要知道试样中元素的大致质量分数,不需要知道其准确含量,例如进行金属测量、区域地质普查、地球化学找矿或填图、化学分析方法选择等;另外,有时在进行样品定性分析时,需要同时给出元素的大致质量分数,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采用光谱半定量分析。其方法有6 种:黑度比较法、谱线呈现法、匀称线组法、阶梯减光器法、标准黑度纸法和黑度测量法,本实验采用黑度比较法对岩石、矿石进行半定量全分析。
①电极:下电极为直径3 mm×3 mm×0.5 mm,平头柱状,上电极为圆锥形,水冷电极夹。
②蒸馏水:一次蒸馏水。③WP1 型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刻线1 200/mm,三透镜照明系统,中间光栏5 mm,狭缝5μm,中心波长280 nm
显影液 A 液:称取10 g 米吐尔、260 g 无水亚硫酸钠、50 g 对苯二酚(加热不宜过高)定容至5 000 mL 水中,摇匀,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在冰箱内冷藏保存。 B 液:称取200 g 无水碳酸钠、10 g 溴化钾(加热不宜过高)定容至5 000 mL 水中,摇匀,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在冰箱内冷藏保存。
定影液:称取1 200 g 硫代硫酸钠(海波)、75 g 无水亚硫酸钠、75 mL 冰醋酸(98%)、37.5 g硼酸和75 g 硫酸铝钾(硫酸铝钾)溶于水中,定容至5 000 mL,摇匀,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在暗房内保存。
相板:天津紫外Ⅰ型感光板。
将所分析的样品倒在一张空白干净的纸上,把样品装进电极中压紧磨平,滴两滴蒸馏水,烘干。
将9 cm×24 cm 感光板裁去约1/4(留作硼或锡、银定量分析)放于相板盒中,左右各离约两个手指的距离。
采用交直流电弧发生器,电压220 V,三级交流电,三次曝光,两次板移。第一段5 A 起弧5 s后升至13 A,35 s,以易挥发及部分中等挥发元素为主;第二段13~15 A,以中等挥发元素为主;第三段18 A,70 s 后一直曝光到样品烧完为止,以难挥发元素为主。
取显影液中A 液、B 液按1+1 混合,温度 18℃,显影120 s,放于定影液中30 min,至感光板完全透明为止,捞出,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阴干,等待备用。
并记下230~350 nm 范围内各大波段特征铁谱线组,利用铁光谱标准图,找出各元素谱线在感光板的位置,并与标准系列进行黑度比较给出待测试样的含量。
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将试样与标准按分析条件同摄在一块谱板上,然后将二者的绝对黑度进行比较,看样品元素线的黑度相当于标准中哪一条线的黑度,则该元素的含量就相当于这一标准的含量。例如分析矿石中的锡,即找出试样中灵敏线317.51 nm,再以标准系列中的锡317.51 nm 线进行比较,如果试样中的锡黑度接近于3×10-6,则可表示为样品锡的含量。
当两条谱带都有时,那肯定是有别的元素干扰。含铀和钍的谱线会很乱,一般稀土矿中才会含有铈和铟,谱线会很乱,很难辨别铁谱线,如铟303.94 nm 与铁线重合,铟是易挥发元素,铁是中等挥发元素,只要第一条的谱线黑度大于第二条,且在Fe ﹥10%的情况下,就可判断有铟存在。
根据不同元素的难、易挥发程度选择所看的谱带:易挥发元素出现在第一条谱带上;难挥发元素出现在第二条谱带上;中等挥发元素两条谱带都有,见表1。
表1 光谱半定量常用元素分类Table 1 Element classification of the semiquantitative spectrometric
表2 光谱半定量常用元素波长、检出限及干扰元素Table 2 Wavelength, detection limit,and interference elements of the semiquantitative spectrometric
有些元素是共存的,如Ga 和Al,Zr 和Hf,Nb和Ta,Cd 和Zn,In 和Sn 经常共存,表2 中列出了常见元素的检出限以及干扰元素。如钨289.64 nm检出限100×10-6和289.60 nm 检出限200×10-6两条线离的很近,在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钨时,我们通过294.69 nm,检出限100×10-6这条谱线来判断。
例如造岩元素:钾只查344.62 nm 和344.72 nm 的谱线,根据其出现与否判断其质量分数大于或是小于1%;硅的6 条谱线均出现,就判定其质量分数大于10%;钙出现自蚀时,其质量分数大于10%,有些方面很难用文字表达,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并不断用定量分析或标准数据校正议谱的误差才能报出可靠的数据。
[1] 岩石矿物分析编写组《.岩石矿物分析》第二册(第三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174-186,401-412.
[2] 冶金工业部科技情报标准研究编译.光谱线波长表 [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71.
[3]万光珍,田锡超.光谱半定量分析经验简介[J].地质实验室,1991,7(5):285-288.
[4] 发射光谱分析编写组.发射光谱分析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