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命与养生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3-01-25 06:17王凯玲邹晨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养生学课余问卷

金 红,杨 智,金 一,凌 晓,王凯玲,谷 捷,邹晨曦

(1.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长沙 410013;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45)

当今,对自然生命意识的淡漠及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日益凸显[1],生命与健康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学界有不同看法,实践中亦遇到许多问题[2]。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当我们孤立地谈到生命教育时,学生们觉得虚无缥缈,敬而远之;而当讲授有关养生的话题时,大家争先恐后,趋之若骛。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我们的生命教育的方式是否恰当而实用?我们怎样开展生命教育?中医养生学蕴涵着丰富的生命与健康知识,我们可不可以把生命教育寓于生动而具体的养生课中?我们又如何将生命教育与养生课程及养生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生命教育有效地渗透到高校常规的养生课程之中?

《养生漫谈》是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校选课精品课程,供学校各学院各专业学生限额选择,开课已11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我们利用校选课这一平台,于2009年9月 ~2012年3月对我校2008级 ~2011级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预防医学、药学、生物科学、日语、俄语、电子商务等专业)选修《养生漫谈》课程或者参加养生学术讲座或者“蹭课”(即没有选到课但来听课)的共408名在校大学生(其中医学生399人),在进行中医养生学课堂教育期间,开展了“教育式、启发式”的问卷调查,并结合课程各个环节,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完成课程论文(仅对其中选修课的288名学生有此项要求)。教材选用《生命与养生》[3]一书,课时共30学时(学术讲座为3学时)。基本教学内容为五大模块,包括养生界说、古今养生各家学说、中医养生学“三基”(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审因施养(因人养生、体质养生、时间养生、睡眠养生)和养生的进展;此外,还涉及许多快捷实用的具体方法。问卷调查环节分别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三类问卷调查。

1 课前问卷调查

学生在上养生课前或学术讲座之前填写。共设计10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养生这门选修课(多选排序)?之前是否听说过养生?是否了解中医药学?是否了解中医养生学?你现在的年级和专业?你觉得养生与什么时候的你关系密切?作为学生的你最倾向于哪种形式接受养生知识?你觉得或希望养生漫谈将会给你带来什么?对以往的养生市场有什么评价?对未来的养生市场有什么期望?——目的是了解学生在课前的一般现状和他们对养生的认识、对课程的期望。

我们共收到有效问卷402份(无记名)。结果显示:(1)与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比较[4],学生们依旧对养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的渴望,感兴趣为99.75%,排在所有选项的首位;只有1份问卷未选“感兴趣”而选择其他选项;(2)对养生的熟知程度明显较前提高,听说过养生的为96.59%;(3)对中医药学和中医养生学的了解逐渐增多,分别为64.04%和56.18%;(4)学生们最倾向于通过选修课或养生讲座获得养生知识和技能,为78.36%;从实践中获得为51.09%,通过与人交谈而获得为42.29%,可见生命与养生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5)所有的学生都希望本课程可以给予他们具体的养生方法,以带来健康和快乐。以上说明寓生命教育于养生课程之中是可行的。

2 课中问卷调查

学生在学习期间填写,4周内或养生课程结束前完成。设计了“1周日常调查表”:填写一般项目(专业、年级、性别),记录任意1d开始的连续7d即1周的生活、学习、锻炼及心理状况,在相应的选项格中打“√”或填写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早上起床时间、晚上就寝时间、睡眠质量(好、一般、差、其他)及原因、是否午休、饮食品种、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和时间、课余学习的时间及内容(专业、非专业)、心理状态(愉快、生气、忧伤、思虑、紧张、其他,单选、多选则排序)及原因、身体状态(充沛、一般、疲惫、其他)及原因——目的是通过学生们记录自己1周的日常生活、学习、锻炼、心理及身体状况,让他们开始关注并审视自身的日常状态。

我们共收到问卷342份,有效问卷337份。其中实名制120份,无记名217份;男生145人,女生192人。结果显示:(1)很少学生早起,男生普遍没有女生起床早。1周至少有1d早上起床时间在6∶30(包括6∶30)之前的学生64人(18.99%),男生仅2人;有3d或以上的9人(2.67%),男生无;(2)普遍晚睡,大多在24点或之后就寝。至少有1d在23点之前就寝的16人(4.75%);(3)睡眠质量普遍一般,未填原因。有3d或以上睡眠质量选择“好”的57人(16.91%),说明让学生了解睡眠养生很有必要;(4)普遍缺乏课余体育锻炼,大多发生在周六、周日。学生填写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有球类、散步、健美操、瑜伽、跑步、爬山、跳绳、农家乐、郊游、放风筝等,居然有15人将上网作为课余体育锻炼项目。7d无任何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65人(19.29%),有22人写了原因(课程满、因为有体育课、喜欢看球赛也从不否定运动对健康的体魄有重要作用但就是不喜欢运动,懒、不想、下雨、没时间、没心情、没必要、没兴趣,自己是超级宅女型等;有个学生写道:每次体育课前我都会默默祈祷着快下雨,这样我就可以不上课了;还有的学生认为刚好撞上运动会就权当多运动了一下);(5)每天课余学习时间在1h以上的学生303人(89.91%),个别学生达到了6h,内容以专业学习为主。或许是因为调查对象以医学生为主的缘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学生学习课程多、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较大。有的学生认为选择了医学就等同于选择了汗水与辛勤!有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实验,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不堪重负;(6)女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比较多,男生相对稳定。有1d或以上出现生气、忧伤、思虑、紧张的女生分别为14人(7.29%)、31人(16.14%)、48人(25.00%)、56人(29.17%),男生分别为 4人(2.76%)、3 人 (2.07%)、12 人 (8.28%)、4 人(2.76%);(7)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状态良好。有1d或以上出现疲惫的23人(6.82%),原因有睡眠不足、体育锻炼过度、考试临近、一想到书没看完、作业没写心里总是很不好受等。

许多学生认为,课中时老师发给我们一份生活作息调查表,让我们记录1周之内的生活,其用意并不完全是收集数据,更多的是对我们平日里不正常作息的一种提醒和督促,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发放生活作息调查表我们才发现,其实养生这门学问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我们正沐浴着前人刻苦研究出来的知识成果,却忽略了生命最宝贵的东西——健康知识和自身的健康生活态度。虽然只是1周调查表,但若是仔细比较,从中发现的问题是值得现在及以后注意和改正的,至少对于我们而言,既是对目前生活方式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规划。

由上可知,一方面虽然课程要求学生们记录的仅仅是他们1周的日常情况,但或多或少起到了督促的作用;而记录本身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一次审视自己生活方式的体验。另一方面,本项调查共发放408份问卷,收回342份,较课前问卷或课后问卷回收率低,说明坚持记录有难度,更说明生活容易、形成规律却很难。以上表明寓生命教育于养生课程之中是必要的,但更需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3 课后问卷调查

学生在养生课程结束时或学术讲座之后填写。设计了12个问题:《养生漫谈》这门课带给你所需要的了吗?在上这门课的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有理由吗?你同意“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吗?你准备制订“日常生活学习锻炼计划”吗(除开体育课、活动等),为什么?你目前最想制订哪项计划或者已经制订了哪些计划?对上述“日常生活学习锻炼计划”,你的执行情况如何或准备如何执行,理由(自身理由)?养生即保养生命,你认为生命是什么?生命对你有什么意义?生命对家人有什么意义?生命对同学、对朋友有什么意义?生命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学完《养生漫谈》后的感觉或建议?其目的是与课前问卷和课中问卷调查相呼应,初步了解生命与养生教育及实践的成效。

我们共收到有效问卷405份,其中实名制120份,无记名285份。结果显示:(1)有99.75%的学生(404人)认为在这门课中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仅1人回答“否”;(2)在上养生课的过程中,没有学生感到生气、忧伤或紧张。86.17%(349人)的学生感到心情愉快,理由是能从养生知识中获得对生活的启发,喜欢老师上课的风格,授课方式不拘束,有新鲜内容让人惊叹,课程易懂、课堂氛围融洽、非常轻松等;12.59%(51人)感到思虑,理由:思考如何保养生命没意思,从课堂内容想到现实生活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些生活方式等;1.23%(5人)选择的是“其他”,理由是没有紧张感、感觉还行但也有乏味的、既然上课那就是一种接受等;(3)有21.15%的学生已经制定了日常生活学习锻炼计划,59.23%准备制定,不清楚、不愿意或其他为19.62%。理由如下:更好地生活和学习,锻炼身体顺便释放压力,减肥,让身体更健康、意志更坚定、健康伴随,提高生活质量,在很难自律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不知道能否按制定的计划去做,没决心、没习惯、没想过这个问题等;(4)所有的学生(100%)都认识到养生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不断修正的适合自己良性、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言辞谈及了对生命及保养生命的认识。

有的学生一直认为自己蛮健康的,年轻即本钱!所以偶尔感冒、精神不振、吃不下饭、熬通宵、三餐不正常、心血来潮跑步也只能坚持一小段时间之后便不记得当初的壮志豪情了。而养生课让我们了解生命、了解养生,让我们时刻意识到这些不好的习惯,并督促我们及时修正并付诸行动。养生课不仅仅传授养生保健的知识,更教给我们让身体健康的方法,还给了我们思考自身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机会,更传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已成为我们将终生相伴随行的生活准则。在学习养生知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因为有对自己的监督与评价,所以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改正方法,并影响到周围的亲人朋友,让他们也有健康的身体。也有学生认为,养生有许多条条框框,可能会让一些年轻人失去自己所谓的自由,但是适当的限制会让生活更美好,当你适应了这种生活后,你就会发现这其实并没有限制你的自由,你依然很自由,而且精力更充沛。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为他人做点什么,而养生不仅可以使我们强身益心,也可以让我们用健康的身心回馈社会。生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见证我们成长奋斗的载体。养生就亲人、朋友、家庭而言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技巧,虽说养生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类生活得更好,可养生中的点点滴滴渗透出的人文关怀是人世间最真挚的爱,养生是爱的载体。生命对家人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依靠,是一份挂念,珍惜生命是对家人最好的回报。社会由每个生命体组成,生命于我是时间,生命于家人是感恩,生命于朋友、同学是财富,生命于社会是基石。家人、朋友、同学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生命是无价的,是每个人的财富,生命创造价值,价值在于奉献社会和回报社会。

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许多学生感到中医养生学就像是一位长者,告诫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改掉导致我们身体疲惫、心情不好的不良习惯,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符合我们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惯,并告诫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又引导我们重新认识生命、思考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从而保养生命、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培养自然健康的生命观。而作为医学生,则更应该有这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4 结语

在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都有着生、长、壮、老、已不同时期的鲜活印记。无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还是恬淡经营的草根平民,都真诚地希冀健康是自己有限生命的伴随者。中医养生学蕴涵丰富的生命与健康教育知识,它以自然健康生命观为核心,倡导将保养生命与人的一生相伴始终。养生是保养生命,是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实现生命意义的本体方式,而生命是人生价值体现的载体,对生命而言健康就是责任。因此,生命教育应该以珍惜生命、健康生活为核心,为主旨。

通过生命与养生教育及实践活动,能够敦促大学生对自身大学生活的不断审视和勇于反思,逐渐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自然健康生命观念。而且,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养生课堂及实践之中,强化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增进了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尊重与关爱。同时,教育的目的是向人们传递生命的气息,生活本身也是教育,学习养生学和进行养生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珍惜生命的体验和享受生命的过程。

我们希望继续以养生课程作为生命教育的载体,将生命教育渗透到高校常规的养生课堂及养生实践之中,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身心健康的专门人才,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而努力。

[1]陈建华,肖家芳,江晓萍.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0,26(2):30-33.

[2]冯建军.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1):35-38.

[3]金红.生命与养生[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养生学课余问卷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问卷网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