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以医药信息为主导的公共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议

2013-01-25 09:47程志舫陈玉文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006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北京02488
中国药房 2013年5期
关键词:医学信息服务

程志舫,陈玉文(.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 006;2.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北京0248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家用电脑的普及应用,使网络成为发展最快的健康信息载体,这就为建立互通互联的、以医药信息为主导的公共健康信息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本文用分析研究法对我国健康信息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构建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议,旨在推动建立互联互通的、以医药信息为主导的公共健康信息平台,满足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

1 健康信息和公共健康信息平台的含义

1.1 健康信息

根据全美医学图书馆联盟(National Network of Libraries of Medicine)的定义,消费者健康信息是与大众、病患及其家属有关的健康和医学咨讯。Sangel & Wolf(1996)认为健康信息的范围是:有计划推广的健康促进或预防性健康行为的知识、特殊疾病或慢性疾病所需的治疗与服务、医疗救护提供者的硬件设施和医学资料及健康保健的相关资料。台湾学者陈源昌将健康信息分为保健新闻、一般保健、重大疾病、妇女保健、老人保健、婴幼儿健康、两性知识、心理卫生、食品营养、医学新知及医师论著等[1]。还有学者认为健康信息是指一切与人的健康相关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2]。

虽然各自表述不同,但健康信息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其基于医学、药学知识,又超出了传统医学、药学范畴,涵盖了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相关政策解读等内容,广泛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涉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的社会人群,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是促进公众健康的社会需求。

1.2 公共健康信息平台

公共健康信息平台是依托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权威的、科学的、准确的健康信息的开放式公共信息平台。其信息量应足够大,一方面要满足专业人员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扩充;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公众对健康知识的学习了解和信息搜索。

2 公共健康信息服务的现状

2.1 国外公共健康信息服务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健康传播研究逐渐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作为一个国家级健康图书馆,担负着美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主要任务[3]。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其实现面向大众的健康信息服务的转型,向医疗专业人员和普通市民提供健康信息服务和援助。2003年6月美国联邦卫生与福利部推出多语种的网络健康信息服务。2004年美国政府推出“总统健康信息技术计划”,预计到2014年大多数美国人将拥有个人的电子健康记录[4]。

2.2 我国公共健康信息服务的现状

我国在网络健康信息服务研究中相对落后,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关研究迅速发展起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家庭计算机上网宽带网民规模为3.92亿,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当前提供健康信息的网站很多,包括:国家和政府卫生部门、医学研究机构、公立医院网站,还有国家权威医疗健康信息网、综合性大众医学网站、专科疾病医学网站、医学期刊文献检索网站,近年来还发展了网上专家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5]、网络健康杂志、在线健康类电子期刊、远程网络教育等信息服务[1]。公众可以利用百度、搜狐、雅虎、网易、google、Medscape、Medical Matrix、Medical World Search等搜索引擎轻而易举获取健康信息。网络健康信息对大众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我国开发的健康信息服务系统(CHIS)取得可喜的成绩[6],区域化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发展建设,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常成熟的案例[7],但是互联网公共健康信息服务必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3 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共健康信息服务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3.1 健康信息的提供量明显不足

随着全球健康促进运动的开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公众比以往更加关注自身身心健康、疾病预防以及生活方式的优化,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获得健康信息的最便捷的途径之一。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4.07亿。在网民的搜索信息中,健康信息是主要内容之一,可见社会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量很大。但互联网上权威的、科学的健康信息提供量明显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形成明显的健康信息供求失衡。

3.2 公共健康信息共享性差

目前提供健康信息的网站很多,包括政府卫生部门信息平台、国家权威医疗健康网站、医学研究机构网站、公立医院网站、大众医学网站等,基本不能进行数据共享。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的区域化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还处在发展初期,缺乏以健康保健对象为核心的相关健康数据的统一整合,也没有查询与访问健康信息数据的统一公共信息平台[7]。各自只是信息孤岛,健康信息共享性差,无法发挥整合作用,工作效率不高。

3.3 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差

健康信息的质量与信息服务的效果关系密切,高质量的健康信息会对社会公众的保健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反之就会起到负面影响,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很重要。目前健康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标准不一,规范性差,没有权威的信息服务标准,网络健康信息质量普遍低下。没有专门的权威机构对网上健康信息内容进行审核,所发布的健康信息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能保证,可能对用户产生潜在误导,严重时甚至威胁用户健康[5]。

3.4 公众健康信息的可及性差

据2009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信息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有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即100人中不足7人具有健康素养[8]。社会公众健康信息素养较低,导致获取和利用健康信息能力缺乏,成为公众健康信息可及性差的原因之一。同时,互联网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健康信息需求,对于一般的检索者来说,检索技能的缺乏使其难以准确获得相关的健康信息。另外,部分医疗卫生网站的信息专业性太强,阻碍那些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健康素养的人准确获取健康信息。

4 良好的公共健康信息平台的标准

为满足社会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便于公众准确获得并有效利用健康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良好的公共健康信息平台应符合以下标准。

4.1 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健康信息供求失衡

建立起公共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医药、保健、健康知识普及以及相关政策解读,必将解决或缓解健康信息供求失衡问题,充分满足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

4.2 能够整合医疗信息资源

构建以医药信息为主导的公共健康信息平台,使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能充分整合健康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利于行政主管部门监管。

4.3 能够严把健康信息质量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健康观

强化健康服务信息发布前的审核,防止非科学的、不健康的信息传播,用权威的、科学的健康知识占领信息宣传这块阵地,有利于人们树立良好的健康观,有益于社会发展。

4.4 能够通过信息获得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构建社会公共健康信息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健康增值服务,增强人们健康意识,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发现、早治疗,从源头上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4.5 能够普及健康知识,利于医患沟通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据有关统计表明,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引起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1]。建立健康信息平台,广泛普及健康知识,促进患者对疾病认知,改善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疾病救治效率。

4.6 能够发现和挖掘有用信息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及时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发现相关工作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效推进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5 构建以医药信息为主导的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议

(1)建立此健康信息平台应由区域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吸纳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制定部门、管理部门等广泛参与,充分保障这些信息的完整性、权威性。

(2)一个充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健康信息平台,单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需要各方面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美国最大的健康服务网站WebMD就是企业参与的典型成功例子,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三方共赢[4]。我们也可以借鉴好的经验,广泛吸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资金参与。

(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医疗机构、医学图书馆、行政管理部门网站、社会健康网站等信息资源互通互联、业务协同,满足医疗机构、患者、卫生管理人员和普通社会公众的健康信息需求。

(4)成立健康信息评审委员会,确定信息标准,建立发布信息审核机制。由医学、药学、疾病预防、社区慢性病管理等学科专业人员,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及社会团体等组成。严格审核要发布的健康信息,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

(5)公共健康信息平台所发布的健康信息要有知识性、实用性,应该涵盖医学知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康复保健、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以及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政策解读等内容。

(6)设立专门机构,配备技术人员,负责公共健康信息平台的日常维护和运行,及时更新所发布的健康信息,保障健康信息符合公众的健康需求。

总之,依托互联网建立互联互通的以医药信息为主导的公共健康信息平台,需要做好建设主导、资金来源、信息共享、信息审核、信息内容及运行保障等方面工作,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健康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1]张馨遥.健康信息需求研究的内容与意义[J].医学与社会,2001,14(1):51.

[2]赵雯.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信息传播特点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3):235.

[3]曹锦丹,宋艳,曹刚.公共图书馆消费者健康信息需求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11):20.

[4]沈丽宁.国外健康信息服务现状扫描及启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6):38.

[5]陈文干,王小飞.网络专家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1):46.

[6]张馨遥,曹锦丹,王佩鑫.健康网站信息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10):99.

[7]徐敏娜.我国公共医疗健康信息公益性增值利用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1):16.

[8]肖永英,何兰满.国外公共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进展[J].图书馆建设,2012(2):54.

猜你喜欢
医学信息服务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订阅信息
医学、生命科学类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