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传德,何 超,李加强,2 ,马 荣,王增养
(1.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发动机的尾气净化广泛采用了后处理技术,柴油机常见的后处理装置有氧化催化器(DOC)、微粒捕集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等,其中 DOC可以降低 PM 25%~40%,并有效降低排气中的HC和CO,成本相对较低,因而被广泛使用[1-3];但 DOC也将尾气中的NO氧化生成NO2,造成NO2排放升高。NO2的毒性远大于NO,会引起心肺和呼吸道疾病,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Carslaw和Grice等人通过研究近十年欧盟国家城市环境监测数据发现,虽然空气中NOx明显减低,但NO2几乎没有变化,预测结果显示NO2浓度还会继续上升,分析认为这与汽车上带有氧化性的后处理器(如DOC、催化型微粒捕集器等)有关[4-5]。
国外学者对DOC作了大量研究,得到了空速、温度、催化剂、排气成分等因素对NO氧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6-8],为本次仿真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我国已有人通过试验发现DOC导致NO2排放增加,但没有对NO2升高原因作深入探索[9-10]。本研究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与Fire仿真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的NO2排放仿真预测模型,研究DOC对柴油机NO2排放的影响。
试验选用CA6DF3—20E3直列6缸高压共轨柴油机,其主要参数见表1。燃料选用的是含S量19×10-6、十六烷值为52、满足国Ⅳ标准的柴油。选用堇青石蜂窝状DOC,其主要参数见表2。
表1 试验柴油机主要参数
表2 试验DOC主要参数
本研究利用Fire软件平台,建立了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的三维模型,模型的尺寸与试验用的DOC尺寸相同。建立的仿真模型和模型的网格划分见图1。
模型由DOC上游排气管,DOC,DOC下游排气管三部分组成,发动机尾气由尾气入口进入,经DOC净化后经尾气出口流出。模型的初始条件设置包括DOC入口处尾气的质量流量、温度、压力、各气体组分的质量分数等,初始值由试验柴油机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的实际排气状况决定。DOC主要参数设置包括载体壁厚、孔隙率、涂层厚度、催化剂密度。
模型通过DOC的压降进行验证,分别验证了1 200r/min下10%负荷和1 600r/min下20%负荷、30%负荷、40%负荷、50%负荷5个工况点。工况点的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见表3。从表3看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规律一致,最大误差为8.19%,证明所建立的DOC模型是有效的。
表3 仿真压降与试验压降的对比
DOC的催化剂对O原子的吸附作用大于对NO的吸附作用,所以NO不会分解为O2和N2,而是被氧化生成 NO2,即[11]
由于尾气中NOx主要由NO和NO2组成,其他成分含量可忽略不计,因此可认为尾气中NO2与NOx的浓度之比是
式中:V表示成分的体积分数。
DOC采用的是氧化催化机理,主要的反应物CO,HC,NO被氧化生成CO2,H2O和NO2。反应物转化率决定了DOC的净化效果,净化效果又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空速、DOC入口处的排气温度、DOC入口处NO与NOx浓度比(RNO)、CO浓度和HC浓度对柴油机NO2排放的影响。
在研究空速对NO氧化生成NO2的影响时,保持DOC入口的排气中各组分浓度不变,改变空速,DOC出口端RNO2随空速的变化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随空速增加,出口端RNO2减小,即随空速增大,NO氧化生成NO2的量变少。这是因为NO氧化生成NO2的反应需要在DOC的催化剂上进行,空速增加,NO在催化剂上滞留的时间变短,单位质量催化剂要与更多的NO发生反应,部分NO未来得及转化为NO2就经DOC排出。
当空速为15 000h-1时,RNO2为92%,空速为185 000h-1时降为64%,DOC后NO2的浓度降低了30%。因此对于需要消耗NO2的后处理技术(如SCR技术、DPF被动再生技术),常通过增加DOC催化剂的含量或增加DOC长度来间接降低空速,以获得较多的NO2。
NO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Olsson在研究Pt催化NO的氧化反应时发现,当温度低于350℃时反应平衡受反应动力学控制,高于350℃时受热力学控制[12]。
为了研究入口温度对NO2生成的影响,保持DOC入口的O2体积分数为7.25%,NO体积分数为760×10-6,NO2为40×10-6不变,改变DOC入口排气温度,得到NO2的生成与DOC入口排气温度的关系(见图3)。由图3可见,随排气温度升高,DOC末端的NO2浓度先增加后降低,在600K(327℃)附近达到最高点,RNO2也达到最高点。Spurk等人在O2体积分数为6%,NO体积分数为270×10-6的条件下,得到了相似的变化曲线,曲线最高点对应的温度为570K。
图3表明,低温阶段(<327℃),随DOC入口排气温度升高RNO2增加,说明温度增加有利于NO氧化生成NO2反应的进行,NO转化率增加。在高温阶段(>327℃),高温使逆向分解反应加强[13],反应生成的NO2分解为NO,NOx中NO2的比例降低。温度在300K附近时,由于温度达不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NO几乎不发生反应,DOC前后的NO2浓度没有明显变化,DOC后的NO2浓度较低。
保持DOC入口的排气温度为600K,O2体积分数为7.25%,NO2体积分数为35×10-6不变,改变DOC入口处NO的浓度值,得到RNO分别为76%,88%,94%,97%,98%,98.5%。仿真计算结果见图4。随DOC入口端RNO增加,出口端RNO2也增加,说明入口端RNO增大有利于NO转化为NO2。
Despres等人提出了NO2抑制NO氧化的Pt催化剂失活机理[14]:
反应(1)表示O2吸附在Pt上形成两个吸附态O原子,逆反应是脱附反应;反应(2)表示气态NO与吸附态O原子反应生成NO2,并释放活性位;反应(3)表示NO2在Pt的活性位分解;反应(4)是Pt的失活反应。Despres认为,反应开始时O2吸附在贵金属Pt上,先形成吸附O原子,贵金属上吸附的O原子浓度超过一定限值时,反应(4)就会发生,贵金属被氧化而失活(高温下可恢复),进而抑制NO的催化氧化。
根据Despres的失活机理,当DOC入口的NO所占比例较低时,消耗的吸附态O原子减少,吸附态O原子达到一定值时,NO2在催化剂上发生分解,并把催化剂氧化为氧化物,造成部分催化剂失活,NO2的抑制作用明显,NO的转化率低,DOC末端的RNO2小。当RNO增大,吸附的大量O原子与气态NO反应,消耗了O原子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氧化失活,NO转化率升高,排气中RNO2增加。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当RNO>95%时,NO2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DOC后的RNO2迅速增加。
CO和NO的氧化反应都需要O2作为反应物,所以氧浓度不同时,CO浓度对NO2生成的影响规律也会有变化。因此分别研究了DOC入口处O2体积分数为2%,5%,7.25%时,CO浓度与NO2生成的关系。DOC入口的排气温度为422K,NO体积分数300×10-6,NO2体积分数50×10-6,改变CO浓度,计算结果见图5。
从总的趋势看,随着CO浓度升高,DOC末端RNO2呈升高趋势,且O2的体积分数越高,RNO2升高得越快(近似直线的斜率越大)。这是因为CO氧化放热,使尾气温度上升,促进NO转化为NO2。O2体积分数不变时,CO浓度增大,参加反应的CO增多,气体温度上升越明显,NO的转化率越高,RNO2越大。CO浓度相同时,O2质量分数越大,CO的氧化反应越充分,产生的温度上升效应越明显,另一方面,O2体积分数增加,也是使NO转化率提高的原因[15]。
当O2体积分数为2%时,CO只有少部分被氧化,由温度产生的NO转化效应较小,DOC后的RNO2只有略微升高。
保持DOC入口排气温度为500K,NO体积分数300×10-6,NO2体积分数50×10-6不变,研究了排气中不同O2体积分数时HC浓度对NO2生成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见图6。O2体积分数为7.25%和5%时,DOC末端RNO2随HC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随HC浓度增加,被氧化的HC的量增多,使DOC内排气温度升高,有利于NO转化为NO2。与O2体积分数为5%时相比,O2体积分数为7.25%时RNO2较大。HC浓度相同时,O2体积分数为7.25%时,HC氧化更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多,温度升高多,NO转化率提高,DOC末端NO2浓度和RNO2都增大。
O2体积分数为2%时,在HC体积分数低于400×10-6时曲线是上升的,高于500×10-6时曲线是下降的。这是由于HC浓度升高到一定值,O2不足,参加反应的HC数目降低,气体温度下降,NO转化率降低。Burch认为,在HC浓度较高、O2较少时,催化剂表面被HC占据,O原子附着量少,不利于NO的氧化反应进行[16]。
a)空速增加,DOC后NO2浓度和RNO2降低;DOC入口的排气温度增加,DOC后NO2排放先升高后降低,当排气温度在600K附近时,NO2排放达到最大值,排气温度在300K左右时,NO2排放较低;
b)随着DOC入口的RNO增加,DOC后的NO2浓度和RNO2增加,当RNO>90%时,DOC后的NO2浓度和RNO2显著增加;
c)排气中的氧气质量分数为7.25%和5%时,增加DOC入口CO浓度和HC浓度,DOC后RNO2增加;CO浓度或HC浓度不变的情况下,O2质量分数为7.25%时,DOC后的RNO2大于O2质量分数为5%时的值;当排气中的氧气质量分数为2%时,增加CO浓度,RNO2曲线增加平缓;HC浓度增加,RNO2增加,但当HC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DOC后排放的RNO2略有下降。
[1] 李 鹏,谭丕强,楼狄明,等.满足国Ⅴ排放的重型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J].车用发动机,2010(4):1-5.
[2] 邹振宇,解茂昭,毕明昕.利用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实现欧Ⅳ排放标准的试验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1(6):59-61.
[3] 葛蕴珊,赵 伟,王军方,等.DOC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32(5):460-464.
[4] Carslaw D C,Beevers S D,Bell M C.Risks of exceeding the hourly EU limit value for nitrogen dioxide resulting from increased road transport emissions of primary nitrogen dioxide[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7,41:2073-2082.
[5] Grice S,Stedman J,Kent A,et al.Recent trends and projections of primary NO2emissions in Europe[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9,43:2154-2167.
[6] Spruk P C,Frantz S,Schütze F-W,et al.NO2Formation on the DOC/DPF System-a System Thought[C]//Umicore,6th International Exhaust Gas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Forum.Ludwigburg:AVL,2010.
[7] Katare S R,Patterson J E,Laing P M.Aged DOC is a Net Consumer of NO2:Analyses of Vehicle,Enginedynamometer and Reactor Data[C].SAE Technical Paper Series 2007-01-3984.
[8] Mulla S S,Chen N,Delgass W N,et al.NO2Inhibits the Catalytic Reaction of NO and O2over Pt[J].Catal.Lett.,2005,100(3/4):267-270.
[9] 孙 崎.满足车用国Ⅳ排放标准的EGR与DOC技术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2,33(2):6-10.
[10] 王海军,何 超,贾德文,等.柴油机尾气中二氧化氮的测量方法及其排放特性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1,40(4):88-91.
[11] Twigg M.Roles of Catalytic Oxidation in Control of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s[J].Catal Today,2006,117(4):407-418.
[12] Olsso L,Westerberg B,Persson H,et al.Kinetic Study of Oxy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NO Oxidation over Pt/Al2O3Catalysts[J].Phys.Chem.,1999,103(47):10433-10439.
[13] Despres J,Elsener M,Koebel M,et al.Catalytic Oxidation of Nitrogen Monoxide over Pt/SiO2[J].Appl.Catal.B:Environ.,2004,50(2):73-82.
[14] 苏庆运,高常明,李艳宾,等.Pt催化NO氧化反应详细机理数值模拟[G]//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会议论文.北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2.
[15] Burch R,Fornasiero P,Watling T C.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Reduction of NO by n-Octane over Pt/Al2O3Under Lean-Burn Conditions[J].Catal,1998,176:204-214.