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政教授加减旋覆花汤治疗多病种验案举隅

2013-01-25 12:26指导黄文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土鳖虫茜草郁金

唐 阁 指导 黄文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黄文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十一五”全国名老中医传承研究项目专家,第2批、第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首届天津市名中医;业医50载,在内科疾病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黄教授学习,获益匪浅。现介绍随诊心得及本人临证体会如下。

1 经方浅析

旋覆花汤出自张仲景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原方由旋覆花、新绛、葱茎组成,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该方药简意深,组法谨严,具有行气活血、通阳散结之功效,原方用治肝脏疏泄失职,经脉气血瘀滞,着而不行之证。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称其为辛润通络法。《神农本草经》记载旋覆花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金匮要略汤证论治》记载葱性温,芳香宣浊,行散通阳。旋覆花汤之新绛《本经》未载,新绛有理血散寒,祛瘀生新之功效。历代医家分别以茜草、红花、苏木、郁金等代之,其中以茜草为佳[1]。诸药共用则气行血行,阳通瘀散故肝着可愈。

2 验案举隅

案 1:崔某,男性,29岁,已婚,工程师,2012年 1月初诊。主诉及病史:胸闷憋气伴头胀多年,自感重物压胸,气不续接,患者目环黑,时感肩酸背不舒,辗转多方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遂请黄老会诊。诊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辨证:络脉瘀阻。治法:辛润通络。处方:旋覆花 10 g,茜草 10 g,桃仁 10 g,丹参 30 g,橘叶 10 g,橘络 6 g,白蒺藜 15g,茺蔚子 30 g,桑枝 30 g,生麦芽30 g,土鳖虫 10 g,砂仁 10 g,甘草 6 g。水煎煮 1 h,取汁300 mL,分2次服。复诊:服药7剂后,胸前紧束感明显减轻。唯右侧肩背紧束,黄老以前方加姜黄10 g,淮小麦30 g,炙甘草10 g,继服7剂后前症悉减。

按:该病例属瘀阻胸络之证。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是气血调节之枢,“诸郁源乎肝”患者心情抑郁日久,致气机升降失常,滞而不行,肝之经脉布于两胁,日久瘀血瘀阻胸络,胸阳不展,气机不疏,故胸闷憋气,头胀痛,周身络脉瘀阻,故目环黑,肩背不适。故主以旋覆花汤辛润通络。方中旋覆花降气具开胃宽胸,理气止痛之功;茜草、桃仁、丹参、茺蔚子活血散瘀,橘叶、橘络、生麦芽疏肝行气通络,辅以白蒺藜疏肝解郁、桑枝通利关节,生麦芽、砂仁健脾胃化湿,土鳖虫搜剔经络,甘草调和诸药。复诊胸前紧束感明显减轻,右侧肩背紧束,故守前方,加以姜黄活血行气止痛,淮小麦益气除热,炙甘草缓急止痛。

案2:金某,女性,37岁,干部,2012年3月初诊。主诉病史:患者于1月余前因胸闷憋气住某医院,查左侧胸腔积液,经置管引流并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后仍气短而喘,左胸疼痛不适。诊查:舌红边暗苔薄白,脉细。辨证:寒湿阻络,气滞血阻处方:旋覆花10 g,茜草10 g,芦茅根各30 g,桃杏仁各10 g,冬瓜子30 g,生薏苡仁30 g,丹参 30 g,海蛤壳 15 g,郁金 10 g,橘叶 10 g,橘络6 g,土鳖虫 10 g,浙贝母 10 g,桔梗 10 g,甘草 6 g。复诊:左胸隐隐作痛,但痛势已渐缓,舌红边暗苔薄,脉来细涩。前方减芦茅根、杏仁、郁金、冬瓜子、生薏苡仁、浙贝母加延胡索10 g,降香10 g,茯苓10 g。

按:本证属寒湿阻络,气滞血阻。寒湿入络,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左胸疼痛,胸阳被寒湿包阻而不展,故气短而喘。此方合千金苇茎汤有通达肺络,蠲痹利湿之意。方中旋覆花、杏仁降胸中之气;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茜草、桃仁、丹参化瘀散结;芦根、茅根、冬瓜子、生薏苡仁、海蛤壳利水化湿;寒湿阻络化痰,故辅以浙贝、桔梗化上焦之痰;橘叶、橘络、土鳖虫行气通络;辅以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患者复诊时痛势大减,故守前法,去芦茅根、杏仁、郁金、冬瓜子、生薏苡仁、浙贝母,增延胡索、降香活血行气止痛,配合茯苓健脾化湿,以培补后天之本。

案3:马某,女性,23岁,职员,2012年6月初诊。主诉及病史:右侧胸部刺痛不适6 h,患者系乙肝患者,素体虚弱,面色少华,某医院诊断为自发性气胸,建议卧床休息,因胸痛如锥刺牵及背胁前来寻求中医中药治疗。诊查:舌红苔薄白,脉细无力。辨证:肝失条达,气滞络阻。处方:旋覆花10 g,茜草10 g,桃杏仁各10 g,丹参 30 g,柴胡 10 g,郁金 10 g,砂仁 6 g,白芍 15 g,甘草10 g。复诊:服药3剂后,痛势大减,唯大便溏,日行3次,拟原方加茯苓10 g,生薏苡仁30 g,继服3剂,患者胸痛已无,查胸片示未见异常。

分析:初接诊该患者,余颇感棘手,回忆黄师曾以旋覆花汤灵活加减,临床用治多种顽疾,屡用屡效,遂仿旋覆花汤之意,拟辛润通络法治之。本例属肝失条达,气滞血瘀,络脉失养之证。患者先天禀赋素弱,肝络瘀阻失养,故胸胁部刺痛。“络脉以辛为泄”,方中旋覆花、杏仁降胸中之气,柴胡、郁金疏肝理气,茜草、桃仁、丹参化瘀散结;砂仁醒脾和胃;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使中阳得畅,胸阳得开,气机得行,诸症得愈。复诊时患者痛势近无,唯便溏,故加茯苓、生薏苡仁以健脾燥湿,随访1年患者未再复发上述不适症状。

3 结语

肝着可由郁怒伤肝,久病入络引起。朱光被在其《金匮要略正义》中指出此不因风寒外邪,而本气自淹流作病也,故曰着。胸上为肝络之所经,旋覆花汤温通肝络,使闭着之气自开。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演变,许多疾病病情复杂,而非一法一方一药奏效,以上诸病,虽临床特点不同,但病机皆为肝脏疏泄失职,经脉气血瘀滞,着而不行。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在临床运用古方时,依照病情,谨守病机,灵活变通,方能效如桴鼓。

[1]张汤敏,孙仁平.金匮要略方药新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1):307.

猜你喜欢
土鳖虫茜草郁金
土鳖虫研究概述
土鳖虫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茜草炮制前后红外图谱分析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基于3D技术和偏光技术的茜草鉴别研究
“一指禅”爸爸
土鳖虫的药理、药化及其临床的研究进展
川郁金入药道地史考证*
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及与传统切制比较△
4种不同药材来源郁金饮片醋炙前后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及水煎出物含量比较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