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应用体会与功效机制的现代研究

2013-01-25 12:20尹玉柱石岩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去甲乌头附子

尹玉柱石岩殊

(1 吉林硅谷医院(吉林高新技术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2 长春骨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附子的应用体会与功效机制的现代研究

尹玉柱1石岩殊2

(1 吉林硅谷医院(吉林高新技术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2 长春骨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附子回阳救逆、补阳助火主要与其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提升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镇静及提高重要组织器官细胞的耐缺氧力等作用相关;逐风寒湿邪止痛、破徵瘕、散淤血、消积聚,主要与其辛散力坚、抗血栓形成、扩张肢体血管-增加血流量抗寒冷、提高痛阈值镇痛、增强免疫力抗炎等作用相关。但注意临床应用、配伍禁忌与中毒解救方法。

附子;临床应用;功效机制;现代研究;慎忌;中毒解救

附子是大热大辛的“重”剂之品,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补脾肾、逐风寒湿邪止痛,其力重而专,力挡一面,独创其功,非一般药品所能比拟或取代。其中,主要功用在于温阳补肾,因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源,故为临床所重视。但附子有大毒,应用时需注意其在方剂配伍中慎用、禁用及中毒急救等问题。

1 主用附子

附子为“气之厚者,阳中之阳”药,生用发散,熟用峻补,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故随配伍不同,在方剂中发挥作用不同。

1.1 回阳救逆

传统医学认为:附子可破阴回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主要用于与休克症状类似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之心肾阳衰症或亡阳症。如参附汤、芪附汤,治久病气虚欲脱或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附子干姜汤、四逆汤,与干姜相配伍,治大汗、大吐、大泄或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亡阳证。

经现代研究发现:①强心抗休克作用是附子回阳救逆的基础,其提取物——去甲乌药碱(DMC)是强心的主要成分,为β受体部分激动剂,有显著的正性肌力作用,对正常和衰竭心脏都有明显的强心作用;还有兴奋β受体和α受体的去甲猪毛菜碱与α受体激动剂的氯化甲基多巴胺,能兴奋心脏、加快心率、改善每搏输出量与心脏指数、收缩血管、升高平均动脉血压;dl-去甲基衡州乌药碱、棍掌碱也有升压和强心、活血的活性。②去甲乌药碱能阻断α1受体,明显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脑及股动脉血流量,增加供血供氧量,改善微循环,抗休克。③去甲乌药碱具有对抗冰水应激状态下所致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加而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心肌损伤,延长耐缺氧时间,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扩张冠状动脉,对抗心肌缺血,抑制心电图S-T段升高,保护心肌。④去甲乌药碱能使SNRTc(心房内调搏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缩短、心脏外膜的多数次级起搏点上移至窦房结区,改善房室传导,使窦房结与房室结功能趋于正常,加快心率,恢复窦性心律、S-T段和T波,适用于窦房结功能低下症,即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⑤附子正丁醇、乙醇和其它水溶物还有一定的预防室颤作用。⑥去甲乌药碱能够明显激动气管β2-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和呼吸肌的收缩力,提升呼吸功能。

以上都验证了附子的回阳救逆之功效。但附子剂量过大,会导致心律失常或中毒停搏。

1.2 助阳补火

附子是辛热重剂,为阴症明要药也。能“除六腑之沉寒,补三阴之厥逆”,又温阳散宣,“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化水摄阴止泻,用于虚寒性体质症,如脾肾阳虚的阳痿、宫冷、泄泻;或寒湿内盛之实阴症的水肿、脘腹冷痛、寒疝、,或内阻的阴黄症等,如术附汤、附子理中汤、右归丸等方;亦可补虚助药行滞,如金匮肾气丸,即取附子走而不守,一为补肾阳,一为“行而不走”以补肾阴之熟地之滞,助药远行。

经现代研究表明:阳虚体质时,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β受体-cAMP系统功能偏弱,脑内NA(去甲肾上腺素)和DA(多巴胺)的含量下降、5-HT的含量升高,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处于低落状态,即表现为虚寒症。用附子后,M受体数量减少、cGMP系统反应性降低,β受体数量增加、cAMP系统反应性升高,使它们均趋于正常;抑制下丘脑单胺氧化酶活性,使下丘脑NA(去甲肾上腺素)、A(肾上腺素)升高并恢复正常,DA(多巴胺)/DOPAC(3,4-二羟基苯乙酸)及5-HT(五羟色胺)/5-HTAA(5-羟吲哚醋酸)比值升高(P<0.01-0.001);脑中的NA、DA和5-HT的含量也呈反向良性变化。从分子水平将机体调回正常、平衡、平和状态,以达到补火助阳之功效。

另外,附子还有抗胃溃疡、抑制胃排空、兴奋空肠等作用,助脾肾之阳、补阳虚不足之火,治疗胃肠疾病。

1.3 散寒通痹止痛

张元素认为,附子佐白术,为除寒湿之圣药。又附子辛散温通,为“手少阳经三焦命门之剂,通行诸经引用”。刘元素曰“俗方治痹多用乌附,其气暴能冲开道路,故气愈麻;及药气尽而下气行,则麻病愈矣”。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可止痛。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治疗风寒湿痹,就是取其温阳散寒,宣痹通络止痛之功效。

动物实验观察:附子煎剂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强心,扩张麻醉犬和猫的后肢等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使肢体变暖;其中的乌头碱(含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有毒)能提高机体的痛阈值。从而,达到抗寒冷、通经络、镇痛止痛等作用。

1.4 破徵瘕、散淤血、消积聚

寒痰湿易聚而不散,阻滞经脉,气血不通,积久结块,成毒成脓或成瘤。附子辛散之力巨,能独创其功,且有一定的抗血栓形成之力。《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辟,拘挛膝痛,不能步行”。与大黄配伍,即大黄附子汤,能补阳、助气行滞、消积通便,治阳虚便秘;若热痞兼表阳虚,用附子泻心汤以泄心下痞;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即阑尾炎),取其活血破瘀消徵、助阳行滞之力。其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炎症的药理基础可能是:

一方面是乌头碱类生物碱有抗炎作用,或者附子本身可能具有一定的皮质激素样作用;另一方面是附子中的乌头碱使CRH(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高,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来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使肾上腺中维生素C和胆固醇含量减少,尿中17-羟类固醇增加,血中嗜酸性白细胞降低,血清补体水平升高,T细胞和RE花环形成细胞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上升(与对照比较P<0.01),碱性磷酸酶和肝糖原增加等,共同发挥增强免疫力、抗炎之功效。

1.5 其他药理作用

熟附子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乌头多糖降低血糖等作用。生附子浸液能减少机体自主运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并能降低体温2h许;外用,还能使皮肤黏膜的神经末梢先兴奋(瘙痒、灼热感),后麻醉。

另外,现代人随着生活压力过大、生活习惯不良、及地球环境改变等因素,绝大多数成年人都处于或多或少的阳虚体质状态,体质和耐药力已不同与古人。因此,在临床上要仔细辩证,用药要谨慎,对于非实寒阴症的患者只需配伍少量熟附子泡服即可,补阳助火驱寒湿而不伤正气,疗效更佳。

2 慎用、忌用附子

附子为乌头的子根入药,春采为乌头,冬月采为附子,辛热峻猛有毒,对生命中枢及神经末稍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mL,乌头碱2mg。故组方时更需谨慎用之,切勿误用,贻误病情。

2.1 气虚热甚者少用

附子大热,对显热像的病症不利,一般不用。震亨说“气虚热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参耆,肥人多湿,宜少加乌附行经”。这就冲破了烦热正均不用附子的大众观念。

2.2 相畏、相恶药多不用

在药物配伍中,药物之间相畏或相恶,会减轻药力,降低疗效,或增加/增强毒性,以致中毒,万不可妄用。《本草品汇精要》说“附子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远志、乌韭,恶蜈蚣”。但在临床上,因病情需要,恰需此类配伍,取其相互克制,又相得益彰之功效。如治气虚阳衰之症的芪附汤、参附汤,治内寒盛的附子理中汤等。

2.3 禁用附子

①古有记载: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其药理同乌头。现代实验研究,附子与上药相伍却可增毒性。②孕妇不用。附子有毒,且辛散有力,会催血妄行,大热灼津,津损而营阴不定致坠胎或死胎。③阴虚阳亢者忌用。附子六热燥烈,为阳中之至阳药,补火助阳力悍,主治阴症,对阴虚津伤者忌用,以免干柴遇火,火上添油,致病更重。如大补阴煎、增液汤等滋阴益津药剂中均不用附子。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阴虚症时,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功能偏亢;若用附子,会加重阴虚症状。

3 附子中毒与解救

附子有大毒,内服须经炮制。若辨证失误、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与时间不当,会引起中毒。内服附子一旦中毒,如能及时抢救,一般均可恢复。

3.1 中毒症状

口腔灼热,唇舌或肢体发麻,恶心,呕吐,心慌,心悸,气促,疲乏无力,烦躁不安,心动过缓而弱,呼吸困难,肤冷而黏,面色发白,语言障碍,共济失调,昏迷、抽搐,甚至呼吸麻痹,心源性脑缺血死亡等。

3.2 解毒抢救方法

因附子与乌头同根生,毒性一致,《本草品汇精要》用“甘草、兰青、小豆、叶浮萍、冷水解之”。在临床中,如果中毒较轻者:也可用生姜15g、甘草50g,煮水顿服;或取绿豆100g、甘草50g,煮水,分1~2d服完。对于中毒较重者,则需抢救:应酌情给予催吐剂,1~2%鞣酸洗胃,服活性炭,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给氧,保暖,心跳过缓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等对症治疗;必要时,及时给予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或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手段。

综上所述,附子的各种功效是确切的,临床应用是不可或缺的。只要辨症准确,配伍合理,用量适宜,煎、煮、泡用法得当,放心用之,必能安全、效显。

R282.705

A

1671-8194(2013)12-0272-02

猜你喜欢
去甲乌头附子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高效液相法测定去甲斑蝥素脂质体的包封率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
去甲斑蝥酸钠脂质微球注射液对荷人肺癌A549移植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