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睿, 张慧敏 ,上官海娟, 崔艳, 马文君 ,关婷 ,邹玉宝, 蒋雄京, 吴海英, 郑德裕
主动脉缩窄所致闭塞误诊为嗜铬细胞瘤一例
杨丽睿, 张慧敏 ,上官海娟, 崔艳, 马文君 ,关婷 ,邹玉宝, 蒋雄京, 吴海英, 郑德裕
患者男,40岁,12年前因突发言语不利、视物模糊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170/100 mmHg(1 mmHg=0.133 kPa),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脑梗塞,给予相应治疗后出院,血压多维持在150~160/90~100 mmHg。半年前血压增高明显,最高200/120 mmHg,多次发作头晕、黑曚,于2012-08在当地医院查颅脑CT示左侧枕叶、颞叶,右侧枕叶软化灶,双肾及肾上腺超声无异常,尿去甲肾上腺素552 μg/24h(参考值< 90μg/24h),尿多巴胺 1 426 μg/24h(参考值<600μg/24h),血去甲肾上腺素853.3 pg/ml(参考值<600 pg/ml),诊断为“异位嗜铬细胞瘤”后,给予酚苄明、比索洛尔、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口服,血压控制不理想,波动在150/100 mmHg左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查体:心率:82次/分,血压:左上肢190/100 mmHg,胸骨两旁第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背部听诊无明显异常。双侧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无明显异常。复查血、尿儿茶酚胺,血变儿茶酚胺均正常。X线胸片: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平直,心脏各房室不大,心胸比率0.48。超声心动图:室间隔15 mm,左心室后壁9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53 mm,射血分数(EF)65%。四肢血压:右侧:上肢169/94 mmHg,下肢117/82 mmHg,脉博波速(PWV)935cm/s,踝臂指数(ABI)0.69;左侧:上肢170/98 mmHg, 下 肢 110/69 mmHg,PWV 906cm/s,ABI 0.65。24小时动态血压提示全天平均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主动脉CT可见升主动脉及无名动脉管腔扩张,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的主动脉明显变窄,局部管腔闭塞,双侧乳内动脉明显扩张,纵膈内可见较多侧支血管显影,提示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降部局部闭塞。“主动脉缩窄”诊断明确,拟行手术治疗。
主动脉缩窄是第五大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占先天性心血管病的6%~8%。主要表现上肢高血压,而下肢脉弱或无脉,双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ABI<0.9),听诊狭窄血管周围有明显血管杂音。本病例误诊原因:本例患者在12年血压控制平稳的基础上升高加重,近半年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查尿去甲肾上腺素超过正常值的5倍,双肾及双肾上腺超声无异常,故外院考虑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合并异位嗜铬细胞瘤。
本例患者主动脉缩窄体征不明显,发现血压升高时已28岁,且肢端血管搏动正常,胸背部杂音较弱,X线胸片未见3字形影像征及“肋骨切迹”影,超声心动图无心室肥厚、心功能受损的表现,而且当地一直未查四肢血压,最终导致该病例的误诊。患者在当地医院查血、尿儿茶酚胺虽高于正常,但以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主,考虑仍是血压升高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所致,其后在我院复查儿茶酚胺结果处于正常范围也证实了这一点。患者入住我院高血压病房后,常规行四肢血压的检查,发现双下肢血压明显低于双上肢,遂行主动脉CT检查,据其结果分析在主动脉缩窄的基础上致主动脉弓降部进行性闭塞,故患者侧支循环丰富,这也是导致患者体征不典型、长期处于高血压耐受状态而无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
对于年轻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首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等。某些化验检查,如尿儿茶酚胺、血醛固酮等应重复测量。四肢血压的检查也十分必要。对于明显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应及时行主动脉CT或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100037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高血压诊治中心(杨丽睿、张慧敏、马文君、关婷、邹玉宝、蒋雄京、吴海英、郑德裕);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内科(上官海娟);辽宁省鞍山市中医院 心内科 (崔艳)
杨丽睿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高血压相关研究 Email:younglirui@yeah.net 通讯作者:张慧敏 Email:zhanghuimin@medmail.com.cn
R541
A
1000-3614(2013)04-0292-01
2012-10-11)
(编辑:汪碧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